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偶拾心得
-
2 # 鬆靜齋閒譚
孟子曰性善,荀子曰性惡,孰對孰錯?我以為兩種說法都有片面性。小孩子生下來懵懵懂懂,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我覺得人剛生下來的時候就是動物。
人剛生下來時會哭、會動,餓了會吃奶,飽了會睡覺,會尿尿會大便,這和大自然中的動物幼崽有何區別?這就叫動物本能。動物父母會哺育幼崽,會保護幼崽,會教授生存技巧,這樣它的孩子才能長大存活。人類父母同樣需要哺育子女,教孩子說話、走路、吃飯穿衣,然後配合學校、社會教育他如何做人,如何寫字算數,如何學習謀生本領,這樣他才能成為適應社會生活的人。
幼兒如果脫離開人類社會環境會怎樣?看一看狼孩和豹孩們的表現就知道了。它們用四肢行走,吃生食,像動物一樣嚎叫。即使迴歸人類社會後,也無法掌握語言本領,也不會產生人腦具有的功能,也不可能產生與語言相聯絡的抽象思維和意識。活下來的狼孩終其一生,智力也僅能達到人類兩三歲兒童的水平。說明一點:人類社會環境對嬰幼兒身心發展所起的決定性作用。
離開了人類社會環境,幼兒只能長成動物。成人如果由於某種原因長期離開人類社會後又重新返回時,則不會出現上述情況。電影《鬥牛》男主人公與世隔離十幾年後,雖然語言功能出現了暫時的障礙,但是思想意識行為仍然正常。
孟子說性善,讓人通過內省保護內心的善,“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苟子說性惡,讓人通過學“禮”來約束人性的惡。兩人都強調後天教育對人成長的重要性。“性相近,習相遠”,“人不教,如馬牛”就是這個意思。
我更喜歡一句話,“小孩子生下來就像一張白紙”,紙上的內容好壞,要靠父母的教導。有一個傳說:明成祖朱棣奪取政權後,出於政治考量,把建文帝的兒子一個人圈禁起來,只提供吃喝,不準和任何人接觸。這個孩子長大後變成了白痴。
-
3 # 鼠眼觀世界
我認為:人之初,性本真。
無論是孔子的性善論,還是荀子的性惡論,都是他們對“人之初”的主觀觀點。而正是因為它的主觀性,所以人之初的性善與性惡至今仍有分歧。其實這個觀點只能算是他們主張學說的一個引子,引出的是人需要學習,需要向善。因為人具有社會性,不可能只靠個人最根本的生理需要而在社會上生活,必須迴歸社會道統,而這個道統就是他們所主張的儒家學說。
人之初就真的具有善與惡嗎?我們來分析一下。人的第一聲啼哭是為了建立呼吸,是善是惡?第一次睜眼,第一次抓握是為了探知這個世界,是善是惡?啼哭是為了表達和溝通,是善是惡?吸吮母乳是生存本能,是善是惡?行走,說話是為了與更廣闊的世界接軌,是善是惡?這都是人之初的本能,而善與惡,都是外人對人之初的主觀判斷,並不是人之初的客觀表達。
心學祖師王陽明提出: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依次表達了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方法論,都說明了人性本真。大師的觀點是,人性無所謂善惡,善惡其實是你的思想活動。獲知善惡是一種良好的認知,探究事物的根本才能更好地存善去惡。正所謂“知行合一”。
所以我認為,人之初無所謂善與惡,而是本真,是天道。人之初,性本真。
-
4 # 博古易鑑今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信那一個:
善惡本是同根生,善惡也是相對的。善為陽,惡為陰,合一就是太極,太極至上就是“道”。
大道無二,信《人性本善》還是信《人性本惡》都是在二元維次的認知角度,再二元維次難求真道,二元維次就是善惡.美醜.真假相對相交,無倫是讀萬卷書還是辯論萬言不過都是執著於二元維次的角度。
人生本是一場修行,有人因慾望產生妄想分別執著而處處下念,處處起心動念。王陽明說過:有善有噁心之用,無善無噁心之體。一切都是因心而生,佛曰:心生中種種法法,心滅種種法滅。 這些文字的東西瞭解知道後是藉著這些理明“道”借假修真。
修上去,修到善惡之上,“道”能駕馭善惡.美醜.真假而“道”如如不動,不生不滅,恆一長存。人一生下來就進入了二元維次思維角度,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親情愛情中等等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在真假美醜善惡裡輪迴,用自己的二元維次心框架善惡美醜真假,此後一生,常沉苦海,流離失所,永失真“道”,能悟之者可“明心見性”。
悟道求道另當別論!
-
5 # 天馬909張冰河
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是從人之初生開始,正述人生。同時又是動態的分析。初生之幼兒,沒有思維辨別能力,又不具任何攻擊力,猶如一張白紙,何來惡之說???雖說幼兒期的性情相近,但在成長的過程中,養成的思維方法,生活中養成的善惡之習慣,卻幹差萬別,相差甚遠。孟子的三字經,是教化人們,生活中要守善的初心,而行人道,遠離惡的濁流,潔身自好。純屬醒世之言。
荀子的性本惡之說,是揭示了人的兩面性,人既有善的本源,又有惡的濁流。而性本惡的論點,是荀子站在歷史的高度,評述了每個歷史節段,惡在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中華民族發展史中,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強權的君王統制制度,而任何一代君王的強權,都是建立在野蠻的暴力和殺戳之上的。試問歷史中有哪一代君王的制度不是強權?又有哪一代君王是為絕大多數黎民百姓服務的?與其說中國歷史是輝煌史,同時也是強權政治,欺壓百民,奴役眾生的罪惡史!也是壓迫和反壓迫的動盪史!人性惡是荀子縱觀歷史的觀點。繼而也揭示了制約惡的法制制度的由來與發展,正因為有了惡,才必須控制惡肆意漫延,以維護社會穩定。這是荀子的警世之言。
儒家,法家學說,均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因站的角度不同,其論點,論據,論證的方式方法也就不同。若論對錯,就看你站在哪個立場?願意接受誰的思想。
例如,某教授出了一道思考題,8與4匹配等於幾?那麼以加法算等於12。以減法算等於4。以剩法等於32,以除法算等於2。你用那個方法,那個方法就對。站在全域性看,四個結果都對。所以我們評判事物的對錯,站的高度,角度,立場,釆用的方法,都是至關重要的。
一己之見。供參考!
-
6 # 悟宇之道
人之初,性本善,關鍵問題是什麼是善?萬物眾生的動態平衡關係決定萬物眾生的存在和發展,就是說相對個體與相對整體的動態平衡關係決定了存在,就是善。比如眾生的動態平衡關係決定了眾生的存在和發展,就是生態動態平衡。我們知道水至清則無魚,因為魚需要吃,需要排洩,排洩物需要被微生物消化清毒,微生物需要被小生物吃掉一些,小生物是魚的食品,這樣形成動態平衡關係。
人的先天本性是人與萬物眾生的動態平衡關係,這個動態平衡關係決定了人的存在和發展,就是善。惡就是人為的破壞了動態平衡關係。
-
7 # 心海152109279
孟子的性善論與荀子的本惡論,皆是一家之言,針對世間之原始人性都無哲學上的論證。如果用理性之眼光看問題,卻也都有其合理與難解之處。這就要看各人的立場與認知了。
我之管見,人初之本性是空的,虛的,無色的,是潔白無瑕,一張白紙,沒有任何顏色的。
當然,在人的遺傳基因中卻沉澱貯存著大量善與惡的資訊,可都處在休眠狀態。它們都睡覺了,睡得很沉很深很甜。
忽然有一天,這些基因突然之間醒來了,她(他)們睜開了眼,看世界萬物;豎起了耳,聽天地風雷;聞到了香,嗅起了鼻子;嚐到了苦,流出了淚……尤其是父母的教誨,身教言傳,喚醒了基因中沉澱的善惡、美臭、好壞……
你說,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惡?
人之初,性之空,性之虛,性之無顏色,還是比較靠譜的。
-
8 # 菩提無樹企業文化共創
人一經出現,即從成為一個生命體存在,就開始索取(從母體汲取養分);而母體所得到的母性快樂、幸福,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是母親經由社會教化後獲得的生命體驗,與被孕育的這個生命本體的善惡無關。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人性本惡。
一、自私是人的本性
孟子與荀子所說的人性本“善”與本“惡”中的“善”與“惡”,不能把它簡單地理解為“善良”與“邪惡”。人性的本“善”與本“惡”劃分的標準,是指“自私”與否。人的動物屬性決定了人的求生欲是本能需求,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是你死我活的生存競爭,在生物初期的這種低端競爭中,人不得不“惡”。
荀子的性惡說,出自《荀子第二十三·性惡》中,原文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這是從生命自然體的“人生而有欲”的自然意義上說的人之性。
荀子還說:"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意思是說:人生而有欲,如果求欲而得不到,就不會不去追求;如果過分追求慾望,就不可能不引起爭鬥,有爭鬥就會亂了秩序,社會亂了人就會受窮。荀子認為“欲”導致“亂”,“亂”導致“窮”,而“欲”即為人之本性之惡。
正如從人作為一個生命體在母體中孕育開始,就在為自己的生存不斷地索取一樣。
所以,自私是人的本性,人性本惡。
二、向善是後天的教化
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孟子認為人有仁義禮智是基於心,是從心理上建立了性善之的,並不是一開始就是惡人,而是受後天環境的影響所至。由此可見,孟子也非常強調後天的教化作用與影響。
荀子的性惡說認為人之性,由“欲”起,“苟不教,性乃遷,終為惡”。意思是說後天的教育感化可以改變人性,如果不教育,最終會成為惡人。也就是說,如果教育得當,惡人也會變成善人的。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其實荀子雖認為人性本惡,但是同樣強調了後天的教育和環境的作用。
所以,雖性本惡,但不是一成不變或成定論的,它是可以隨著一個人的成長,後天所受的教育而改變的。
三、人的行為方式和結果定論“善”與“惡”
人是生物鏈中最高階的動物,人類思想的複雜性決定了人性的複雜。不能簡單粗暴地以好與壞、善與惡來區分或定義一個人。一個人一生不可能不犯錯,一個人也不可能一生都做善事,所以,無論是人性本“善”或本“惡”,最終定論善與惡的不是人之初,而是人的行為方式及行為所帶來的結果。
佛家有講“一念成佛”,善惡本同源,很多時候人的善惡就在一念之間。
四、向善才是“真本”
討論人性本善還是本惡,目的不在於結論本身,而在於利用討論使人們醒悟,無論善惡,都是可以通過後天習得改變原本屬性的,強調了後天環境與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揭示了自律修身的重要性。所以,修身養性,修心成性,明心精修,向善才是“真本”。
-
9 # 浮夢沉香
首先,孟子和荀子都是先秦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既然是儒家,必然是勸人為善的,只是視角不一樣而以,不可以斷章取義!
孟子的性善論孟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善的,正如“人之初、性本善”所言。人的善體現在: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恥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曲直之心,人人都有。仁義禮智,都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認知!
那為什麼會有壞人呢?那是因為後天的環境、教育等外部因素改變導致善心丟失、善心矇蔽所致。所以,壞人也是可以變好的!
荀子的性惡論荀子認為:人是社會動物,是群居動物,面對物資資料缺乏的情況下必然會產生爭鬥、相互競爭。並且人的慾望是無限的,會有貪婪、佔有,從而產生戰爭,這一切都來自於生存的需要和慾望的增長!
荀子的性惡論能很好的解釋人的自私、險惡、爭鬥等惡的行為,但荀子不是說人類是不會向善的,可以通過後天的教育、學習而行善!
總結仔細分析來看,孟子與荀子的分歧點主要在於:先有惡還是先有善的問題。
其實,這就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類似,過分爭論是沒有意義的,重要的是要怎麼讓人為善?
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將兩位代表人物的觀點統一起來,就是後天的學習、教育等格外重要,重視這些才能讓善心不矇蔽、噁心能被消除!
綜上所述,兩者視角不同,但可以完全統一起來,不可斷章取義!
-
10 # 紅小羊很紅
人性是複雜的,更是多變的。這個複雜是指,人類在不斷地進化,各種基因就被傳承下去。不同的基因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因此也就有了不同的行為方式。而定義人的善惡,就是通過人的行為方式來定義的。如果做的事對周圍人有益,那就認為他是善良的,如果做的事對周圍人有害,那就認為他是罪惡的。
人類的直立行走,思考,想像,這些是與動物區分出來的。這些特徵也是在人類的演化過程中,不斷地附加到人身上,並逐漸深入到人的基因裡。這些都是抽象的東西,而善惡也是抽象的,所以自然也會隨著人類向高階演化中,不斷地深入到人的基因裡。
為什麼呢?一個惡人,在社會上,不會存在長久,他被會社會所拋棄。所以他的惡,就會傳承下去的機會,這樣剩下來的,就變成是善良的了。
所以我們就認為,人之初,性本善。
當然,人和動物為了生存,也都需要去拼。但是人類的拼,和動物的拼是不一樣的。他們的生存法則完全不同。動物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這次不拼不搶,下次就沒有機會了。但是人類,可以自己大量生產食物,各種資源,所以他們不需要通過拼搶這種手段。越是拼搶,反而會越被認為是“野蠻人”。
人類有謙讓,善良這些美德,會讓人類之間的連線得更緊密,不再單純是靠“物質、食物”等去連線。它是一種更高階的東西,也就是為什麼馬斯洛提出了人類的五個需求層次。所以,這次我和沒有和你搶,你就記得,下次會主動謙讓給我。這就是所謂的“人情”,人情看到的是未來,不是眼下。所以人情也是人類靠想像創造出來的。人類能想像,出能回憶,就不會侷限於眼下,所以人類的“空間”比動物大得太太太多了。
隨著人類還在不斷地演化,人性的初始到底是什麼,也會動態地變化。這種變化,一定是朝著適宜人類生存,發展的方向去的。所以,我們不要用靜態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事,而要以一種動態演化的方式去看。
-
11 # 追尋遠方的詩
孟子和荀子都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均屬於儒家學派。但孟荀兩人在許多問題的看法上有諸多的分歧,比如孟荀二人在人性的本質究竟是善還是惡有著嚴重的分歧。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而荀子的觀點則恰恰相反,他認為人性本惡。孟荀兩人關於人性本質觀點不同的原因之一是他們兩人生活的社會背景不同。關於孟子和荀子人性觀的具體內容在此就不敘述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見我之前的回答。
如果問我是認可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我的回答是:我都不認可!我認為人性本質上是一種求生意志或者說是利己的。
▲非善非惡
不管我的觀點是否合理,我先來簡單地說說,為什麼我不認可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這兩種觀點。
嬰兒哪懂道德?要判斷人性的本質究竟是善還是惡,其實是很難的,因為人是複雜的,多變的。不過,人的年齡越小,就越簡單或者說是越單純。因此,要判斷人性的本質,一個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分析年齡小的人。我們不妨走個極端——嬰兒。嬰兒也是人吧,而且是最單純的人。在嬰兒身上也存在著人性的光輝吧!善與惡是用於對人的行為進行的道德評價。但一個嬰兒哪懂道德?我認為嬰兒做出的絕大部分行為應該是一種求生的行為。因此,我認為人性的本質應該是一種求生意志。
▲嬰之幼孩
人性是非善非惡,而是利己的我認為人性非善非惡,是利己的,但可以選擇。或者可以這樣表述:人性是多變的,有時表現的是善,有時是惡,是否利己是判斷標準,但可以通過後天的選擇,人為的使人性穩定或者說確認。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歸根到底人還是動物。動物的本能就是個體生存和種族延續。人也不例外,人的本性也是謀求個人的生存和人類文明的延續。向善還是向惡,關鍵是看哪種選擇更有利於人的生存和文明的延續。
其次,人的複雜的善與惡只是一對基本的倫理或者說是道德判斷。不能把人性簡單的歸為善與惡這兩類。
最後,人性本質是非善非惡,但可以通過後天選擇確定。世界上有天使也有惡魔,世界上好人、善人有很多,惡人也不少。難道是人的善惡是一出生就確定的?非也,人性表現出不同是受後天的環境影響的,是受社會存在和社會實踐影響的。由於家庭環境、社會條件、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均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每個人內心的善與惡的比例的不同的。有的人善多於惡,而有的人惡多於善。有的人可能現在是惡多善少,也許將來內心的善會佔據上風。
▲善
總結雖然我個人關於人性本質的看法有點與眾不同,可能多數人也不贊同。但是我還是認為,人性的本質不能被簡單地分為“善”與“惡”。畢竟,每個人出生時都是赤子,並非“天使”亦非“惡魔”!
回覆列表
人之初,為混沌。
孟子表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表示,人之初,性本惡,都有失偏頗,我主張,無善無惡,為純粹的慾望。
人之初,人性為純粹的慾望,就像混沌。
性善的慾望與性惡的慾望像是一陰一陽,就像太極,太極陰陽相互轉化,互為一體,以達到平衡,人性也是純粹的慾望,經過的人道的教導之後,區分出善惡的劃分,以達到平衡,也互為一體。
慾望加上後天的培養,組成人性,善惡的概念就是後天培養出來的,所以人性是成長型的;慾望本身沒有善惡,慾望結合後天培養,就產生善惡區分的人性。
舉個例子來說,食人族食人,他們自己覺得沒有什麼不對,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與禽獸無異,禽獸肉可食,人肉為什麼不能食;但是一個受過教育的現代人,肯定知道吃人不可以,因為現代人受過教育,已經明辨善惡。
但是聖人們發現,在各種慾望之下,就算明辨善惡,也經常會有違法敗德的行為出現,所以如何治理,成為聖人思考的問題。
(備註:關於善惡的定義本身就有可轉化性,我認為善惡只是符合主流社會人類道德價值觀定義下的一種解釋。殺十人是罪,殺百人是雄,屠萬人是雄中雄,明明都是在殺人,社會對他們的善惡的定義卻是不同,放置於古代,時逢亂世,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每一個想當皇帝的人,明面上哪個不是以拯救黎民百姓當做己任,哪一位開國皇帝不是手握千萬人生命,在骷髏山上成就功勳;以上的事例,也直接說明了善惡是互為一體的。)
再說荀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偏向經驗以及人事方面,是從社會脈絡方面出發,重視社會秩序,反對神祕主義的思想,重視人為的努力,荀子認為人與生俱來就想滿足慾望,若慾望得不到滿足便會發生爭執,因此主張人性本惡,須要由聖王及禮法的教化,來“化性起偽”使人格提高。
孟子主張“仁”,民貴君輕,性善論,反對不義的戰爭;以性善論為出發點,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孟子,荀子,一個理想主義(孟子),一個是現實主義(荀子),雖然都是儒家學派,但是主張確是不同,荀子:禮法並重,孟子:仁政德治。
兩個人追求的結果是相同的,就是如何讓統治者更好的治理百姓,但是出發點卻是不同。
荀子提倡性惡論,注重禮法教化,禮,克己復禮,就是抑制過度的慾望,法,規則律法,矯正過度慾望,懲罰不人道慾望;孟子提倡性善論,重徳治感化,引導實施合理慾望。
把他們上升到社會治理方面就是:
提倡性善論:目的就是人道性善的部分多於性惡的部分,讓合理的慾望佔據主導,引導人不要做有損人道的事情。
提倡性惡論:目的就是抑制人道性惡的部分,讓人害怕做有損人道的事情,過分的慾望和不人道的慾望受到打擊。
我覺得將兩方面結合起來,其實效果更好,建設依法治國的法治社會和八榮八恥的和諧社會,雙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