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維愛痴狂
-
2 # RootTag
“沒錢”這是一個表示狀態的中性詞。中國文字很神奇,中性詞可以在不同語境中褒用、貶用,甚至可以褒詞貶用,貶詞褒用。
比如,“臭流氓”算是妥妥地貶義詞了吧?但如果你是一位男士,你的女朋友在你使壞後,千嬌百媚地在你懷裡嬌滴滴地罵一句“臭流氓”,相信只要不是情商負數,都不會認為這是貶義。
所以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副題:
有多少真正沒錢的人能在別人坦誠自己沒錢,是不敢還是自卑?
這個問題答案可能唯一正確的答案就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關鍵是:
這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在他的價值觀裡,金錢是在什麼樣的位置?還有,看這話是跟誰說。
先說第一種極端的,這是普通人做不到的。
記得很年前看過一部電視劇,裡面一位精通博弈論的正直官員負責一個市政專案的籌劃,涉及資金幾十億,請朋友吃飯卻忘了自己沒錢,他的朋友取笑他說:你這錢包裡一分錢都沒有,嘴裡說的動輒上億的資金來往,得,這頓還是我請吧。
這樣的官員我是沒見過,但不能說沒有這樣的人,春秋時期的楚國令尹孫叔敖、明代的海瑞、現代的焦裕䘵都是這樣的,真沒什麼錢,也不怕說自己“沒錢”。他們的心思根本就不在這些柴米油鹽的事情上。
孔子的弟子顏回也是,《論語》裡記載孔子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第二種,對自己有充分的自信。或是志不在此,或是沒錢對他來說只是暫時的困頓。
劉強東在京東08年資金鍊斷裂時,因為恐懼而一夜白頭,用他自己的話說是:
“那種恐懼感並不是說自己的財物、金錢喪失掉,最主要你會想到很多兄弟,你會覺得非常愧疚,你不敢想那種場面,非常痛苦。”
他不是因為他“沒錢”本身,憑他的能力,不管是打工還是重起爐灶都不算什麼難事。
很多白手起家做出一翻事業的人,基本上都具有這樣的品質。我有很多生意上的朋友,笑嘻嘻地說:最近有點惱火,沒錢!還真是一雙手都數不過來。
第三種,金錢在他的價值觀裡很重要,是判斷一個人價值的重要標準。
我們大多數人其實都是這樣。因為金錢是人價值判斷的標準,所以“沒錢”就是一件很羞恥的事情。
要坦誠說出來,可能是確實沒辦法了拉下臉面去求人幫助(親人或者朋友);或者是在合適的人面前,傾訴緩解一下壓力;或者這兩者兼而有之。
這時的情緒,還要看在你心裡對對方的定位。從心理學角度來說:
如果是一直在對方面前處於心理優勢,覺得自己一直比TA厲害,現在自己沒錢了,沒底氣了,那主要的情緒應該就是自卑了。
在心理學上有個詞叫“自證預言”,是說人會主動地根據個人的認知與期望,產生相對應的思想及行為反應,從而使得這種期望得以實踐。不管這種“期望”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都是如此。
認為自己沒錢了,不行了,害怕了,自卑了,那就真會往這個方面越走越遠。
相反,給自己打打氣,“沒錢”只是暫時的一種狀態,月有陰晴圓缺,人有三衰六旺,誰還沒個倒感黴的時候啊,努力做好目前能做好的事,總會好起來的。到谷底的時候就是該觸底反彈的時候了。
當然,還有第四種,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那種潑皮無賴,老賴那種。這種人就不評價了。
回覆列表
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許多萬能變成無能
很多人都說社會浮躁,物慾橫流,
但又無法割捨車水馬龍的繁華。
我們埋怨著工業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
我們又追逐著工業發展帶來的財富。
有人想逃離大城市,
也有人拼命地往大城市擠。
世界是一個巨大的矛盾體,我們都是這個矛盾體中渺小的一員。不斷地得到、失去,不斷地選擇、後悔。不知道前方等著我們的是什麼,卻不由自主地往前走。
常常是成也蕭何敗蕭何:“錢不是萬能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談感情傷錢,談錢傷感情”。“只談錢的關係不是好關係,不能談錢的關係不是好關係”... 我們在生活中唯一離不開的就是錢,說到底也是為了錢而奔波。想要的東西那麼多,喜歡的東西那麼貴。不可否認,錢的確很重要。
“松浦彌太郎說過,想要真正學到東西,就得花錢!”那麼如何把錢發揮使用的最大效益呢?
錢的用途很多,一旦你開始把錢花對了地方,就像死水開始流動,你的人際關係,你的專業,你的社交,你的眼界,隨即就會開始流動起來。
其實我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麼社會上每天都有人想要絞盡腦汁去“免費學”東西。免費,免掉的是錢,付出的是時間和效率成本。比如學習這件事,免費的東西,永遠是最昂貴的,除了錢之外,你必然要花掉人際,時間,心情,各方面的成本,而且這個世界上,一個好的,可以共享的資源或者思想,它必然是經歷了很多人的打磨,為別人的時間和精力還有知識成本付費,是一個現代人的基本操守。
有些人自以為窮人,窮人指的是心無大志、目光短淺、不思進取、不肯吃苦的人。他的窮,不是賬戶上,其實是見識、視野的貧窮,還有努力拼搏的匱乏。
坐吃山空,金山銀山也不夠;飲水思源,一無所有也不窮。所有俗氣是自己精神上的空白,與錢無關;所有窮態是自己心裡沒有底氣,與錢無怨。
有錢別任性沒錢別認命。如果誰自暴自棄說任自己怎麼奔波,也不可能富可敵國,那他一定不知道青年時的李嘉誠也做過學徒工,走街串巷做過銷售。世上形形色色的騙子,比起自騙自的人來,實在算不上一回事。
這樣的大起大落也許離我們很遠,可是大多數勤勞的人一直在生生不息地繁衍,無數平凡的人一直在懷揣夢想過好當下離我們很近。
價是用錢來衡量的,價值卻不是單單能用錢能衡量的;有時候珠玉滿身也裹不住俗氣,有時候落魄也掩不住貴氣;奴性和傲氣不在頭等艙,只會骨子裡。
如果按照金錢來衡量生活的標準,幾千塊的收入,每天揹著帆布袋的生活不是很糟糕?恰恰相反。有些人不注重浮華的表面,喜歡自由自在,喜歡簡單的生活。她們無人可擾。
很多時候,人的慾望並不是來自於外界,而是你的內心。金錢能帶給你的東西,都是可以失去的東西。錢,你多得過馬雲嗎?錢,到底怎麼樣才算多呢?而你又會什麼時候才會知足呢?當你擁有100萬的時候,你想擁有的是1000萬。你擁有1000萬的時候,你想要的就是1億。
人,永遠都慾壑難填。當你精神不夠富足的時候,再多的金錢,也只會讓你活得很累。當你還是一個金錢的奴隸的時候,你就永遠沒有辦法去做一個自主選擇生活的人。在你的人生中,永遠不要打破四樣東西:信任、關係、諾言和心。因為它們破了,是不會發出任何聲響,但卻異常痛苦。
我們會在追求名利的時候,忽略身邊很多簡單平凡的幸福以及生活上的細小溫暖。用金錢買不來的,是你對生活知足後的那些平淡幸福。只要你知足,你的生活,就會變得簡單,快樂。你會發現,最好吃的是媽媽做的飯菜。你會發現,紙醉金迷後,你只想要一個溫暖的擁抱。
努力,但希望你不要成為金錢的奴隸。擁有再多的錢也會有煩惱,唯有精神富足才能讓我們活得精彩。願我們想要的都得到,得不到的都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