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156776498399

    是指人對自身肢體和精神的傷害。一般來說,對精神的傷害難以覺察,因此,如果不特別指明,自殘僅僅是指對肢體的傷害。 自殘的最極端情況就是自殺。 自殘行為並不少見。每個人都可能產生過自殘的念頭,只是大多數人沒有采取實際行動而已。 自殘的原因:

    1、發展異化 每個人都存在著創造毀滅欲,GOPLA在解釋自殘行為的時候是透過發展需求這層面的。 發展受阻的結果就是另類改變。這是透過毀滅來實現精神能量的釋放。

    2、斷絕期望 很多人都存在期望過高的現象。他們往往會比其他人感受到更多的挫折。(降低期望療法>>) 對於一些他們已經失去信心(可以說絕望)的事情,由於他們存在較好基礎,不可避免還是有一些欲求或期望出現,自殘往往也為了斬斷這些來源。

    3、焦慮轉嫁 焦慮、緊張、不安、痛苦等得不到化解。自殘是一種壓力轉移的方式。自殘是一種不良的發洩方式。一些人會習慣於增加自身肉體的痛苦來減輕精神的痛苦。

    4、策略 為了獲取其他東西。比如敲詐、獲取保險賠付等。 另一個明顯做法就是為了逃避懲罰而進行的逃避性自殘。罪犯往往可能自殘。特別是小偷,往往這已經成為慣偷早就計劃好的行業脫逃手段,甚至團伙規則。在幫派中,為逃避懲罰而自殘的現象也比較明顯。 逃避性自殘也體現為為某些不作為或不成功找藉口等。 捨車保帥,以自殘換取生命也是一種策略。

    5、興奮點短路 自虐的快感。一些人會從痛苦中感到放鬆、刺激或興奮。他們會習慣性地自虐。自虐中對肉體的傷害就是自殘。 其他痛苦的減輕,如毒癮發作等。

    6、自殺未遂 本意自殺,自殺未遂的肢體傷害現象被認為自殘。

    7、衝動 衝動時的極端想法也能導致自殘。比如賭氣,發誓,酒後無法控制自己等。

    8、外界壓力 許多外界壓力會促成自殘。這時,自殘是被迫的,自殘者並不願意自殘。傷害與否取決於外部意志。比如以肢體傷害為標的的賭博的履約等。再如被惡勢力強迫自殘等。校園暴力中自殘現象也不少見。

    9、無知 一些孩子並不知道自殘的危害,有些是在不良的風氣中受到誤導。比如文身,看起來是在追求“酷”。他們都是在輕率決定後才出現後悔。 自殘的其他表現形式: 1、頭髮 對於很多女性,長髮也被認為是肢體的重要部分。對於感情重大打擊,很可能就以頭髮作為突破口。 無論是哪種形式的自殘,都會被人認為是心理不成熟或不健全的表現,因此難以被社會接受。 在自殘者走入社會的時候,社會可能會因為擔心自殘者的脆弱或另類而在很多方面厭惡、限制或拒絕。 美國心理學家彼特認為:世界上大概有一半人具有自虐狂傾向,他們覺得自己渾身都是缺點,事事與願望相違背,喪失自信心,心甘情願讓別人壓在自己頭上。 最近很流行“自虐”這個詞,明星們動不動就拿出“自虐”這個招數,讓更多的人 注意自己,就連旅行社也在他們的旅遊線路中推出“自虐遊”,來吸引顧客。還有一些人竟然上網發表一些自虐、施虐經驗或是發表一些“自殺自虐自殘”的圖片,和更多的人進行交流,併成立自己專門的網站、俱樂部。長春市心理醫院首席專家、長春市心理衛生研究所所長鄭曉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樣濫用“自虐”進行炒作,不利於人們心理健康。 自虐的人不願敞開自己的心扉 裴女士自從和丈夫離婚後,總覺得自己什麼都幹不了,認為離婚過錯完全在於自己,終日鬱鬱寡歡。一次她在做針線活時,無意中用針紮了自己一下,當時她感到這種感覺很美妙,讓她覺得很舒服。於是每隔幾天,她就用針扎自己。時間長了,她感到光扎針也不過癮了,於是她就嘗試著把第一根針埋到體內,她感覺針在自己體內的感覺比針刺更好,就這樣,每隔五六天,她就把一根針埋到自己的體內,直到最後一根針扎到她的坐骨神經上,不能讓她正常走路,她才到醫院進行治療。當時她的體內已經埋下了30多根針了。 一些人是知道自己有自虐心理或傾向的,鄭曉華教授告訴記者說,自虐的人從來都不會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心聲,有些人擔心他人知道後,會笑話或是不理解他們的做法,遭到他人的異議。因此,他們總是在默默承受著自虐帶來的快感。像裴女士這樣的患者,要不是因為針影響了她的正常生活,她是不會向他人求救的。但作為家人或是朋友要在發現問題後,及時幫助患者走出這種不良的心理狀態。 自律、自殘不等於自虐 有些人在面臨考試時,就會徹夜地學習,不按時休息或是吃飯;有的人為了減肥而控制自己的食慾,即使餓了也不吃;或是和戀人分手時,就會採取一些極端的方法,如:用菸頭燙、不吃飯、不睡覺、用針扎,目的是想讓對方自責,能夠回心轉意。鄭教授說,其實這些做法都不是自虐的表現,只是一種自律和自殘的表現。真正意義上的自虐和這些行為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自虐有軀體自虐和精神自虐,是當心情鬱悶時,自己加於自身的行為或方式,是一種非常態心理。自虐者多數對自己不認同,有對自己進行懲罰的意思,並且用其他的方法很難擺脫,他們獲得的是精神上的快感,自虐者不敢說“不”或是“痛”。而自殘和自律是帶有一定的目的性的,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或是目標而暫時需要承受的痛苦。 千萬不要模仿自虐 張先生無意中聽到了朋友討論自虐網站的事情,出於好奇他也瀏覽了自虐網站。當時看到一些自虐的照片和帖子他還覺得這樣做的人,真是愚蠢、有病甚至是變態。過了很長一段時間,自己在工作上犯了個很大的錯誤,受到了單位領導嚴厲的指責,並且在全公司進行了點名批評,他無法排解自己心中的苦悶,忽然想到了在網上看到的用刀扎腿的照片。於是他就迅速找到自己的水果刀,狠狠心,紮了下去,第一次他覺得很疼,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好,但是慢慢的,他覺得不再有刀痛的感覺,反而有刀滑過面板的涼意,很爽。後來每十天左右,他就迫不及待的感受一下那絲絲“涼意”。 鄭教授說,很多自虐的人都是透過模仿學會自虐的,現在出現的這種網站、帖子,大家不要輕易地去看甚至模仿,容易使大家產生不好的心理暗示。另外,每個人對這種做法的感受是不一樣的,照著做了,可能尋求不到你要的快感,更容易讓你產生後悔的心理,自卑感進一步加重,從而進入一種惡性迴圈的怪圈當中。 傾訴會讓你徹底擺脫自虐 一位經常自虐的網友在網上發表帖子說,“當精神自虐尚不能得以解脫當下的痛苦時,肉體就成了連自己也討厭的行屍走肉。於是就折磨自己的身體,用酒精麻醉神經,用煙霧燻黑肺部,用飢餓折磨腸胃,用瘋狂熬夜銷蝕神形,除了吸毒,十八般酷刑無不用其極,只恨自己為什麼還不死。” 鄭教授說,有自虐心理的人是很痛苦的,都想及早擺脫這種自虐心理。但僅僅用砸東西、大喊大叫等方式來排解是不夠的,能夠徹底擺脫這種感受的方法是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凡事都不要苛求自己,要學會客觀、全面地分析和看待問題,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與人溝通,把自己心中的困惑、不滿都向他人說出來,宣洩出來,就能夠避免自虐心理和自虐傾向的發生。 鄭教授說,有自虐傾向和自虐心理的人並不可怕,也不要封閉自己,當個人無法擺脫這種心理時,一定要及時就醫,在醫生的幫助下是完全可以擺脫這種不良的心理狀態的,不要諱疾忌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挑選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