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Flyours
-
2 # 同學請認真聽講
說起來太監,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清末第一大太監李蓮英貪贓枉法,或者明末的九千歲魏忠賢禍亂宮廷,或許還有讓人聞風喪膽的東廠,竟然很少人知道,被歷史的長河所掩蓋的一代忠臣陳矩。
1547年,年僅9歲的陳矩因為家貧被父親送入了宮,被分配在司禮監,當時的小太監是被當做皇儲的書記官來培養的,統一在內書房讀書,陳矩就一邊讀書,一邊跟隨秉筆太監高忠學習宮務。
三年後,俺答統率大軍兵逼近京師,高忠率領神機營參與防守,英勇殺敵,立下功勞。陳矩從此立志要像高忠一樣,為大明盡心盡力做事,為皇帝盡忠。
在高忠的靜心培養下,陳矩開始在內廷嶄露頭腳,經常會奉旨出宮辦差,當時很多的宦官都很貪財,經常利用外出辦事的機會積攢錢財,通常就是貪汙受賄,敲詐勒索,氣焰很是囂張,而陳矩只是盡心為朝廷做事,從不攬財,路上只住驛站並不挑剔。
看到不平事,還會管一管。甚至被老百姓被稱為“佛”,辦差途中還寫了《皇華紀實》等書。等到陳矩成了司禮監秉筆太監之後,更是把“宗祖法度,聖明道理”當做自己的處世宗旨。
陳矩最讓人敬佩的就是他處理那件震驚朝野的“妖書“案。萬曆三十一年十一月的一天早晨,朝廷的許多大臣都收到了一份名為《續憂危談》的匿名信,信中的內容大致是,神宗寵愛的鄭貴妃寵妃聯合了朝中的一些實權大臣,要密謀更換太子。
陳矩奉命審理此案,朝野震動。陳矩沒有趁此機會打擊政敵,排除異己,甚至還拒絕眾人的拉攏,使此案沒有株連很多大臣,朝廷平穩。
此後陳矩兼掌了東廠,可以說太監中的第一人,大權在握。而此時的東廠是有史以來抓人最少的。京城的秩序甚為平穩。此後陳矩更是對皇帝勸諫,對下屬教導,又低調謙和,從不享受奢華。
陳矩位高權重,可從不為家族謀取利益,他弟弟的進士功名還是自己努力學習考來的,可謂是太監中的“聖人”,1607年,陳矩去世,享年69。神宗賜陳矩“清忠”二字。
陳矩死後,文武百官皆為其素衣弔唁,城中的百姓在送葬的那天,更是把街道堵的水洩不通,即便千百年過去了,如今還有人為這位“聖人”掃墓,真是古今少有的宦官典範。
-
3 # 小琛總
超級喜歡皇阿瑪嘴中的蘇培盛,神馬還珠格格的小桌子小凳子小椅子,Sunny可愛,時刻為自己的主子著想,雖然少了點什麼,但並不影響人生。中國古代的太監,泰國盛行的人妖。在影視作品中,好的太監時刻跟著主子,滿足主子的一切要求;壞的呢,想盡一切辦法害死你,甚至還有太監想謀權篡位,坐擁天下,我就不理解了這樣的人是不是跟著主子見的人世間陰暗事太多了,所以身心俱陷入陰暗中,扭曲了。難免我們會覺得太監都不是好東西。說起太監一袖遮天,少不了武則天的宦官、魏忠賢之類的,不過也有像海潤一樣為民著想的好宦官張居瀚。你可知道他是誰?他的故事可謂是傳奇了。
他的故事經過歷史長河的沖刷,被後人這樣稱道從來都不恃勢招事攬權,就算是冒險一死也要更改詔書以救無辜人於水火之間,在宦官中難得一見的正氣人士。他享年71歲,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就是改了一詔書救了一千人。如果你去翻看他的一生,你會發現早年他也是入官為朝,結果當時宦官亂政,廟堂被玷汙了,為了保命不得不退隱江湖之上。
這次死裡逃生也要感謝他的好基友劉仁恭節度使,對上謊稱張居瀚已死,是不是有點像白雪公主與獵人的故事橋段。隨後好基友又把他派到晉王李存勖手下攻打潞州,藉機進了宮,並認了當時大太監張從玫為義父。好在主人公做事勤勤懇懇、踏實認真。便一路升遷,不斷被皇帝信任,有好感,又是做判官又是做好基友的監軍。
接著令人激動的時刻到了,主人公開始了人生高潮,就像乖乖女吸了一支菸,張居瀚改了一下皇帝詔書。當時情況是這樣的。蜀國在押回的路上發生了叛亂,皇帝就下旨殺了他們。可是患者慈善之心的宦官並沒有認同皇上的旨意,畢竟人群中全是老弱病殘、孤兒寡婦,全然是無辜可憐之人。皇上這樣會不得人心的,就靈機一閃,擅自把皇上的聖旨改了一個字將“王衍一行”改為“王衍一家”。
擅改詔書那可是擅改君意啊,欺君之罪呀,不過好在當時的環境以及咱主人公從來都是皇上及其信任的、為人憨厚的,如此出人意料的偷改詔書,想著他也不敢,或者就想都沒想會有這種事情的發生,有人懷疑的機率幾乎不存在。而且皇帝忙著調兵遣將以自保,哪裡會有空管道這件事。於是啊,後蜀這一千餘人的生命因此得以保全。最後新帝登位,張居翰又恩求聖旨免官回鄉養老。怎麼樣,張公公很帥吧!
-
4 # 幾分得意丶
說起來太監,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清末第一大太監李蓮英貪贓枉法,或者明末的九千歲魏忠賢禍亂宮廷,或許還有讓人聞風喪膽的東廠,竟然很少人知道,被歷史的長河所掩蓋的一代忠臣陳矩。
-
5 # 北京陳皮
王承恩原本是東廠安插在信王府裡的眼線。用來監視信王的一舉一動,王承恩出身貧苦,他的母親被惡霸糟蹋致死,迫於生計,他自小淨身當了太監。後來奉命服侍和監視未成年的信王一直到死。
明朝末年天啟帝駕崩,猶豫沒有子嗣便傳位於自己同胞弟信王朱由檢即崇禎皇帝,王承恩也跟著升遷為司禮秉筆太監,王承恩不像明朝的其他太監惡貫滿盈,他心底善良,忠心耿耿,城府極深,他上任以後並沒有裁撤廠衛制,反而大肆整頓,完全聽命與皇帝的調遣,一言一行都受到皇帝的監督,使崇禎朝免受了閹黨的禍害,每當皇帝與大臣之間有矛盾時,王承恩都加以周旋,化解矛盾,凡事都以大局為重,同時他手段極多,專治那些庸臣奸臣專為皇帝舉薦人才這在以前是完全沒有的。可以說一時淨化了明末官場腐敗的風氣。————所以說古代時期,王承恩比較善良
-
6 # 沒有蠟筆的小新鑫呀
張居翰。唐昭宗年間,主要政治問題是宦官亂政。昭宗傾盡全力打擊宦官,只要是宦官,不管好壞全部除掉。而張居翰作為一個無權無勢的小太監,卻躲過了這次屠殺。冒死篡改聖旨一字,拯救上千人命,後來李存勖稱帝,張居翰升任樞密使。公元925年9月,李存勖命令太子李繼岌去征討後蜀,蜀主王衍的哥哥王宗弼暗地裡向太子投降,後蜀自然不是後唐的對手,因此王衍只好投降,李存勖下詔書讓王衍搬到洛陽住,可是就在路途中,河北的李嗣源又叛變了,李存勖就決定親自出徵。此時,手下的人告訴李存勖,太子還在路上,您又要出去,這樣肯定會導致國內空虛。於是李存勖的命令便下到了樞密使張居翰的手中,張居翰認為殺王衍一行人有些不妥,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一千多條人命,再說當初已經保證不殺王衍一行人。於是張居翰便將“行”改為“家”,於是“殺王衍一行人”改為了“殺王衍一家”,當時執行的官員對這個命令也沒有懷疑,後來李存勖因為事務繁忙,也忘記這件事,於是張居翰就救了一千多條性命。
回覆列表
魏忠賢!!|
能耐大的人,權力大的人,才有機會去善!
魏當權,比崇禎當政國內,國外的政令好很多。
反而崇禎當政,把一批一批功臣武給逼死,害死了!
他不知兵,就派監軍!、
明後期,魏當權,那些邊關守將反而能捨展開,守壃衛土!、、
當然的,也不是給他“平反”,誰又是完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