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顆松果子
-
2 # 掌中法界
文學作品中有很多讓人很有感悟的話語。我最喜歡《勸學》中的一段話,“假於馬者,非利足也,而至山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每一個人不可能生來什麼知識技能都會但是要學會善於藉助外物強大自己。這是這段話最讓我喜歡的原因,所以善假於物是古人教給我們的方法,可以像鳥生雙翅一樣高飛翱翔,更可以在能力所不能及時更好的去發揮自己的作用。
所以古人所教導我們的文化中有很多智慧而且精闢的道理,讓我們從中快速領悟到其中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人生當中去。
知識的學習是無止境的,所以在知識中領悟道理既提高自身修養,又增強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
-
3 # 多彩雲
瑪麗.安.伯德的文章《難忘的八個字》中:“我希望你是我女兒”。
《難忘的八個字》講的是在一次耳語測驗中,一位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倫納德夫人對“我”這個先天裂唇而又左耳失聰、心靈受到創傷的孩子說“我希望你是我女兒”這八個字,這八個字就像一束溫暖的Sunny射進“我”的心田,撫慰了“我”受傷的心靈,從而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
《難忘的八個字》是小學時期學到的一篇文章,時隔多年,即便後來學的文章都十分有教育意義,然而這八個字始終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時移事異,不同年齡段看這八個字有不同的感受。小時候感動於倫納德老師的“愛”的力量。學生時代成長過程中,愈發感覺到了“愛的教育”的重要性。毫無疑問,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個性和辦事的風格無一不受童年的影響,童年經歷過的一切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講直接形成了我們長大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而在成長過程中,除了父母以外給我們最大程度影響的便是我們的小學階段的老師們。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需要用愛的教育呵護他們茁壯成長”。對待原本就殘缺的花朵,倫納德夫人給予了最大程度的關懷,給了作者強大的愛的保護,是倫納德夫人給作者弱小的內心帶去了強大的支撐和信賴。“我希望你是我女兒”,最平凡的八個字,卻就必改變了一個女孩兒的命運。八個字,像Sunny一樣點亮了那個自卑小女孩的內心,掃除了沉寂已久的陰霾。原想收貨一縷春風,倫納德夫人卻給了整個春天。
愛的力量是強大的,愛的教育則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最堅實的後盾,它不僅呵護著每個孩子茁壯成長,又引導他們形成正確向上愛的價值觀,只有這樣的成長,才是強大的成長。
萬物皆有裂痕,那將是Sunny射進來的地方,也是我們獲得重生的地方。而那束Sunny,正是我們愛的教育。
-
4 # 浪花藍
喜歡讀書,想裝一裝有文化的樣子,閒暇時光偶讀,大多都是一目千行,裝勢作樣,其效果猶如摘境中之花,撈水中之月,徒勞無益。印象深、有感觸的句子,綜合概括如下(不一定是文章裡的句子)。
1、寬宏大量,是唯一能夠照亮偉大靈魂的光芒。
——《巴黎聖母院》
2、世界上一切好東西對於我們,除了加以使用外,實在沒有別的好處。
——《魯濱遜漂流記》
3、世間的一切虛偽,正像過眼雲煙,只有真理才是處世接物的根據。虛偽的黑暗,必為真理的光輝所消滅。
——《一千零一夜》
4、有那麼一個少年,永遠永遠不說再見。有那麼一種永遠,永遠永遠不改變。
(哪裡讀到的忘記了)
5、炊煙起了,我在門口等你。
夕陽下了,我在山邊等你。
葉子黃了,我在樹下等你。
月兒彎了,我在十五等你。
細雨來了,我在傘下等你。
流水凍了,我在河畔等你。
生命累了,我在天堂等你。
我們老了,我在來生等你。
——餘秋雨《我在等你》
6、我聽見回聲
來自山谷和心間
以寂寞的鐮刀收割空曠的靈魂
不斷地重複決絕
又重複幸福
終有綠洲搖曳在沙漠
——泰戈爾《飛鳥集》第82《生如夏花》
篇幅有限,到此為止。希望題者如願。
-
5 # 使用者359307096118
“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了補救武器缺陷的種種條件,造成了克服戰爭團難的前提——毛澤東”
-
6 # 薛祈楷
我感觸最深的文章,是毛主席的《論持久戰》特另是<兵民是勝利之本>這一節。“戰爭偉力之最厚的根源存在與民眾之中”
回覆列表
《曾國藩家書》裡的三段勸其弟不要發牢騷的話:
人這一生常有三種困頓,擁有卓越的才華,卻遇不到好的平臺;以一顆誠摯寬厚的心待人,卻沒有交上值得交的好朋友;對自己嚴格要求,時常反省,卻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人生難免有命運不濟、環境不好、遇人不淑之時,我們普通人常會怨之恨之甚或泣之,而曾國藩一生從不抱怨,也三勸其弟力除牢騷。
志小,而憂之不大也。道光二十二年,曾國藩當時32歲,已在翰林院任值兩年,正值意氣風發之時,接到六弟曾國華的來信,抱怨科考失利,埋怨自己命運不濟。曾國藩寫信勸其曰:小考失敗就發牢騷,我可要笑話你志氣太小,擔心的事情又太瑣碎。一個有才志的人,要將自己和所有人與事看成一個整體,成就一番大事業,這才不辱沒父母的生養之恩,才能做一個對天地無愧的完美的人。所以,這樣的人擔心的是自己不如舜,不如周公,自己德行沒有修習好,學問沒有講習好。即: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聖外王之業,而後不忝於父母之所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故其為憂也,以不知舜不如周公為憂也,以德不修學不講為憂也。(名句)
無故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尤人,則人必不服。 咸豐元年,曾國藩41歲,上了五道建言疏,得罪咸豐,正值受冷落之時。此年,見弟曾國華牢騷太多,曾國藩寫到:我經常看到朋友中有整日牢騷的,其命運必定歷盡坎坷,一生受挫,如吳耘臺、凌蕕舟等人便是如此,這樣的例子不可計數。無故怨天,天必定不會應允;無故尤人,人也不會信服。天人感應之理,只有順其自然,不須強求。望他以後務必努力改掉這個毛病,以吳耘臺、凌蕕舟為前車之鑑,時時告誡自己,每遇到想抱怨時,反躬自思,到底哪些不足而積蓄了這些不平之氣,猛然自省,決然會棄。
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咸豐十年,曾國藩51歲,此時曾國藩正帶領湘軍鎮壓太平軍,這一年也是他被罷黜後重新啟用不久,對天命人事有了更深的理解。收到沅弟(曾國荃)來信,得知其接到訓導加國子監學正銜,不勝欣喜。他寫通道:雖然初步晉升官銜,還不足作為我們的榮耀,但弟弟此次出仕做官,做事豪不偏激,也不隨波逐流;所處地位可高可低,可上可下,朝中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員,無不欽佩讚歎。因凡事都稱心如意,官銜也由此晉升。或許前些年抑鬱不暢的怨氣,現在都得以暢然舒展了吧?《易經》中說:“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若弟弟能常常想到“順信”二字,今後的功名自是不可限量。
人難免有困頓之時, 從“ 志小,而憂之不大也”到“無故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尤人,則人必不服”再到“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曾國藩告訴我們力除牢騷之法:立君子之志;法自然之道;堅定信心,而後,聽天命,盡人事。同時,也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自助者人助,自助、人助才能天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