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風寂夢

    一個人要是常在爛泥堆裡浸泡,想不沾塵染泥一身潔白怕是很難,只是,蝕了表皮還算輕鬆,怕就怕是腐了我們的內在,根壞了,就算枝葉再繁茂,也只是暫時現象,終有一天會脫落,乾枯,直至死去。

    現實的生活裡,我們經常面對著一切的美麗誘惑,總想伸伸胳膊,邁邁腿,不甘心平庸是正常的心裡波動,只是,我們應該問問自己,能否守得住自己不染俗塵嗎?

    我是不能的,所以我常告誡自己,煙花很美,卻是瞬間,繁星燦爛,只能在夜晚,荷是不染,藕卻極髒。

    那麼話又來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該怎麼理解呢?

    我認為在現實的生活裡,我們很容易會接受周圍人的暗示。所以,我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所結交的人是怎麼樣的人。其實人的這一生,如果我們的身邊的人都是一些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的人,那我們必然也會是一個充滿Sunny上進心十叫足的人。

    如果在我們的身邊的人,都是對生活對社會充滿了埋怨,總是抱怨生活的不公平,自己的貧窮落後都是社會造成的,從來不會省視自己的不足,不會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那我們肯定也是這樣的一個人,這也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真正含義了。我們自己想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就要和優秀的人打交道,融入到一個好的圈子裡去,提升我們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我看來,我從不會懷疑一個人的進步與所處的周圍環境關聯。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願意與正直、誠實、守信的人交朋友,有益於我的身心健康;我也願意和熱愛讀書、知識淵博、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人交朋友,形成牛逼的圈子,做一個牛逼的自己!

    所以,不要說我勢利。 因為我還是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2 # 行者墨慧

    出淤泥而不染:生長在淤泥中而不被淤泥所汙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著硃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

    從理工男的角度我們可以理解為,“出淤泥而不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一種特殊情況,紅與黑相對,紅可以理解為紅是正義的,好的。黑也相對是邪惡或者不好的,“淤泥”我們同樣可以理解為黑的,第一句中:近墨者沒有黑,弘揚的是一種品格,第二句話中,近墨者會變黑,說的是一種實際存在的現象,物理學中把它解釋成:擴散。

    透過客觀現象我們可以總結一句為:見賢思齊焉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深陷其中也要懂得“出淤泥而不染”

  • 3 # 乾安2018

    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這千古名句,把一個骨骼清奇、品位脫俗、虛極靜篤計程車子形象深深植入華人的心底,只要一見,便無法從記憶中抹去。一生一世,為之傾倒。

    近朱者赤。願做那一團朱,為走過路過的人們送去喜慶、吉祥、激情和好運!願你們沾上我,便不再晦氣、不再平凡、不會忘懷,熱愛生活,追求善良,永不停息,永葆童心。

    近墨者黑。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願此生從此以戒為師,以道為師,尊師重道,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非禮勿近,做一個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人,做一個堅信因果坦坦蕩蕩的人,做一個德不孤必有鄰的人。

  • 4 # 吃茶去的平常心

    先說“出淤泥面不染”。

    它出自北宋五子之一的周敦頤的“愛蓮說”。這句話的本意是說,荷花生長在淤泥之中,但並未受到汙泥的影響,照樣潔白無瑕。但作者真正想表達的,是透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這件事,來間接地表明自己高潔的人品。古代的文人,很是喜歡透過對某種東西如梅、菊等的褒揚來間接表明或讚揚自己的人格。看看古代文人詠梅的作品,就不難明白。

    但要注意的是,這句話的意義,並不是說人完全不受環境的影響。如果這樣,那荷花如何從淤泥中吸取養分。這句話真正要表示的,是自己有堅強的理想、信念,不會同流合汙,不會受到壞的環境的影響。其實是想表明,自己有一種難得的品格。

    這些所謂人品高潔的人,會受到好的環境的影響嗎?我想會的。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劉禹錫的《陋室銘》中就說“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些鴻儒們,互相之間沒有影響,可能性不大。

    這裡舉個例子。

    佛教傳入中國後,與中國本土宗教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很多文人堅決反對佛教。在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唐憲宗要迎佛骨入宮內供養三日。韓愈聽到這一訊息,寫下《諫迎佛骨》,上奏憲宗,極論不應信仰佛教。但韓愈沒能阻擋憲宗迎佛骨,還險些喪命。

    韓愈被貶官潮州之後,遇到大顛禪師。這中間有很多故事,這裡不講。但從此以後,韓愈與大顛交往很多。黃山谷說,“韓愈自從見過大顛禪師以後,他的文章,出情入理,而排佛之論,從此不見了”。當然,並不是說,韓愈此後信佛了。有些人對佛教的興趣,也許不是對其信仰的贊同,而是如柳宗元所說的“閒其情”,“安其性”,“唯山水之樂”,“泊焉而無求”的心靈境界。

    但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是受到當時佛教環境的影響。

    這句話裡,我們還要讀出另一層意思,就是人要對自己負責,不能任何事情,都認為是環境的作用。在淤泥這樣的環境下,荷花都可能有所選擇,何況人呢!著名的奧利地精神病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弗蘭克,從集中營出來後,提出了“意義療法”。他認為,人在任何時候,都有精神自由,就是在納粹集中營中這樣的極端環境中,你也可以有選擇自己反應的自由。所以,人要“自我超越”。

    下面說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母擇鄰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說的不就是環境影響對兒童的重要性嗎。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們經常提起,說明環境對人的影響確實很大。任何人,都會受環境的影響,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有些人受環境的影響很大,有些受環境的影響較小,並且有所選擇。

    還要說明的是,所謂品格高尚的人,也會受環境的影響,前面已經說明。現在,在教育界,就有環境育人之說。一個家庭的環境,對子女成長的影響很大。二十世紀著名的思想家,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榮格說,很多兒童的問題,其實就是父母的問題。這就是環境的影響。

    這裡說件親身經歷的小事。我們知道,華人到國外旅遊,很多老外認為華人無禮貌,大聲講話,隨地吐痰等等。這裡也有一個環境的問題。因為很多華人都是跟團出遊,吃飯都在中餐館,裡面都是華人。前不久去美國,在西部的傑克遜小鎮,華人很少。我觀察了一下,在鎮上碰到的講普通話的人,講話時,聲音也是很小,做什麼事都排隊。在這樣安靜的環境下,如果你大聲講話,就顯得很突出,就會引來別人的關注。只要還有一點點自我認知,就自然會降低聲音,這就是環境對人的影響。

    所以,中國領導人說,要打造一個風清氣正的官場生態,其中的一層意思,不就是說,環境對人的影響嗎?

    最後總結一下,“出淤泥而不染”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兩個命題,一點也不衝突。一個講人有選擇的自由,另一個講環境對人的重要性,兩者並行不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道德經》中“反者道之動”怎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