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此李小龍非彼李小龍

    春秋五霸,不同時代的學者給出了不同的版本,其中最廣泛的一種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

    他帶領下的楚國,強盛時期勢力範圍曾到達黃河流域。

    如果讓周王朝的人列五霸名單,楚莊王大機率是不會入選的。

    因為在周人看來,楚為“荊蠻”,不是“中國”文化圈的,另外他還僭越稱王。

    另外四霸,有兩個共同特點:

    一、都幹了“尊王攘夷”的事情。

    二、從實力上看,一霸不如一霸。

    齊桓公北滅孤竹,南服荊楚,迫使楚國每年向周王室進貢。

    雖然只是幾車包茅,好歹也算是掙到了面子。

    另外,周襄王也是在齊桓公等諸侯的擁戴下上位的,所以周襄王對他還是非常感激的,於是封他為“方伯”。

    晉文公,為報答當年楚成王對他的禮遇之恩,在與楚軍對陣時,退避三舍。

    最後在衛國城濮展開決戰,大敗楚軍,楚將成得臣被逼自殺。

    晉文公將楚軍俘虜1000人、戰車100乘獻於周天子,算是“尊王攘夷”兩件事一起辦了。

    周襄王“狩獵於河陽”,封他為“方伯”。

    換句話說,晉文公這個“方伯”之位是透過周襄王自降身價得來的,或者說是這裡面有點脅迫的味道。

    秦穆公,實際上主要是顧著自己那一攤子了,西戎的事就夠他煩的了。

    後來周襄王的夫人隗後與他的弟弟太叔帶做亂宮闈,做起了不倫之事。

    周襄王還因此被趕出國都,秦穆公曾象徵性的出兵。

    為表達謝意,周襄王就派了個人去口頭表揚了下秦穆公。

    僅此而已。也就是說,他頂多做了“攘夷”的事。

    宋襄公,這個最悲催,當然也曾經當過盟主,只不過是幾個小國承認而已。

    後來邀約齊楚參加,會盟時反被楚成王挾持為人質。

    經過泓水之戰,最終死於自己踐行的“仁義”。

    “尊王攘夷”沒辦到,反被“荊蠻”一頓羞辱。

    按說,江山代有人才出,春秋幾百年,那麼多的諸侯國,選幾個像樣的“霸主”應該不難吧?

    再說前面有齊桓公做榜樣,即便不進步,至少也不應該退步才是。

    但實際情況卻是“矮子裡面挑個兒高的”,並且在這幾霸之後,再無霸主,原因何在?

    一、諸侯內訌頻發

    齊桓公,年老後貪圖享樂,在管仲死後,重新啟用豎刁、開方、易牙等奸佞之輩。

    最後自己被餓死宮中,幾個兒子為爭君位大打出手,強者如齊桓公尚且如此,更遑論別人?

    宋襄公護送齊國公子昭歸位,僅僅是聯合了曹、邾、陳幾個小國就打到了齊國都城。

    到了齊頃公時期,晉國打他,齊國居然向楚國求救!

    這種內耗,嚴重削弱了內部力量,使得中原諸侯如同一盤散沙,導致楚國勢力直接越過長江,其影響力甚至到達黃河流域。

    二、缺乏理論創新

    齊桓公時期的齊國,聚攏了以管仲、鮑叔牙為首的大批人才。

    內施教化,發展農商,拉活經濟;外圖霸權,諸侯賓服,拓展空間。

    另外,當年周天子分封諸侯的時候,齊國享有徵伐諸侯的特權。

    在這個基礎上,管仲創造性的提出了“尊王攘夷”的策略,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玩法。

    後來者,比如晉文公的趙衰、狐偃等人,只不過是“尊王攘夷”的模仿者或者說是碰瓷兒者。

    因為他們無法越過這一理論高度,甚至他們都沒有提出過什麼像樣想法,頂多是小打小鬧罷了。

    沒有深邃思想的提煉,勢必就是在原地打轉了。

    三、君王自身問題

    春秋時期,雖然經常發生以下犯上之事,臣子弒君也時有發生,還未進入君王威權時代。

    但是君王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他的態度、能力會直接左右一個事件甚至一個諸侯國的走向。所以,一國之君的能力至關重要。

    其實,能力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理國方面的“文治武功”,這個屬於技術層面,其實可以通過後天學習得以提高。

    另一個就是格局問題了,這個真沒法改變。格局小,有如下三個方面體現。

    1:目光短淺

    這個很好理解,只顧眼前,不計後果,往往因小失大。

    齊國公子商人殺了太子舍,自己繼位為齊懿公,上位後虐待太子舍的生母昭姬。

    作為孃家人,魯文公不幹了,就找盟主晉靈公出兵伐齊。

    齊國送了幾車金帛過去,晉軍就回國了。

    宋國公子鮑如法炮製,殺了宋昭公,晉國出兵,宋國也是送了幾車金帛,這事也了了。

    堂堂霸主,不主持公道,卻變成了敲詐勒索之人,與街頭收保護費的小混混有何區別?

    這種自降身價的行為為盟友所不恥,同盟國離心離德在所難免。

    2:捅刀盟友

    宋楚泓水之戰後,宋襄公的“仁義”並沒有庇護他,最終傷重不治。

    臨終前,留下遺言,楚是宋的世仇,以後不可請和。晉文公稱霸後,宋事晉如事父。就是這樣一個鐵桿盟友,晉國是怎麼對待他的呢?

    公元前595年,楚國圍困宋國,宋成公向晉國求救,晉景公認為楚軍千里行師,必不久戰。

    如果宋國能堅持四五個月,楚國也就自動退兵了,晉景公不想發兵,但是他又想撈“救宋”的這個名聲。

    於是就派解揚去宋國傳信,讓他們耐心等待,這一等,就是9個多月!

    最後,宋楚雙方都不想打了,於是他們成了盟國。

    這種不出力想討好的做法,激怒了許多諸侯。

    平時把你當大哥供著,關鍵時刻還要自己上去挨刀子,何必跟你這無信無義之人結盟?好多盟國紛紛叛逃。

    3:公器私用

    晉國郤克、魯國季孫行父、衛國孫良夫、曹國公子首,這四位身體都有殘疾,分別是獨眼龍、禿頭、跛子、駝背。

    他們作為赴齊使節,在舉辦私宴時,齊頃公母親看到這四人在一塊,不覺放聲大笑。

    此事一發不可收拾,四人俱起本國兵馬伐齊。

    這是典型的公器私用。

    一言不合就開戰,所以好多人說“春秋無義戰”。

    四、“王道”出現變化

    孔子感慨禮崩樂壞,呼籲人們“遵周禮,行王道”。

    周以“禮”立國,那個年代,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禮”在周代的作用,其實更接近於法律,它本身帶有一定的強制性。

    比如我們都熟悉的“畫地為牢”,犯人不是不敢跑,而是因為“信”而不能跑,是這種信念把他強制留在了圈裡。

    但是,宋襄公的死亡,代表了“禮”的徹底崩盤。說明,“王道”已經發生變化了。

    總結:

    整個東周時期,天子威權不在,君權下移到諸侯。當年周文王推演六十四卦,從而形成《周易》。

    所謂易,其中一個意思就是改變。

    但是後來的周天子卻忘了這一點,只顧因循守舊,守著老祖宗那點東西不思進取,聰明如王孫滿者,在楚莊王問鼎時,也還是用德來教化荊楚。

    殊不知外面已經有新的王道了。春秋時代的終結也昭示了一個新時代――戰國的來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穿搭中的高階感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