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起談古論今
-
2 # 雁小驢
在有關曾國藩的各種故事中,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屢敗屢戰》了。據說,文正公與太平軍交戰,卻總是被殺得屁滾尿流。醜媳婦總要見公婆,曾國藩也面臨著如何向皇帝彙報的問題。因此,奏摺中便出現了“屢戰屢敗”的字樣。這樣的奏摺送上去,能不被皇帝罵成狗嗎?於是,一個聰明的幕僚提出建議,把“屢戰屢敗”改成了“屢敗屢戰”。雖然只是把兩個字調換了一下位置,內裡的含義卻大不相同。皇帝一見之下,不由得體察了曾國藩雖然失敗卻依舊致力“剿匪”的辛苦與堅韌不拔,不但不懲罰,還安慰了他。“屢敗”,是能力問題,而“屢戰”則是態度問題。在更有本事與更忠誠的部下之間,領導們顯然更喜歡後者。
然而,這個故事據湘軍史專家考證,並不見於《曾國藩全集》中的任何奏報。由此推理,當是後人附會。
其實,但凡對晚清官場的歷史有一點了解,就會明白“屢敗屢戰”只不過是一個民間段子。
首先,“屢敗屢戰”的背景必須是咸豐皇帝很閒。雖然當時的清廷內憂外患,每天的奏報像雪片一樣從全國的四面八方飛來,他還是會像中學生作閱讀理解一樣,細細揣摩曾國藩奏摺中的含義,並推敲出兩個字如果顛倒位置。會有什麼不同?
其次,如果屢戰屢敗,那還是湘軍嗎?
要知道,湘軍可是最終平定太平天國的部隊,戰鬥力在鹹同期間絕對是國內一流的。這樣的軍隊怎麼可能屢戰屢敗?
具體分析一下好了,眾所周知,曾國藩最窘迫的時光莫過於兩次跳水。第一次是在湖南靖港,那也是他初出茅廬,與太平軍的第一戰。當時,他所帶的部隊被敵人殺得大敗而逃。曾國藩為了力挽狂瀾,插大旗提寶劍攔住部下,高喊“過旗者斬”。誰知,逃跑的湘軍也很聰明,他們繞過兇巴巴的領導,繼續逃走了。羞愧難當的曾國藩來到靖港對岸的銅官渚,跳進了初夏的湘江。
曾國藩的確在靖港敗了,然而,與此同時,他手下的另一支湘軍在湘潭取得了巨大勝利。之後,便是湘軍一路高奏凱歌,太平軍退出了湖南。隨後,湘軍殺出湖南,沿長江東進,立馬開啟了“屢勝率戰”模式,克嶽州、克武昌,半壁山大戰,更殺得太平軍大敗。這樣的曾國藩,怎麼能稱之為“屢敗屢戰?”
不過,曾國藩勝利的神話很快就要被打破了。半壁山大戰後,湘軍水陸大軍開到了九江湖口一帶,他們在這裡遭遇石達開指揮的太平軍,吃了敗仗。
九江湖口之戰,又稱為湖口大捷,這次戰役,不但在太平天國曆史,而且在中國歷史上都是一次轉敗為勝的著名戰役。
湖口大捷之前,是湘軍步步緊逼,太平軍節節後退,千里之遙湘軍勢如破竹。當時,駐紮的天京城外,身為江南大營統帥的向榮已經準備和曾侍郎的水軍勝利會師,然後聯手攻打長毛的大本營了。然而,正是湖口大捷讓太平天國徹底翻盤,也使曾國藩勢必不能前往天京,去赴向榮的約會了。
曾國藩第二次跳水,不,應該確切地說,是跳水未遂一事發生在湖口。
那是一個深夜,太平軍名將羅大綱夜襲敵營,一把火燒得敵人屁滾尿流。曾國藩的座船被奪,多年儲存的文稿圖書連同咸豐皇帝剛剛賞賜下來的黃馬褂同時丟失。慌亂中,他又打算跳水了。這次,可是數九寒冬,比不得上次的初夏,跳進去,不淹死也凍死了。然而,在眾目睽睽下高呼著去死,一般來說是做不到的。左右隨從拉住文正公,他連靴子邊都沒有沾上一滴水。
那麼,從這時起,曾國藩開始“屢敗屢戰”之旅了嗎?
怎麼可能?
湖口大捷太平軍的確令湘軍損兵折將,但一來太平軍並未吃掉湘軍,二來太平軍根本沒有能力把湘軍從九江趕走。直到湖口大捷結束後很久,湘軍和太平軍依舊在九江湖口一帶相持。平心而論,只能說是一個不敗不勝的局面。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會問了,那湖口大捷怎麼能說是轉敗為勝的經典戰役呢?答案是湖口大捷的勝利在戰場之外。正在曾國藩與太平軍相持在九江湖口之際,另外一支太平軍自安徽殺出,奇襲了湖北,並迅速奪回了武昌。
湖口,就好比一個小小的支點,撬起了整個太平天國的國運。所以從一隅來說,九江湖口的戰局是僵持,但從全域性來說,這就是一場大捷。
那麼,曾國藩要對清軍全域性的失敗負責嗎?
答案是否!
我們都知道,湘軍在之前佔領武昌後,咸豐為了獎賞曾國藩的戰功,曾經命他署理湖北巡撫,後來卻因為種種原因收回了任命。所以說,湖北是不歸曾國藩管的,他只是九江湖口區域性戰場的負責人。咸豐要追究責任,有湖廣總督楊霈和新任湖北巡撫陶恩培在前面頂著呢!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個原因,決定了曾國藩絕不可能在奏報中用“屢敗屢戰”形容自己。
那還用問嗎?無論是湘軍淮軍還是綠營,都是諱敗為勝的。天高皇帝遠,打了敗仗還能文過飾非吹成大捷,更別說與敵人交戰有勝有敗了?除非,失敗太大了,無可掩飾,但即便這樣,曾國藩的一支妙筆生花,都能儘量減輕皇帝閱讀時的不愉快感。他會以退為進,先向皇帝承認錯誤,還會把勝利和失敗摻和在一起上報。我們看一看曾國藩在湖口跳水未遂後寫下的這個奏報題目:《水師三勝兩挫外江老營被襲文案全失自請嚴處折》,真可謂把官場文字遊戲的滑頭運用到極致了。
所以說“屢戰屢敗”就是個抖機靈的段子,大家聽聽也就算了。
-
3 # 天長水秋
這個典故至少有兩種版本。
其一,說的是曾國藩手下李元度。此人不知兵,曾國藩令其將兵作戰,屢戰屢敗(國藩識人的本事呢)他大怒(分明是為自己不識人找個背鍋的)。然後擬奏文劾之,有“屢戰屢敗”語。曾的秘書為李說情,倒為“屢敗屢戰”,意便大異。元度得免罪。版本可信度不高噢。
版本二,清朝末年,鬧長毛。曾國藩奉旨辦團練圍剿。起初,兵將不協調,多次打敗仗。鄱陽湖一戰,曾國藩差點跳湖。他感覺愧對皇上跟手下,上折請罪。裡面有“屢戰屢敗”的話。秘書看後說,不如改成“屢敗屢戰”。這麼一改,順序大變,語意語氣結果也完全不同。
不論典故出自何處,所要說的都是一個內容:漢語言有趣兒有魅力,有讓人即刻昇天之能,也有瞬間落人地獄本領。文字遊戲能不能取得好結果,關鍵在怎麼運用。
再說一個類似的故事。康熙年間,孝莊太后召見平南王尚可喜。為表示對其重視,賜給尚母一件錦袍。
尚可喜是小妾生,從小是大太太養大。一個育,一個養,對於太后的恩典,兩個老太太都想得到。沒辦法,爭來爭去,尚可喜哪個媽都不想得罪,就想把錦袍退回去。於是尚可喜就給太后上了個摺子,解釋為什麼退回太后的賞賜,裡面有“生母養母爭執不下”的言語。這時候,一個秘書看到說,王爺啊,不如把“爭執不下”改成“相讓不迭”。摺子上去以後,孝莊太后一看就明白怎麼回事,於是又做了一件錦袍,兩個母親一人一件。
這就是漢語言的魅力吧,本來一件不好的事,換個角度用詞,立意高低立即就變得不一樣了。
多說一句,漢語必須跟語境相聯絡,太多的假話就是因為沒有前後語境,導致人們誤解。比如,孔子說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一句。
我們可以把這些情況理解為漢語的博大精深,同樣也可以解釋為漢語的不確定,所以歷史上才多了,分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奸雄。
回覆列表
屢敗屢戰反映了曾國藩意志堅定,不畏生死,雖不能屢戰屢勝,但只要活著就不會當逃兵,即使屢敗屢戰,也要戰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