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江郎才盡,還是說商業驅動,抑或著少了太多傳統文化的風骨?
5
回覆列表
  • 1 # 獨狼映畫

    時代在變,導演也會做出相應的改變。

    就像曾經的第五代導演張藝謀,陳凱歌都已經進軍商業片的行業。

    況且影片質量也大不如從前,可以說是兩條掙扎的老鹹魚了。

    而香港著名導演徐克,在我感覺他一直都是一個傳奇。

    隨後後續拍的《西遊伏妖篇》,《智取威虎山》等都取得不錯的反響。

    但對於拍過《青蛇》,《倩女幽魂》,《黃飛鴻》的他來說,無疑是一種遺憾。

    對於他的作品,最愛的莫過於《青蛇》了。

    這部電影,取材於《白蛇傳》,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

    可謂是《白蛇傳》同類題材中的,最高峰作品了。

    電影的開頭代入感極就極強,一個春雨綿綿的時節,許仙在帶著學生在唸詩,唸的是韓翃的《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兩個絕美的女子上演了一出人妖的禁忌之戀。

    而裡面夾雜的對人性的描述也是很大的亮點。這在他之前很多作品中都有所體現。

    在後面的作品裡,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他的炫技。

    雖完整但不精彩的故事情節,更重要的是少了曾經的那份感動和對電影的初心。

    人們不禁感慨;徐克老矣,心有餘而力不足?!

    徐克喜歡藉著故事表達自己,他喜歡考察人性,喜歡錶達所謂的內心情感。

    所以不管拍什麼都像什麼,再不真實的故事都會讓人產生共鳴,留下一眶無言的熱淚。

    如此,久久不能釋懷。

    這種事情不能怪他,因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創作巔峰。

    只有在特定的時期達到最佳狀態,已經擁有那麼多經典之作的徐克就算老來江郎才盡,那對他來說也是一樣的成功。

    誰能一生到死都是蓋世英雄,曾經擁有過就足以了。

    反觀其他大導演陳凱歌,張藝謀難道不是一樣的路子嗎?

  • 2 # 伯德小姐

    首先《黃飛鴻》《倩女幽魂》《青蛇》和《梁祝》這四部電影中,只有三部是徐克導演,《倩女幽魂》是程小東導演,而非徐克。這四部電影是屬於風格各異的電影,《黃飛鴻》是武俠傳記片,《倩女幽魂》和《青蛇》是魔幻片,《梁祝》是古裝愛情片,雖然風格各異,但仍稱得上佳作。其實以上的四部電影都屬於香港電影新浪潮之後的作品,其天馬行空的風格和更加西方化的表現方式,更容易調動觀眾的感官。到底經典與否我認為是相對的,比如80年代看60年代的電影,10年代看80年代的作品一樣。其實徐克的許多電影都是翻拍,《梁祝》翻拍自李翰祥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倩女幽魂》則翻拍自李翰祥的《倩女幽魂》。如果要論經典程度,李翰祥有過之而無不及。即便這四部電影都屬於八九十年代的作品,如果放在現在來看也另有一番味道。但畢竟每個時期的電影都有每個時期的特點;如今時代在變,電影風格也在變。要說徐克本人風格的變化,近幾年著重對電影特效的研究,以及對懸疑鬼馬風格的拓展,即便來看今天的徐克電影,仍是具有開創性的;比如《狄仁傑》和《西遊伏妖篇》等。說不定再過二十年後看之前的電影也會有同樣經典的感覺。要說徐克能不能拍出類似之前他早期的作品,我認為是肯定的,但是並沒有太多必要。畢竟時代在變,受眾在變,觀眾觀影習慣在變。即便徐老怪自己願意拍,投資方亦會考慮到成本和盈利空間等等。況且作為電影導演本人來說,最不願意做的便是重複自己。即便徐克本人願意拍,但考慮到各種現實因素,也不會願意重蹈覆轍。

  • 3 # 黑熊Plus

    那是因為香港影視行業的黃金年代吧,不僅他一個人,整個香港娛樂圈經典輩出,然後那一批香港巨星都老去了,青黃不接了。現在轉戰內地,國內環境不用說大家也都看得出來,作品內容普遍都是普通市井家庭生活,各種愛情,事業,矛盾表現的太過粗俗化,內容無非就是鄰里糾紛不斷,工作中雞毛蒜皮吵鬧,各種抱怨,或者整天努力奮鬥的口號,愛情上也是腐朽低俗的忠貞,純潔,美滿或是霸佔,玷汙,偷人之類,總結起來就是看似努力,上進,和諧,美滿,其實就是攀比,炫耀,羨慕,詆譭等小市民的幼稚無知心態。總之就是過多的低階的精神道德觀而缺少專業的社會生活常識,至於事業上的法制科學觀念更是少之又少,社交以及愛情上嘛湊合著過吧。這種環境下徐克老爺子也只能是老驥伏櫪,培養一些青年才俊吧。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網路的發達,物質和精神生活不斷提高,影視行業以及觀眾的要求也會提升起來。最後中國教育的通病就是死記硬背(包括理科解題)一些固定內容,哪怕大學也類似與工廠大鍋飯,流水線方式,老一輩的工業環境和年青人的網路環境差距太大,教育的溝通與傳播存在代溝,培養出來的學生普遍思維不夠發達,情感比較淡漠。

  • 4 # 御宅公子

    因為沒有黃霑,功力減少了一大半。

    另外過度依賴於CG技術,忽視實體道具設計和製作,這也是為了迎合內地市場的快節奏,沒辦法做的妥協。

    新生代演員的快餐式演技,演員為尋求戲路的多樣性,往往不會在一類角色上打磨演技。當年的演員例如李連杰的大俠形象,午馬的道士形象,劉洵的宗師形象,王祖賢的妖孽形象,周星馳的小人物形象等等等等,都是在很多同類型影片中打磨過很多次的。現在經紀公司、製片方還哪個有耐心讓你去立招牌?所以現在有點潛力的青年演員,像林更新、黃渤這些也很難有一貫的影視形象。

    觀眾看這些電影就像吃快餐,今天看A演大俠,明天看他演變態,後天看他演富翁。記住了演員忘記了角色,所以總覺得徐克現在功力不如以前。不是徐克能力不行,而是橘生淮北為枳。

  • 5 # 蜀小叨

    《黃飛鴻》、《倩女幽魂》、《青蛇》、《梁祝》,無論哪部是徐克拍的,或是他監製的,都是一個時代電影人,對一個時代的思考,反映的是那個時代的人心,也是那個時代影迷們對愛、恨、情、仇的幻想、糾結和追求。

    人是很難改變的,即使是天才,徐克即是。他完全可以退休,但非要站在第一線上,革自己的命。

    時代發展太快了。

    新的影迷,對型別片的喜好,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談不上江郎才盡,也非缺少傳統文化的風骨,是看電影的人眼界和內心發生了變化,價值觀更加多元,審美取向更加豐富。

    徐克仍然拍得出超越《黃飛鴻》的電影,他以及他的團隊有能力,這是我所堅信的。只要有兩個條件:

    一是好的劇本,好的編劇。黃飛鴻和倩女幽魂的成功,是好的劇本、編劇遇上了好的導演,碰到了歷史性的電影機遇。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任何導演的成功作品都是如此。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例證。換做徐克,也能能拍出奧斯卡級別的少年派。《龍門飛甲》、《奇門遁甲》無一不是敗在了劇本和編劇之上。《智取威虎山》的成功,也源於劇本和風口。

    二是好的電影製造體系,如好萊塢。徐克沒有進軍好萊塢,根植於中華文化這塊大地,沒有錯。近幾十年的內地電影環境並不好,過分金錢導向,爆米花水平過高,資本驅動下,電影內容缺乏穩定的價值導向,沒有靈魂。實際上是對本身文化的認識和挖掘不夠,不夠尊重這片肥沃的土壤而已。看看當年的黃飛鴻,無一不是精忠報國、忠孝兩全價值的體現。

    徐克是老而彌堅,他的核心團隊卻還年輕。團隊的核心成員,在文化底蘊上,還需沉澱!編劇功力不夠。猶如嚴歌伶之於馮小剛,方文山之於周杰倫。徐克的老友們如黃沾,一個個不在了,那種朋友之間在戲劇中碰撞出的別樣火花,永不再有了。而新朋友的綜合能力總還欠點什麼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裝修房子乳膠漆好還是牆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