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瀟然歷史觀
-
2 # 灰色世界光明人生
內閣制度起源於明朝,當朱元璋把天下打下來後,想穩固皇權。歷史中都是宰相制度,大小事物先由宰相審閱,宰相通過後由皇帝審閱蓋章。但朱元璋是農民出生,坐上皇帝實屬不易,他親歷朝中所有事物,大小所有事物他都能幹。我看過《明朝那些事》中提到朱元璋每件事都自己親自過問,審閱。每天好像到10點11點才下班。由此看出朱元璋很珍惜這個皇位,也很能幹。
聯想上述,從幹活態度和能力方面看宰相也就不需要了,宰相的活都由皇帝幹了,要你宰相干嘛?白吃國家俸祿。那是不行的。就如一公司,老總特能幹。怕經理幹不好影響公司把經理的活都幹了,那要你經理何干?直接辭退。再者前宋,元各朝出了皇帝宰相最大。一個窮酸農民好不容易打了個天下,怎能輕易把手中權利分割,那是不可能的。不要宰相老子自己幹,大小活老子通吃。這就是宰相廢除的倆原因。
上面闡述了宰相制度廢除原因,那我們談談內閣是怎麼產生的。太子朱標一死,朱元璋大肆殺有功之臣,怕孫子建文玩不過老古董們。可建文帝登臺,不是你爺爺朱元璋和老子朱標那樣有幹勁。我哪能體會爺爺和父親打天下的那種感覺,沒上過戰場,沒當過和尚。我只想穩固我的權利,把能聯想到的危機解除,想把叔叔朱棣幹掉沒想到被反殺。朱棣一登臺什麼批奏摺,哪裡有冤案。老子才沒心情看,沒時間批。老子我就想打仗,搞蒙古 穩固邊境,大事我做主就可以了。但皇帝不幹這些瑣事,得有人幹才行。怎麼辦?太祖廢除宰相我兒子不能又重新搞宰相制度吧?所以換個方法整咋設個票擬中心,六部有事先內閣擬票處理。就好像搞了秘書部門,先秘書辦事,後老總簽字蓋章。大大減輕了皇帝的負擔。但隨時間前移,皇帝不問政事了,當和尚,煉丹藥,搞木匠。那大小事就內閣處理算了,皇帝專心玩自己的。但皇帝也怕內閣權利過大架空自己,隨之有搞了東廠,西廠,太監牽制內閣。
明代的內閣制度,起於明太祖朱元璋時期,他初定天下,固定了中華的行政版圖,對外,他採取了武力與懷柔並濟的措施,征伐北元殘部,進攻哈喇和林,其所到之處,兵強勢盛。對內,他親力親為,在處理瑣碎的政務上,尤是如此,洪武十三年,為了保障皇權的穩定,也為了創立一個新的權力結構來進行國家的運轉,朱元璋忍痛殺了其忠心耿耿的宰相胡惟庸。
明初在撤銷中書省,廢除丞相制度,改用四輔官而又證明不副職任之後,乃改用內閣制度以作為皇帝的輔政部門。
內閣本來並不是一個機關部門的名稱。最早,朱元璋使用翰林院的學土、編修、檢討、修撰、侍讀等所謂文學侍從官員來協助做一些文墨工作。具體職責是幫助皇帝閱看各機關送來的章奏和執行封駁的工作,根據皇帝的意圖草擬處理意見等等。這些人並不能參與重大政務的研究,更不能獨自處理什麼問題,僅是由於他們經常在宮廷殿閣之內工作,隨時聽候皇帝的傳呼差使,逐漸才被稱為內閣學士或大學上。彼調來的人有的便被稱為“入閣”。
初期內閣的職權完全不能和原有的中書省相比擬,內閣大學士更不同於丞相,當時規定,內閣大學士之下不得設定任何宮屬僚佐,內閣大學士本人也不過是五品小官,僅能遵命辦事,不得干預各機關的事務,不得參署詔令,更不得以部門或個人的名義發出任何指示命令,各機關奏事也不許關白內閣。可見,當時的內閣完全是一個輔助性的辦事機構,所謂大學士也不過是一些與皇帝比較接近的文書工作人員而已。他們的職任僅是“詳諸司奏啟”,只能使用“翰林院兼平駁諸司文章事某官”的名義,可見純是事務性的,而非政務性的職務。洪武時期的內閣及其大學士,“職卑位微”,“帝方自操鹹柄,學士鮮所參決”。
朱元璋一反自秦以來將內侍人員逐步升格為正式朝官的做法,而是將已定型的國家機關和職官重新貶降為侍從。這樣的模式曾經維持到他去世為止。其所以能勉強試行了十多年,主要是由於朱元璋本人具有著不同於其後代皇帝的優異條件,他“肇跡民間”,“備歷艱難,飽諳物態”,作為創業開國之君享有極高的權威,又具有豐富的政治軍事經驗和才能,並且極勤於政事,所以能夠以這樣的體制推動當時國家機器的運轉。但這是變局而非常局,可以適用於一時,而難垂諸久遠。因為,由一個全能的至高無上的皇帝大權獨攬,小權不放,事必躬親地履行全部統治職能,事實上是絕難世代相承的。
到明成祖朱棣統治時期,內閣及其大學士的實際職權便已發生明顯的實質性變化。朱棣採取一種漸進的過渡形式以修正其父手訂的中央輔政體制。他在篡位勝利之後,立即在全國範圍內精選瞭解縉、胡廣、楊榮、楊士奇、胡儼、金幼孜、黃淮等七位年輕有才能計程車人進入內閣,並對他們放手重用,在諸如有關和戰、立儲、用人、徵調或蠲免賦役等重大軍國政務上,都徵求他們的意見,有意識地吸收他們參與論議國家的核心機密。終朱棣當政的永樂時期22年,內閣學士的品秩仍然是不高的,一直都不過是正五品的官階,但實際上,他們經常能參與對重大政務的研討,甚至對於六部的要政,也可以在御前進行更高層次的審議,以供皇帝參考。
到了洪熙(明仁宗朱高熾)、宣德(明宣宗朱瞻基)以後,情況發生了進一步的變化,內閣的地位和作用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因為朱高熾和朱瞻基登位時,朱棣時期任用的內閣大學士如楊榮、楊士奇、楊溥等人都還在位,以前朝舊臣元老的地位和熟諳政務的身份輔政,年幼的皇帝不能不把很多政務交給內閣辦理,內閣的權力就逐漸加重。及至正統(明英宗朱祁鎮)以後的歷屆皇帝,差不多都是荒怠懶惰或寵信宦官的人,有人20餘年不上朝辦事,國家的日常事務更只能推給內閣辦理。本來規定,內閣只能承旨辦事,內閣大學士不過是備顧問的輔助人員,但事實上,他們逐漸擔任了代替皇帝草擬詔令敕浩的工作,還負責起草批覆奏章的“票擬”任務;本來規定,六部及其他國家機關均由皇帝直接領導,內閣大學士的品級和權力均遠較六部尚卡低(原來規定內閣大學士為正五品官,尚書為正二品官),各單位有事不得關白內閣,但後期的大學士有些兼任尚書之職,有些還享有太保、太傅、少保、少傅等崇高政治稱號,官階又更定為正一品,六部尚書有事只好請示內閣大學士,又演變為實際上是內閣屬吏的狀況,基本上恢復了中書省統率六部的辦法。在內閣大學士中又按地位高低順序,分為首輔、次輔、群輸,首輔“偃然漢唐宰輔,特不居丞相名耳”。在這種情況下,便相繼出現了像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這樣的“權相”。朱元璋關於永廢丞相的規定事實上被完全破壞了。
內閣政治地位的明顯提高,主要表現在掌有了“票擬”之權。所謂票擬,也叫做票旨、條旨,也就是說對於來自全國各方面的奏章,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由內閣學士“用小票墨書”,貼在各奏疏的對面上以進呈。這實際上就是代擬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採納。在君主專制體制下,掌握代替皇帝起草批示的職權,其重要意義是可想而知的。所謂“代言之司”,所代表的乃是具有絕對權威的“皇言”。“各衙門章奏留送閣下票旨,事權所在,其勢不得不重。”但是,內閣的“票擬”終究不過是給皇帝提供參考的初步意見,最後的拍板定案仍決定於皇帝的御批(當時叫做“批朱”)。內閣權力的有無及大小,內閣實際地位的高低,也主要表現在所擬“票擬”被採納的程度上。洪熙、宣德時期,三楊所擬的“票擬”,萬曆前期,張居正所擬的“票擬”,差不多都轉化為“批朱”的藍本,閣權之重、閣職之隆,自不待言。但在正統以後,諸如成化、正德、隆慶、天啟等朝的皇帝都特別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