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黃
【功能與主治】 外用殺蟲止癢;內服壯陽通便。常用於: 疥癬,溼疹,面板瘙癢,腎火衰微,下元虛冷諸證,虛冷便秘等證。
【用法與用量】 內服1~3g,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 撒,或油調塗; 或煙燻。
【新用途】
一、內科
1. 慢性氣管炎: 硫黃500g,綠豆 (磨碎、布包) 500g, 加水煮2~3小時,至硫黃成松花狀時,取出綠豆,使硫黃 乾燥,研粉。每次1g,每日1~2次,20日為1療程。
2. 慢性洩瀉: 內服硫黃配伍四神丸合四君子東加減。治 療虛證之久瀉,用硫黃1g,分2次沖服;治療虛實夾雜之久 瀉可配以消導藥,硫黃可增加到1.5~3g,分2次沖服。
虛寒性久瀉 (慢性腸炎):精硫黃粉末6g,理中丸120g。 將藥丸倒入乾淨臉盆中,用刷子蘸冷開水灑淋藥丸,使表面 溼潤,把硫黃粉撒在溼丸上,搖動面盆使充分拌勻,粘附於 丸上為依,裝入瓶中備用。每次10g,每日3次,飯前用開 水送下。
3. 失眠: 硫黃、丹參、遠志、石菖蒲各20g共為細末, 裝瓶備用。臨時用適量白酒調成膏狀 (丹硫膏) 貼於臍中, 再以棉花填至與臍窩平齊,用膠布固定。每晚換藥1次。
4. 便血: 硫黃120g,大棗40個 (去核)。把硫黃壓為細 末,均勻放砂鍋內,將大棗放在硫黃上面,置砂鍋於文火上, 大棗燒炭存性,冷卻。取出大棗和硫黃壓面分40包。每日 2次,每次1包,早晚服。
二、外科
1. 坐骨神經痛: 生硫黃合活絡效靈丹。生硫黃去盡雜 質,研面過細篩,裝瓶備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首次以 0.5g為起點,用少許白酒或黃酒調開,湯藥送下。連服3 日。無不良反應時,每3日增加0.5g,直至增加到1次可 服10g為最大量。15日為1療程。中間休息1周。第2療 程的劑量在第1療程劑量基礎上遞增,如此類推。極量為 210g。
2. 毛囊炎: 硫黃20g,雄黃10g,石炭酸4g,蜈蚣1 條,75%酒精100ml。將硫黃、雄黃、蜈蚣研末,再與石炭 酸、酒精混勻為稀糊狀,裝棕色瓶內備用。用時先將頭部用 2~3%鹽水洗淨,揩乾,再塗搽藥糊,每日1~2次。
三、兒科
1. 蟯蟲病: 內服硫黃粉,2~5歲每次0.3g,6~7歲 0.5g。每日3次,進餐時服。同時每天洗滌肛門1次,並用 硫黃粉撲於肛門及其周圍。
2. 遺尿症: 生硫黃3g,蔥白1節,合搗如膏。睡前外 敷臍上,用繃帶固定,晨起取下。每晚1次,連用3~5次。
3. 嬰幼兒溼疹: 黃連、黃柏各30g,加水200ml,文 火煎40分鐘,過濾去渣,濾液加入硫黃5g攪拌,再加入冷霜 100g,加溫調糊即成硫黃霜。用時均勻塗抹患處,每日2~3 次。
硫黃、大楓子仁各6g,樟腦2g、生杏仁、輕粉各3g。共 研為細末,加豬油適量搗成糊狀備用。用時塗抹患處,每日 2~4次,以皮損痊癒為止。
四、面板科
1. 白癜風: 硫黃9克,密陀僧9g,共研細末,貯瓶備 用。用茄蒂蘸藥粉反覆擦患處,直至皮膚髮紅為度。每日1 次。
硫黃30g,密陀僧60g,枯礬10g,輕粉5g,共研細末, 調入地塞米松霜即成,每天塗搽患處3~5次。
2. 脫髮: 20%硫黃軟膏100g,生半夏 (極細粉) 15g, 松節油適量,混合調勻成糊狀。貯存備用。用時將藥糊塗於 患處。每日2次。
3. 面板癬
(1) 松花癬: 硫黃30g,雄黃、花椒、輕粉、紅粉各 20g,信石10g。共研細末,過篩,加入水銀20g拌勻,調合 凡士林備用。先用溫鹽水洗患部,擦乾後塗搽上藥。
(2) 頭癬: 沉降硫黃 (或昇華硫) 10g於乳缽中,加入甘 油10g研磨,再加入羧甲基纖維素鈉5g,二甲基亞碸5ml研 勻,最後將軟皂分次加入至100g。研磨均勻即成。先將頭髮 洗淨,取本品3~5g於頭部搓搽2~3分鐘至起泡沫。再用 水洗淨即可。
(3) 皮癬: 硫黃30g,明礬、大蒜各10g。共研細末,加 入爐甘石及氧化鋅各6g。以食醋調勻,煮沸10分鐘。冷後塗 抹患處。每日2次。
4. 溼疹: 硫黃、密陀僧各47%,碳酸氫鈉6%。共研細 末,瓶裝備用。取拇指大小棉花置76%酒精中浸溼,蘸藥粉 直接塗擦患部至面板微紅。
硫黃40g,密陀僧50g,輕粉10g。共研細粉塗患處。
5. 溼疹
(1) 溼熱型溼疹: 硫黃60g,枯礬150g,煅石膏500g, 青黛30g,冰片1.5g。共研細末,過100目篩。香油調搽或 幹撒。每日1次。
(2) 陰囊、陰唇溼癢: 硫黃3g左右放入磁杯內,用棉花 搓成捻子蘸油少許,插入硫黃中。點燃捻子,直接煙燻陰阜 部分 (用被單圍往下身,以免煙氣外洩)。每次1小時。每日 或隔日1次。
(3) 肛周溼疹: 硫黃10g,地膚子、醜方草、生大黃各 30g,明礬5g,白蘚皮15g。加水1500ml煎煮燻洗。每日2 次。10次為1療程。
6. 傳染性膿皰瘡: 鮮雞蛋1個棄去蛋黃留蛋清,裝入硫 黃25g。用麵包住雞蛋,放火旁烘烤至焦黃為止。棄去包面, 放研缽中研成細末。明礬8g放入鐵勺中加熱熔化去水,冷 卻後放入研缽,再加冰片0.5g。共研細末。將兩種細末混勻 即成。用時先將瘡面及周圍面板洗淨,去除水皰、痂皮,將 藥撒於瘡面。每日1次。
7. 黃水瘡: 硫黃250g,生石灰160g,粉碎過篩,加水 1250ml。文火煎2小時。如水不足時可加水,最後煎至 1000ml,靜置取上清液,貯瓶,緊蓋,蠟封備用。用時以棉 球蘸藥液塗敷患處。每日2~3次。
磺胺噻唑2g,呋喃西林1g,硫黃3g。共研細末。瘡面滲 出液多者,藥粉直接撒於瘡面; 滲出液少或無滲出液者,用 食油調成糊狀塗於患處。每日2次。
8. 頭皮脂溢性皮炎: 先用溫水洗溼頭髮,然後把硫黃、 大黃各等份粉末搓頭皮上,2~3分鐘後用溫水洗去藥粉或 再用硫黃香皂洗頭1次,並用清水洗淨。每隔3~5日用1 次。
9. 疥瘡: 昇華硫黃10g,水楊酸5g,單純霜加至100g 即為複方硫黃霜。每晚全身搽藥1次。3日為1療程。
10. 神經性皮炎: 硫黃、砒石各50g,全蠍20g,大力 子35g,蟬蛻、三七各25g,麝香0.6g。共為細末。取藥末 20g,凡士林加至100g。混勻,配成20%凡士林軟膏。用時 將軟膏少許塗在紗布上面,敷於患部,妥善包紮。每日1次 或2~3日換1次。
五、五官科
1. 鼻前庭炎: 硫黃80g,雄黃20g,樟丹10g。共研細 末,加入白凡士林200g調勻成膏。用時將藥膏適量塗布於 瘡面上。每日1~2次。
2. 酒渣鼻: 硫黃、大黃各等份研細拌勻。取5g加涼水 調成糊狀。睡前塗鼻部,次晨洗去。每晚1次。2周為1療 程。
【不良反應與注意事項】
陰虛火旺及孕婦忌服。
硫黃
【處方名】 硫黃 制硫黃【功能與主治】 外用殺蟲止癢;內服壯陽通便。常用於: 疥癬,溼疹,面板瘙癢,腎火衰微,下元虛冷諸證,虛冷便秘等證。
【用法與用量】 內服1~3g,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 撒,或油調塗; 或煙燻。
【新用途】
一、內科
1. 慢性氣管炎: 硫黃500g,綠豆 (磨碎、布包) 500g, 加水煮2~3小時,至硫黃成松花狀時,取出綠豆,使硫黃 乾燥,研粉。每次1g,每日1~2次,20日為1療程。
2. 慢性洩瀉: 內服硫黃配伍四神丸合四君子東加減。治 療虛證之久瀉,用硫黃1g,分2次沖服;治療虛實夾雜之久 瀉可配以消導藥,硫黃可增加到1.5~3g,分2次沖服。
虛寒性久瀉 (慢性腸炎):精硫黃粉末6g,理中丸120g。 將藥丸倒入乾淨臉盆中,用刷子蘸冷開水灑淋藥丸,使表面 溼潤,把硫黃粉撒在溼丸上,搖動面盆使充分拌勻,粘附於 丸上為依,裝入瓶中備用。每次10g,每日3次,飯前用開 水送下。
3. 失眠: 硫黃、丹參、遠志、石菖蒲各20g共為細末, 裝瓶備用。臨時用適量白酒調成膏狀 (丹硫膏) 貼於臍中, 再以棉花填至與臍窩平齊,用膠布固定。每晚換藥1次。
4. 便血: 硫黃120g,大棗40個 (去核)。把硫黃壓為細 末,均勻放砂鍋內,將大棗放在硫黃上面,置砂鍋於文火上, 大棗燒炭存性,冷卻。取出大棗和硫黃壓面分40包。每日 2次,每次1包,早晚服。
二、外科
1. 坐骨神經痛: 生硫黃合活絡效靈丹。生硫黃去盡雜 質,研面過細篩,裝瓶備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首次以 0.5g為起點,用少許白酒或黃酒調開,湯藥送下。連服3 日。無不良反應時,每3日增加0.5g,直至增加到1次可 服10g為最大量。15日為1療程。中間休息1周。第2療 程的劑量在第1療程劑量基礎上遞增,如此類推。極量為 210g。
2. 毛囊炎: 硫黃20g,雄黃10g,石炭酸4g,蜈蚣1 條,75%酒精100ml。將硫黃、雄黃、蜈蚣研末,再與石炭 酸、酒精混勻為稀糊狀,裝棕色瓶內備用。用時先將頭部用 2~3%鹽水洗淨,揩乾,再塗搽藥糊,每日1~2次。
三、兒科
1. 蟯蟲病: 內服硫黃粉,2~5歲每次0.3g,6~7歲 0.5g。每日3次,進餐時服。同時每天洗滌肛門1次,並用 硫黃粉撲於肛門及其周圍。
2. 遺尿症: 生硫黃3g,蔥白1節,合搗如膏。睡前外 敷臍上,用繃帶固定,晨起取下。每晚1次,連用3~5次。
3. 嬰幼兒溼疹: 黃連、黃柏各30g,加水200ml,文 火煎40分鐘,過濾去渣,濾液加入硫黃5g攪拌,再加入冷霜 100g,加溫調糊即成硫黃霜。用時均勻塗抹患處,每日2~3 次。
硫黃、大楓子仁各6g,樟腦2g、生杏仁、輕粉各3g。共 研為細末,加豬油適量搗成糊狀備用。用時塗抹患處,每日 2~4次,以皮損痊癒為止。
四、面板科
1. 白癜風: 硫黃9克,密陀僧9g,共研細末,貯瓶備 用。用茄蒂蘸藥粉反覆擦患處,直至皮膚髮紅為度。每日1 次。
硫黃30g,密陀僧60g,枯礬10g,輕粉5g,共研細末, 調入地塞米松霜即成,每天塗搽患處3~5次。
2. 脫髮: 20%硫黃軟膏100g,生半夏 (極細粉) 15g, 松節油適量,混合調勻成糊狀。貯存備用。用時將藥糊塗於 患處。每日2次。
3. 面板癬
(1) 松花癬: 硫黃30g,雄黃、花椒、輕粉、紅粉各 20g,信石10g。共研細末,過篩,加入水銀20g拌勻,調合 凡士林備用。先用溫鹽水洗患部,擦乾後塗搽上藥。
(2) 頭癬: 沉降硫黃 (或昇華硫) 10g於乳缽中,加入甘 油10g研磨,再加入羧甲基纖維素鈉5g,二甲基亞碸5ml研 勻,最後將軟皂分次加入至100g。研磨均勻即成。先將頭髮 洗淨,取本品3~5g於頭部搓搽2~3分鐘至起泡沫。再用 水洗淨即可。
(3) 皮癬: 硫黃30g,明礬、大蒜各10g。共研細末,加 入爐甘石及氧化鋅各6g。以食醋調勻,煮沸10分鐘。冷後塗 抹患處。每日2次。
4. 溼疹: 硫黃、密陀僧各47%,碳酸氫鈉6%。共研細 末,瓶裝備用。取拇指大小棉花置76%酒精中浸溼,蘸藥粉 直接塗擦患部至面板微紅。
硫黃40g,密陀僧50g,輕粉10g。共研細粉塗患處。
5. 溼疹
(1) 溼熱型溼疹: 硫黃60g,枯礬150g,煅石膏500g, 青黛30g,冰片1.5g。共研細末,過100目篩。香油調搽或 幹撒。每日1次。
(2) 陰囊、陰唇溼癢: 硫黃3g左右放入磁杯內,用棉花 搓成捻子蘸油少許,插入硫黃中。點燃捻子,直接煙燻陰阜 部分 (用被單圍往下身,以免煙氣外洩)。每次1小時。每日 或隔日1次。
(3) 肛周溼疹: 硫黃10g,地膚子、醜方草、生大黃各 30g,明礬5g,白蘚皮15g。加水1500ml煎煮燻洗。每日2 次。10次為1療程。
6. 傳染性膿皰瘡: 鮮雞蛋1個棄去蛋黃留蛋清,裝入硫 黃25g。用麵包住雞蛋,放火旁烘烤至焦黃為止。棄去包面, 放研缽中研成細末。明礬8g放入鐵勺中加熱熔化去水,冷 卻後放入研缽,再加冰片0.5g。共研細末。將兩種細末混勻 即成。用時先將瘡面及周圍面板洗淨,去除水皰、痂皮,將 藥撒於瘡面。每日1次。
7. 黃水瘡: 硫黃250g,生石灰160g,粉碎過篩,加水 1250ml。文火煎2小時。如水不足時可加水,最後煎至 1000ml,靜置取上清液,貯瓶,緊蓋,蠟封備用。用時以棉 球蘸藥液塗敷患處。每日2~3次。
磺胺噻唑2g,呋喃西林1g,硫黃3g。共研細末。瘡面滲 出液多者,藥粉直接撒於瘡面; 滲出液少或無滲出液者,用 食油調成糊狀塗於患處。每日2次。
8. 頭皮脂溢性皮炎: 先用溫水洗溼頭髮,然後把硫黃、 大黃各等份粉末搓頭皮上,2~3分鐘後用溫水洗去藥粉或 再用硫黃香皂洗頭1次,並用清水洗淨。每隔3~5日用1 次。
9. 疥瘡: 昇華硫黃10g,水楊酸5g,單純霜加至100g 即為複方硫黃霜。每晚全身搽藥1次。3日為1療程。
10. 神經性皮炎: 硫黃、砒石各50g,全蠍20g,大力 子35g,蟬蛻、三七各25g,麝香0.6g。共為細末。取藥末 20g,凡士林加至100g。混勻,配成20%凡士林軟膏。用時 將軟膏少許塗在紗布上面,敷於患部,妥善包紮。每日1次 或2~3日換1次。
五、五官科
1. 鼻前庭炎: 硫黃80g,雄黃20g,樟丹10g。共研細 末,加入白凡士林200g調勻成膏。用時將藥膏適量塗布於 瘡面上。每日1~2次。
2. 酒渣鼻: 硫黃、大黃各等份研細拌勻。取5g加涼水 調成糊狀。睡前塗鼻部,次晨洗去。每晚1次。2周為1療 程。
【不良反應與注意事項】
陰虛火旺及孕婦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