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原因就是一直照著字帖寫。以我多年研習書法和寫字教學實驗證明,訓練方法若不對,怎麼苦練都白費……這話說的有點粗俗,但是,道理很簡單,也是我親身經歷過的事情。

    我是從小開始練書法的,至今已經有50多年,回想自己走過的書法之路,感慨萬千。起初那二十年,漫無目的,瞎練一氣,就像現在許多初學者一樣,不知道練字還需要什麼方法套路,喜歡哪個帖拿過來就照著寫,轉眼間,這一寫就是十年、二十年,效果總是不理想。

    直到1985年,我參加“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書法系”業餘進修三年之後,這才如夢初醒,突然意識到,練書法單憑興趣、毅力是不夠的,必須從師,而且要講求科學訓練方法。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我立下志願,一定要找到書法秘訣,於是,經過幾年潛心研究,終於創立了《潘氏分步摹臨法》書寫技藝訓練新模式。

    目前為止,這套訓練方法體系是比較科學、系統、正規、專業、完整的,特別適合大規模標準化教學使用。對於零基礎自學者來講,若按該法練習如魚得水,與以往陳舊老套的練習方法相比較,可提高效率十倍以上。現如今,我最大的願望就是,但願這套方法能儘快成為初學者們的好助手。

    請看一下這個訓練程式示意圖,仔細對比核查一下,問題出在哪兒?如圖:

    如圖所示,每一個訓練步驟密切相關,彼此之間是工序關係、因果關係,缺一不可。實際上,這是〈技法訓練操作規程〉,無論是練習硬筆書法,還是練習毛筆書法,都要按這個指定方法套路,一步一步的進行。

    實驗證明,如果沒有指法、筆法、筆畫、結字等一系列前期基本功訓練,一起步入門就直接臨帖,而且只採取照著字帖寫的單一模式,屬於違章作業,那是絕對不行的!

    以練習硬筆書法為例,其中,有幾個關鍵問題,簡單的說一下。

    1、執筆姿勢問題。正確的執筆姿勢是寫得好、寫得快的前提條件。如圖:

    2、臨摹方法問題。摹帖+臨帖,同步實施,平行推進。先用鉛筆練習幾遍,將筆法、字法掌握熟練之後,再換鋼筆或中性筆練習。如圖:

    密切關注寫字教育發展動態,專注書寫技藝研究,努力推廣實用型硬筆書寫技法,做有良心的書法家 ——潘茂生•寄語

  • 2 # 其人墨坊

    大家好,我是其人。我來聊聊個人觀點。

    題主所說的,照著字帖練字,不知道具體是怎樣練的。以我個人的經驗,臨帖的方法是正確的,都會進步很大。說說臨帖的幾個注意點。

    字帖的選擇

    不知道題主選的是什麼字帖,我建議選擇古貼(不管是硬筆還是軟筆,如是硬筆,可以選擇軟筆轉化過來的版本),篆書、隸書、楷書等等,都能找到很好的古貼。不建議用現代貼來臨摹。

    臨帖的方法

    我建議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去臨。而不是每一次直接通篇抄寫。通篇抄寫或者臨,不適合書法初學者。

    讀帖-看臨-背臨,按照這個順序來一一臨摹。

    持之以恆

    書法沒有速成,也沒有什麼神秘的訣竅,就是要下苦功夫,長期的練習。學習的過程中,會有瓶頸期,這些都是正常的,不要放棄。

  • 3 # 酒徒蕭索不似少年

    學習書法臨帖是必須的,至於收穫不大也是正常的,沒有數量的累積,那有質的飛躍,書法不是一日之功,記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4 # 家在半山腰

    1,學習書法一定要多讀帖,看準古貼的字間架結構,如何起筆,落筆,粗細,線條,字型大小,都要一一讀懂,理解透。

    2,學書法還有一點就是悟貼,一定要領會書法的神韻和精髓所在,在後期書法創作中做到神形兼備。

    3,最後一點就還是必須按照自己選的古貼勤加練習,反覆臨帖,這是學習書法的必經之路。

  • 5 # 聶文振

    練書法就是練心淨!練每個字每一筆大小粗細長短!太求功利就會給書法作品裡帶出來!字如人!本人寫了幾個字,大家指正!相互學習!

  • 6 # 劉善與

    我的做法是臨帖與讀帖要結合起來。這也許是學書的"捷經”?

    怎麼結合?不能一味臨帖。要抽時間讀帖,看看帖中字的美在哪裡?哪些筆劃寫得最精彩。以此悟出當時作者的心情,即寫出精彩之筆的重要因素。有朋友可能認為老劉頭說這話是抽象的。嗯,有點兒。本來寫字就是抽象的。為什麼同一個字一人寫一個樣?這與一個人的審美觀有關。有些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所以,我們強調讀帖的重要性,要把每個字讀懂,"吃透"。一邊讀一邊用手比劃比劃,以加深對字的體會。要把每個字的結構弄清,穿插避讓弄清(特別是這一點一定要好好琢磨,你會驚喜地發現古人的字多麼巧妙,多麼有趣),上下結構的要弄清長橫短橫應占的位置,看放在哪裡最合適、最協調。

    以上是我讀帖的方法。我寫字有個偷懶的做法是實用主義"。就是用著哪個字查哪個字。查字帖,查字典,查名人寫法,想查啥查啥。我覺得這個方法確實實用,而且節約了很多臨帖讀帖的時間。在這裡老劉頭要說的是,不管查哪個字,都要看多種寫法,選中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摹寫下來,而且從此要記住這個字的寫法,

    以備後用。這樣時間長了,腦子裡會積攢很多,不管哪個字型,一回生,兩回熟,三遍一過是師傅。如果寫來自己不滿意,可以"學而時習之",次數多了,自然就記得牢固了。這個方法用好了,自己的腦海就會變成一個便攜的書法字典,用什麼字揮筆即是。臨時"忘詞”也不要緊,翻開字典字帖再查一遍就"歐兒"啦!有朋友說:我腦子記不了那麼多。那你不妨多查幾遍,多摹寫幾遍,畢竟每次查字有限,比大片臨寫簡便將得多。

    還有一點是對於易錯的異體字,一定要搞清楚。不會寫的字不要逞強,以免貽笑大方。特別是草書篆書,更不能亂寫或"湊合"。這兩種字型都有自己的"法”,必須遵守。你若拿不準,趕快查資料,不能擅自決定,任意杜撰。比如有些篆字你覺得應該那樣寫,實際不然。我就犯過這樣的錯。一次我往《書法網》上發一幅篆字,衣服的服就寫錯了偏旁。一位網友很不客氣地說:你服字篆法錯了。左邊月字旁應寫成"舟”。還有一次也是篆書,就是在新疆一次作品展書法集中,毛主席《七律.長征》裡"更喜岷山千里雪”的“岷"字,自已太自信,就篆為左邊山字旁,右邊加民字。後來在《寫字》雜誌上得知不能這樣寫,才感到"書到用時方恨少"了!但書已出,後悔晚矣!

    我聽見一位朋友說:"你老劉頭忽悠我們半天,不就是教點懶辦法嗎?”我承認!但這的確是我自己的有效做法呀!我看見一些朋友天天臨寫碑帖,因不得門覺得字寫得似是而非,很心疼他們。不說是有病亂投醫吧,你不妨按我的方法試一試,看效果如何?正是:

    反覆臨帖不入門,

    重點摹寫多用心,

    腦子變成大字典,

    揮毫潑墨自有神!

  • 7 # 愛寫字的夏秋冬

    臨帖似是而非說明臨得還不夠像,還要和原帖的字多對比,找出哪裡不同,再寫,直到很像為止,這樣練習得多了,自然臨別的帖也容易臨像了。寫字很容易遇到瓶頸,一段時間總進步不了,這個時候不要著急,多讀帖,讀帖中的筆法,結構,用墨及章法,另外還可以看些書法理論的書如書譜等,建議看古代書論,古代的非常精闢,現代的少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習到底是給誰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