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豬豬大師

    端午節,小時候的記憶,門框兩邊插艾條,臉上塗雄黃酒。吃粽子、鹹鴨蛋。賽龍舟沒親眼去看。據說被南韓人申請“非遺”了。然後華人不高興了,傳統節日由來已久,不容他人染指。

    民族情緒高漲之餘,研究一下來歷也好。傳說這個節日和屈原有關。屈原眾所周知,楚國的王室貴族,楚國王室姓羋,比如羋月,當然是小說取的名字。但羋姓是有史書記載的。先秦不但有姓、還有氏,男子以氏為尊。姓是主幹,氏就是分支。楚國三大氏—屈、景、昭。

    傳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人們為了他不被魚蝦吞吃,就投粽子到江裡,大概企圖儲存全屍。還有一說,有人劃舟救屈原,結果還是死了,大概以後為了救溺水者,所以要劃得快,如是就有賽龍舟。

    傳聞總是旖旎,悲劇都變得浪漫。如果追溯源頭,還能浪漫嗎?好奇害死豬!哪怕毀了浪漫,也要找到“真相”。

    端就是開端,開始,第一。午就是“午”日,古人以“天干地支”紀年月日。所以端午就是某個月的第一個帶“午”的日子。並不特指仲夏五月五日,仲秋八月第一個午日也可以叫端午。大概因為“五”和“午”相通假,所以搞錯了……

    清·趙翼《陔餘叢考》“古時端午亦用五月內第一午日。宋璟表亦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猶以午為五也。後世以五月五日為午節,蓋午、五相通之誤。”

    有書記載五月五日生人不好。大名鼎鼎的“戰國四公子”之一孟嘗君(田文)就是五月五日生的。按當時的習俗,這天生人,會長得和門一般高大,妨害父母,對父母不利。所以不哺養。嬰兒不哺養定死無疑,除非被他人收養。

    《史記·孟嘗君列傳》“(田)文以五月五日生。(田)嬰告其母曰:勿舉也。嬰曰:五月子者,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

    還有一位大將軍王鳳,王莽是他的侄兒。也是這天生人。但記載出自野史。不管正史野史,反正就是不好,不能哺養,否則害自己的父母。

    《西京雜記》“王鳳以五月五日生,其父欲不舉,曰:俗諺:舉五日子,長及戶則自害,不則害其父母。”

    倒沒有記載這天死人不好,暫且不去管他。屈原五月五日投江有誰是見證人呢?況且戰國典籍根本找不到屈原這個人,尤其是《戰國策》沒一個字的交代。他在《史記》中有傳,也沒有記載“案發日”為五月五日,地點倒是對。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自屈原沈(沉)汨羅後百有餘年,漢有賈生,為長沙王太傅,過湘水,投書以吊屈原。”

    這條記載還透漏出一個資訊,過了一百多年後西漢的大才子賈誼,到了湖南長沙的湘江,投書以紀念屈原。注意!他沒有投粽子之類的。而是投書,他寫賦紀念屈原,可能謄寫了副本,正本投江,副本保留下來了。這符合他文人的身份,投粽子太low了,不是大文豪乾的。

    投粽子原型

    再過了幾百年後,到了南朝·梁國有本神怪小說,“記載”屈原是“這天”投江,楚人哀悼,用竹筒裝米投江悼念。煞有其事的說,在東漢初年(年號建武),有個長沙人區曲(區姓讀歐)忽然見到了一個士大夫,自稱“三閭大夫”,他對區曲說,聽說你要祭拜俺,非常好,俺常年遭到蛟龍的偷竊和傷害,麻煩你塞上楝葉,並以彩絲纏繞,蛟龍害怕這兩樣東西。所以五月五日就有做粽子,帶楝葉、五色絲帶的遺風了。

    估計屈原在水下餓得慌,祭拜他的食物都被蛟龍偷吃了,所以要報個夢給人類,搞兩樣蛟龍怕的東西,就不敢騷擾和偷吃了。

    梁·吳均《續齊諧記》「屈原五月五曰投汨羅水,楚人哀之,至此曰,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漢建武中,長沙區曲忽見一士人,自雲“三閭大夫”,謂曲曰:“聞君當見祭,甚善。常年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當以楝葉塞其上,以彩絲纏之。此二物,蛟龍所憚。”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曰作粽,並帶楝葉、五花絲,遺風也。」

    這條記載雖然荒誕不經,但是傳說原型,以後端午節就靠這條記載發揮了。還有,“區”姓在東漢的長沙是大姓,早幾年長沙出土的東漢簡,基本一手檔案,出現了許多“區”姓人士。說明荒誕中還是有真實的。“文化遺產”就是真真假假,真假糾纏。從戰國一直到梁朝,跨度七、八百年,終於以一本神怪小說奠定了端午節的“基礎”,證明了“文化”是需要“沉澱”和“積累”的!

    “假”的東西轉播得廣了,就成“真”了。這點明末的顧炎武就看出來了。他說,端午本無事實,淺俗相傳,就成了風俗。

    《日知錄·卷十五》“且仲夏端午,事無典實,傳之淺俗,遂乃移風。”

  • 2 # 花落滿肩A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五節或重五節,自漢朝以來,基本上就定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在古代各個朝代和地方,紀念的風俗和方式多少有些區別,如今大體是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與菖蒲等;其中賽龍舟和吃粽子,成了過端午佳節的象徵。 小時候,我父母就告訴我,賽龍舟和吃粽子都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傳說中,那些敬愛屈原的人們,駕著龍舟在汨羅江撒粽子,避免河中的魚蝦吃壞屈原的屍體;而屈原也因此成了端午節的象徵人物。其實,這是個一個美麗的誤會。 誤會最初來源於1600年前西晉新平太守周處所寫的《風士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200年後南朝梁文學家吳鈞在《續齊偕記》中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於是以訛傳訛,相沿成俗。所以其實粽子並非源自祭奠屈原之死。下面我就舉幾個例子說明端午節最初並非是為了紀念屈原。 ①大約在公元前7000年前,中國北方學會種黍。用葉子包裹黍米,再用草灰拌水煮熟,就叫“角黍”,這便是北方粽子的起源。而南方種水稻,把大米放在竹筒中煮熟,就叫“筒粽”,這便是南方粽子的起源。 ②端午節由來已久,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是古代吳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之說。 ③屈原本人的作品《楚辭九章涉江》記載:“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辭中所提到的“舲船”就是體型狹長的龍舟。看看,屈原自己都記載了龍舟,賽龍舟習俗早已有之。 ④據考,許多流傳至今的端午習俗也與屈原毫無關係,比如粽子,最早文字記載出自許慎的《說文解字》,食粽子習俗至少早於屈原去世400多年前。 ⑤吃粽子至少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存在了,據記載,當時的人們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 ⑥有文獻記載,戰國時期的秦、齊、燕、趙、魏、韓這六國的後裔,也吃粽子,如果說他們吃粽子紀念屈原那就莫名其妙了。 端午節從隋唐開始發揚光大,原來有特定意義的節日風俗活動,到此大多演變為節日娛樂活動。“惡日”已不惡,逢凶化吉,充滿了節日的歡樂。在唐代全盛時期,經濟繁榮,人民生活相對穩定,在節日娛樂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風氣,另一方面對民間的一些風俗活動也受到官府的支援。因此,競渡之風尤為鼎盛。 不過,既然這個誤會已經形成,就讓它存在下去吧,有了屈原為國跳江自盡愛國故事的典故加入節日氛圍,端午節更加有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沙皇俄國是怎樣鯨吞大清國的領土的?期間兩國發生過大的戰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