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慢慢

    從我上大學開始,一年陪伴母親的時間不超過一個月。

    成家了更少,半個月都沒有。

    只有去年,我生老二,我媽過來陪了我4個月,這是迄今為止最長時間的了,估計以後也沒有這個機會了。以前我總是忙著上班掙錢,忽略了親情,忽略了我家中孤獨的老母親,幾年都不回去一次,雖然電話經常打,但是見不到面,總覺得不真實。

    現在經濟稍微寬裕些了,我每年會固定回去幾次,那麼待一天也好,畢竟母親不能再次等我30年了。

  • 2 # 雲來如風

    說來非常慚愧,一生中陪母親的時間真不多。

    我剛滿十八歲,就外出到離家一千多公里的地方工作了。

    按照當時的政策規定,"青工",每四年有一次二十天的探家假。當然,我沒等到四年,每一年春節,為了請到事假,在領導面前總是軟磨硬泡,費盡"心機"請假。

    還好,領導也心知肚明,看在平時我表現也不差的情況下,大筆一揮,也就同意了。

    事假十天,再開一週的"病假",總算回家看望母親的願望。

    幾年後,想法調到了家鄉的縣城。這樣,就有更多的時間回鄉下,陪陪母親。

    由於沒成家,於是在每週六下午,就坐班車,經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回到家裡。住兩晚上,星期一一大早,趕早班車,去縣城上班。

    後來成家以後,回家的時間逐漸減少,但仍能保持一個月回家一次。有小孩以後,一個月回家一次也保證不了了,除了節假日外,有時甚至要兩個月,才能回家一次。

    不過後來,條件不斷改善,我也將父母親接到了城裡。這樣,陪母親的時間也多了起來。

    可好景不長,後來我工作變動,調到市裡,回家探望母親就只有在父母親的生日,以及節假日,或者下鄉順便去看看。

    五、六年以後,母親被查出患肺癌,兩個月後不幸離世。

    我悲痛欲絕,為未能騰出更多的時間陪陪母親、盡到做兒子的孝道而抱憾終身!

  • 3 # 隻言片語——青青

    謝謝您的邀請回答:孝順老人,為老人盡孝。不是用時間,和物資……來衡量計算的。世上最偉大是父愛母愛,父母給予我們的愛,是無價之寶,我們小時候給要錢要錢花,要三塊,父母給我們十塊,生怕委屈孩子不夠花的,老人對我們的愛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父母之愛,恩重如山。我們長大了,父母也老了。我們要用最大的努力孝順老人。工作再忙也要儘可能的騰出時間陪伴老人,孝順老人,沒有任何藉口個理由和藉口。每天再忙也要想著給老人打個電話,報個平安,老人安心,你也放心。祝願天下的老人健康平安晚年幸福。

  • 4 # 惠澤天下說

    這個問題適逢母親節提出,讓每一個人掐指算一下每年陪伴母親的時間,認真反思一下自己!

    捫心自問深感愧疚!掐指一算,自己每年陪伴母親的時間竟然不會超過2個月。

    母親沒有文化,所以一直努力培養自己的孩子上學。無論多麼辛苦、勞累,母親從來沒有抱怨過!她從小就不斷激勵自己的孩子要努力學習好跳出農門,不再面朝黃土、背朝天。20多年前,在家人的支援下,透過努力自己終於考上大學,成為走出家鄉的第一個大學生。當時最高興的是母親,村裡人見到她免不了一番祝賀:你們兩口子真行!莊稼爹、莊稼娘培養出個個大學生,真不容易!為村子鬥爭光!每每此刻,母親高興的合不攏嘴!那時是母親一生中最快樂、幸福的時刻!

    上大學了,一年中除了暑假、寒假回家陪母親以外,很少回家了,那時候好貪玩兒!那會兒也就一年中有3個月的時間陪母親。

    後來工作了,離家也遠,每每打電話,母親就囑咐:在外好好工作,人間三條道要走中間那一條正道!我和你爹身體好著呢,別總往回跑!於是,自己也便理所當然的很少回家看她們。一般2個月,甚至時間還要長,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去3天、4天,如此回憶起來真是少得可憐,一年竟然只有半個月左右的時間!

    似水流年,母親老了,但是還不服老,70多的時候還騎著腳踏車去幹活,甚至在下雨的時候自己爬到高高的牆頭去蓋草垛,一不小心摔到地上,休息了一個月。即便如此,也沒與告訴在外地的我,後來回家時才從哥哥那裡知道。

    終於,在老人家79歲的時候,腦溢血病倒了,在醫院住了一個月的時間,這一段時間也是陪老人家時間最長的時候。老人家出院了,卻不在能說話、出行只能依靠輪椅,慶幸的是如今恢復到自己能用左手吃飯。老人家不願去城裡,多虧老家的哥哥和二姐,輪流著照顧老人家,我和三姐每個月也定期的回去照顧說不出話的母親!白天總要用輪椅推著她在村子轉上3、4圈,在老鄉親聚集的地方停下來,大家在一起說笑,母親在旁靜靜的坐在輪椅上。大家不時的又和她開一開玩笑,此刻母親也像孩子一樣的去笑!

    現在,每個月都要回家,即便這樣,一年時間也不會超過60天時間,卻是工作以來陪伴母親最多的時間。就這樣愧疚並卻無奈著,深深的感謝在老家的二姐、姐夫、哥哥、嫂子他們的無私付出!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的悲劇在不斷的上演著!期待與每一位朋友共勉!在心中時刻思考怎樣能最大限度的去趁著母親、父親還在、還健康的時刻,用盡量多的時間去陪陪他們!不要等他們不能說的時候、不能動的時候,甚至離開我們的時候再去後悔!一切晚矣!

    感謝閱讀,認同的話請舉貴手留痕!異議的話請發表寶貴意見!

  • 5 # 那些年的劇

    感謝邀請!我一般過年過節有時間都會回家的。待一起全年加起來大概有那麼1/2個月吧!平常上班為活計也沒辦法!生活不易,父母也一天天老去。只能有時間就回去看望下,畢竟與其他們出來又給我們當心花費大,出來啥都不捨得就為給我們省點。人生地不熟的還不如回家陪他們更熱鬧!也更加溫馨!謝謝

  • 6 # 秋落的季節

    一般就是有空就會回去吧。結婚的時候,老公家裡在大南,我家裡在大北,定居在了省會城市正好處於中間位置,回老公家一般開車需要4個小時,回我家路順一個小時就可以回去了,相對回自己家裡比較多。一般休息下想回去就回去了,可以回家吃吃媽媽做的飯,聽她們嘮嘮嗑挺好的,孩子也很喜歡村裡,院子足夠大,弟弟家裡還正好有個比她小兩歲的妹妹,基本最少一個月回一次,有時候不太忙了也會在家裡呆一段時間,陪媽媽給家裡的菜拔拔草,清理院子,一起做做飯,很開心,有時候遇到事了不開心也願意回家住幾天,心裡一下就放空了,回來神清氣爽的。有時候也許並不是為了什麼,只要一踏進那個願意心裡就特別踏實,心情就很雀躍。希望可以有空多陪陪父母,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 7 # 應山花

    我覺得我的回答有點長,我從初中開始就分開的,每到放假才回去,星期六,日,是不回家的,為了省車費錢,來回車費就可以是一個星期的生活費,初中畢業就去打工,每年臘月回來,正月又要出去,一年可能是有一個月的時間跟媽媽在一起,二十二歲就結婚了,懷孕之後我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就多點,媽媽天天做好吃的給我吃,我孕吐利害,她說不吃不行的,孩子也要營養,先吃再吐。八個月的時侯我媽是到我婆家來照顧我的,去我孃家要坐車轉車,再轉車,再坐船。我媽媽怕我坐車顛簸。現在媽媽年齡大了,我們去了爸媽就忙著做飯,我不想再讓父母操勞的為我們,這幾年我去孃家我做飯的,有弟媳在家裡弟媳婦做飯。我是很幸福的,我有個好媽媽!我今天晚上要回家去,現在在火車站等車。母親節我要去陪陪我媽媽!媽媽年齡大了我要儘量抽時間陪她,給媽媽做好吃的給她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線對智慧手機訊號的影響,小米是如何應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