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悠一格
-
2 # 肯亞田野流浪
如果像李白那樣的人,體性自然,才華天縱,則觀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情溢於海,才華與風雲並驅。
若不是,則多讀經典,模仿起步,漸漸形成自己風格。
-
3 # 書至簡
1-大量閱讀
2-快速閱讀
3-接觸現實社會
4-用心思考
5-轉化思想為文字
如果像李白那樣的人,體性自然,才華天縱,則觀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情溢於海,才華與風雲並驅。
若不是,則多讀經典,模仿起步,漸漸形成自己風格。
1-大量閱讀
2-快速閱讀
3-接觸現實社會
4-用心思考
5-轉化思想為文字
普通人如何寫出吸引人的文章?
首先,寫作並不神秘,普通人也能寫出吸引人的文章。寫作這件事,從表面看,似乎只是文字組織和技巧上的事。
實際上,寫作,作為溝通形式的一種,源於人的表達本能。
寫作一點也不神秘,作文的形式是文字,但作文的內容核心是思想和情感。
寫文章,就是說話和想心思,就是為了表情達意。
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後有所寫作。
因此,可以說,寫作是一件發自於內心的表達慾望,忠誠於自己的甘苦自知的事情。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葉聖陶先生,在他的《怎樣寫作》一書中,簡潔明瞭地指出:寫作就是寫生活。
《怎樣寫作》,是“跟大師學語文”系列叢書中的一本小書。
這本書彙集了葉聖陶先生的21篇有關傳授寫作經驗和技巧的文章。
葉聖陶先生在《怎樣寫作》這本書裡回答了很多我們在寫作中都會遇見的問題。
比如:寫文章之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寫什麼?怎樣寫?怎樣組織安排文章的結構?如何開頭和結尾?如何議論?怎樣抒情?什麼樣的文章才算是好文章?文章該如何修改?等。
《怎樣寫作》這本書,雖然是寫給中學生讀的學習寫作文的一本小書,但是,對於成年人,特別是初學寫作的人,或者說,只要是想寫點什麼的人,這本書也有指導意義。
葉聖陶先生在《怎樣寫作》一書中,特別強調從觀念和實際行動這兩個方面幫助讀者提高寫作水平。
一、觀念:寫作是一種求誠的表達,一定要有所寫才寫。葉先生說:“作文與說話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說話的經驗裡可以得到作文的啟示。若不是為著必要與歡喜,而勉強去寫,這就是一種無聊又無益的事。”
世間如果有所謂作文方法,也不過是順著說話想心思的自然規律加以說明而已。
所以,我們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術等問題,而不去管文字的思想、情感等原料問題。
葉先生從正反兩個方面來幫助讀者理解“求誠”的寫作觀念。
從寫作的原料,即思想和情感來講,正面要求原料是真實的、深厚的;反面則是不說那些不可驗證、浮游無著的話。
從寫作態度來講,正面要求是要誠懇的、嚴肅的;而反面則是不取那些油滑、輕薄、卑鄙的態度。
總之,一句話,我們作文,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
二、實際行動:找到寫作的源頭,獲得寫作的原料,然後把原料寫成文字。(一)怎樣找到寫作的源頭,獲得寫作素材?
葉先生直接指出:這源頭,很廣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就是我們充實的生活。
“生活充實,才會表白出、發抒出真實的深厚的情思來。生活充實的涵義,應是閱歷得廣,明白得多,有發現的能力,有推斷的方法,情性豐富,興趣饒富,內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
生活的充實是沒有止境的。
而要使生活向著求實的路,有兩個致力的目標,就是訓練思想與培養情感。並且這二者也是互相聯絡,不可分割的。
葉先生在《怎樣寫作》中對於寫作的源頭總結強調說:
“我們要記著,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才會做成什麼文字。所以論到根本,除了不間斷地向著求實的路走去,更沒有可靠的預備方法。走在這條路上,再加寫作的法度、技術等等,就能完成作文這件事了”。
因此,要想寫出有吸引力的文章,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須尋到源頭,方有清甘的水喝。
(二)如何把原料寫成文字?
1、準備工夫
寫文章這件事,說難,也不難,而難不難取決於動筆之前的準備工夫怎麼樣。
葉先生在《怎樣寫作》書中給讀者講解了兩種準備工夫。
(1)在實際生活裡養成精密觀察跟仔細認識的習慣。
(2)養成正確的語言習慣:注意語彙和語法。
“所以,要想文章寫得像個樣兒,不該在拿起筆來的時候才問該怎麼樣,應該在拿起筆來之前多做準備工夫。準備工夫不僅是寫作方面純技術的準備,更重要的是實際生活的準備,不從這兒出發就沒有根。急躁是不成的,秘訣是沒有的。實際生活充實了,種種習慣養成了,寫文章就會像活水那樣自然地流了。”
2、寫什麼?
既然寫作就是寫生活,那麼在今天,可寫的東西太多了。
我們所感知所領會的,所經歷所觀察的、所思所想的,都是可以寫的東西。
可寫的東西很多,文題取材可以廣博,但是隻有自問你自己:哪些是你瞭解得比較確切的,感受比較深刻的,那些才是適合你寫的題目,你要挑能寫的題目寫。
3、怎麼寫
在《怎樣寫作》一書中,葉聖陶先生並沒有過多闡述具體的寫作技巧,而是深入淺出地重點論述了寫作的基本原則。
比如:
葉先生說:組織,是寫作的第一工夫。
組織到怎樣才算完成呢?
葉先生打了一個比方,要把材料組成一個圓球,才算到了完成的地步。
圓球有一箇中心,各部分都向中心環拱著。而各部分又必須密合無間,不容更動,方得成為圓球。
一篇文章的各個部分也應環拱於中心,這個中心指的是你所要寫出的總旨,比如對一件事情的論斷,蘊蓄於中而非吐不可的情感之類,並且各個部分也應有最適當的定位列次,以期成為一篇圓滿的文章。
而涉及到具體寫一篇文章,葉先生指出了對文章題目、開頭和結尾、文章的語體、文字、用詞等結構和形式方面的要求。
比如,對文字的要求是:要寫得便於聽、要“上口”和“入耳”、用詞要準確、鮮明、生動。
最後,葉先生還特別談到“閱讀是寫作的基礎”。
葉先生指出:閱讀習慣不良一定會影響到表達。沒有好的閱讀習慣,就不容易提高寫作能力和水平。
雖然,《怎樣寫作》是葉聖陶先生面向中小學生和教師為讀者群體寫的一本書,但是,作為成年人來補習寫作方面的知識、觀念和思想,也是非常受益的。
全書通俗易懂、質樸詳實,寫得很接地氣。
葉聖陶先生在《怎樣寫作》書中的觀點簡單明確,直接指出寫作就是寫生活,把寫作從之前的神秘變成現在普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書中的寫作觀點和理念,對於無論是初學寫作者,亦或是已經熟練的寫作者,都有啟發。讓大家都開始思考重新回到原點,去拷問和重新梳理自己的寫作觀念和語言習慣。
在如今人人都可以寫作的時代,要想寫出吸引力的文章,除了觀念上要有更多更深刻的理解以外,還需要平時更加充實地去生活,更多地去學習,不斷地去練習。
正如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所述: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