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峰峰說史

    方孝孺是朱棣前任皇帝建文帝的一個心腹大臣,他曾經誓死追隨建文帝,對建文帝可以說是忠心不二。同時方孝孺是當時明朝的一位學識淵博的學子,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文官。後來建文帝落敗之後,方孝孺身穿喪服每日為建文帝守喪。明成祖朱棣知道其文才,本想招見他重用,想他為其寫即為詔書。

    方孝孺誓死為建文帝的忠心也曾一度打動過明成祖,但是方孝孺確始終沒有聽命於明成祖。甚至方孝孺在宮殿之上斥責明成祖奪取皇位之意,既然建文帝死了那麼皇位應當由其兒子繼承!並且說即使死也不會起草詔書,朱棣以滅他九族做為威脅,他也沒有低頭,還回應滅十族又怎樣!明成祖朱棣惱羞成怒之下對方孝孺實行了嚴重的酷刑,並抓捕方孝孺的親人及門弟實施行刑!但是這些最終都沒有讓方孝孺向他低頭,後來明成祖朱棣看到方孝孺對建文帝的忠心是沒辦法改變了,他才對他徹底的死心,且對方孝孺也痛下了殺手!當時不僅方孝孺死於非命,連同方孝孺的家人朋友十族共計873人全部被處死!方孝孺在當時就是一個典型的文弱書生,面對朱棣的酷刑確始終效忠於建文帝沒有絲毫動搖,著實感動人心。

  • 2 # 路遙lgy

    方孝孺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誅殺十族的人,可見其悲慘。

    方孝孺(1357年—1402年)寧海人,字希直。在漢中府任教授,被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後被稱“正學”先生。是明朝初期學士,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立兒子朱標為太子,其他兒子封各地為番王,方孝孺被朱元璋封到漢中府做教授去了。不料,朱標早亡,朱元璋不甘心,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太子。後繼位史稱明“建文”帝。

    建文帝的四叔叔,在北京的燕王朱棣,不滿意侄兒皇帝的削藩政策,主要還是他窺視皇位已久,加上他的勢力日益壯大。於1399年發起了史上著名的“靖難之役”。

    四年後,朱棣攻破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傳說鄭和下西洋,有找建文帝的目的)。朱棣即位稱明成祖。與大多數帝王一樣,明成祖一登基,馬上對建文帝當朝的大臣進行了清洗,包括方孝孺,被誅殺十族,八百多人,歷史罕見。

    其實,朱棣在發兵時,他的手下姚廣孝就跪地求他,方孝孺是大儒,即使得了政權也不能殺,殺了他,天下就沒有了讀書的種子了。朱棣是答應了的。

    方孝孺被殺,一是,多數大臣都以投降,他堅決不降,被下入獄。

    其次,朱棣在登基前,要詔告天下,方孝孺是大文豪,寫這詔書是最合適的了,朱棣也是想裝裝臉。

    朱棣請方孝孺寫詔書,方孝孺穿孝衣當眾大喊,朱棣勸阻不要這樣,我只是周公輔成王。方孝孺問成王何在?朱棣說成王以自焚。方孝孺說為何不立成王之子。朱棣說:“國賴長君”。方孝孺說為何不立成王之弟?朱棣說此乃朕的家事。讓人將筆給方孝孺說:“此事非先生不可”。

    方孝孺隨即擲筆於地說,死即死,詔不了草。朱棣強壓怒火說,既死,不顧九族乎?方孝孺更是大聲道,便十族奈我何?

    這是一次非常著名的對話,方孝孺一介書生,不為強權所迫,面對專制君主,寧死不屈,正是氣節之凜然,所謂“士為知己者死”,這是最好的詮釋。

  • 3 # 俺是飛狐

    朱棣殺方孝孺,很有可能是方孝孺用言語斥責明成祖奪取皇位,而非正統,戳中了朱棣的痛楚。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寧海人。他是明朝洪武皇帝和建文帝的大臣,是著名的學者、文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我們發現,方孝孺的頭銜真的很多,這也許與他自幼聰慧有很大的關係。

    他6歲就能做詩,被稱之為奇才,兩眼炯炯有神,每天讀書超過一寸厚有“小韓愈”的美名。大家想想,唐宋八大家的韓愈做文章十分了得,這個方孝孺少年便鶴立雞群,按照今天的測智商計算起碼在120以上。

    1382年,受到朱元璋的賞識步入仕途。1398年,明太祖駕崩,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後,即遵照太祖遺訓,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後讓他出任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朝堂上,朱允炆更是任用方孝孺為文學博士,國家重大的政事朱允炆都要向他詢問。所以說,在輔佐建文帝的4年裡,應該是方孝孺人生最輝煌的4年。然而,野心勃勃的皇叔朱棣謀反了。

    也許方孝孺真的是“士為知己者死”,用現代人的眼光看,方孝孺真的是將讀書人氣節發揮大淋漓盡致,就是現在我們也很難固守,但明朝的方孝孺他做到了,我們說他不懂政治,不諳用兵,慷慨死忠赴死,還連累誅十族,包括自己的學生朋友也受牽連,總計873人全部凌遲處死!

    其實在朱棣起兵攻打京師前,他的謀士姚廣孝就曾跪求不要殺方孝孺,因為他深知方孝孺脾氣和迂忠。

    說如果明成祖朱棣殺了方孝孺,“天下讀書的種子就絕了”。如果不稍加分析,很容易誤為是對方孝孺才學的高度推崇,因為無論方孝孺的治國之術是否高明,但其政治追求,仍是封建統治者歷來標榜的物件;其忠孝仁義,更是封建統治者引“天下讀書人”,是國家對待文人態度的風向標。如果殺這種人,實際上就是給“天下讀書人”一個訊號:忠孝仁義不可執!

    只可惜他們都不懂明成祖朱棣。

    方孝孺誓死為建文帝的忠心,也曾一度打動過明成祖,但是方孝孺確始終沒有聽命於明成祖。甚至方孝孺對明成祖在宮殿之上斥責明成祖奪取皇位之意,既然建文帝死了那麼皇位應當由其兒子繼承!這些言語一而再再而三的惹怒明成祖,並始終不肯為朱棣書寫即為招書。

    也許是因為朱棣並非嫡出,而是庶出,像朱棣這樣的靠非正常手段上臺的皇帝,猜忌之心早已到了極點,連晚上做夢得覺得有人想奪走他的皇位,所以是寧可殺錯也不可放過!

    其實,明成祖朱棣與太祖朱元璋一樣嗜殺成性,就在他登基之後,曾大肆清洗政敵,濫用酷刑。

  • 4 # 歷史早知道

    明代翰林院文學博士方孝孺,在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即位後頗受重用,先任翰林侍講,隨後又升調他做詩講學士,朱允炆讀書碰上疑難,就請他講解,關於國家重大的政事都要向他詢問。方孝孺感到皇帝對自己的無比信任,時時想著要報答知遇之恩。由於方孝孺是一代大儒,在文人中地位崇高,朱棣攻入南京後,並沒有打算殺他,反倒隱隱有要啟用他的意思。然而,方孝孺認為朱棣是反賊,是叔叔篡奪侄子的皇位,所以獨自在家中為朱允炆設定靈堂,披麻戴孝,最後為自己和親朋戚友惹來殺身之禍。

    朱棣為什麼要殺方孝孺的三個原因

    第一點

    是擾亂視聽,燕軍北伐時,方孝孺親自寫下討伐朱棣的詔書檄文,多次為朱允炆出謀劃策,干擾了北伐的軍事行動,造成燕軍的重大損失;

    第二點

    搞個人崇拜,對朱允炆愚忠,不顧國家社稷的發展,在朝堂之上為先皇哭訴,影響太壞,不利於朝廷政事的正常開展;

    第三點

    拒絕草擬新皇登基詔書,利用自己作為天下讀書人偶像的地位,煽動大眾情緒,妄想阻撓新皇登基。方孝孺的對抗終於激怒了朱棣,朱棣威脅說:這個國家是我朱家的,你竟然一再插手我的家事!如果你不擬詔,難道不怕我誅你九族?九族是指父系四族,母系三族,妻系二族,誅九族就幾乎要殺光方孝孺的所有親屬。

    但方孝孺還是大膽的頂撞了朱棣一句:別說九族,就算誅我十族又如何!朱棣怒極而笑,連聲說好,隨即派人捉拿方孝孺所有九族親屬,外加第十族,也就是師生和朋友,接近一千人,全部處死於江蘇南京聚寶門外。

    方孝孺最後衝動的一句話,使得師生和朋友成為遭殃的池魚,多死了一百多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腹瀉都已經一個星期了,瘦了好多啊!該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