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這個顏色

    蘇軾是個才情一體的風流儒雅之士,【天涯何處無芳草】乃是蘇軾灑脫的情操。蘇軾一生才華橫溢,常有憤憤不平,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無奈,仕途情感,無處釋懷。

    嘉佑二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期,在多處任地方官員,是北宋中期文壇極具影響力的泰斗人物。

    蘇軾一生在情感上,也是鬱鬱寡歡。蘇軾科舉得中,曾去好友黃庭堅家中相聚,於黃庭堅之妹黃靈珠一見鍾情,

    臨別黃靈珠三八二十四里相送,【石投蘇水桃花潭,不及靈珠送我情】,是蘇軾與黃靈珠分別時的話。

    蘇軾與李清照的愛情是刻骨銘心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就是寫給蘇軾的。蘇軾大李清照19歲,二人相識東籬,16歲的李清照人比黃花瘦,明月夜,短松岡,夢裡相聚淚水多,東籬一別,李清照年年徘徊南山,不見蘇東坡,唯見不老松。

    野史中,李清照生有一子,與蘇東坡未婚而孕。孩子長大,棄文從武,就是後來的獨孤求敗。

    蘇東坡與兒媳扒灰之說,傳於坊間。蘇東坡與兒媳夏侯敏,傳出緋聞,朝廷內沸沸揚揚,皇上傳蘇東坡進宮,

    夏侯敏冒死進宮,向皇上表明【這是公公的家事,我與公公是自願的,這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蘇東坡一生多情,為情所困,幾位心儀的女子,都沒有和自己長相廝守。

  • 2 # 紫陌看花始此回

    這句不能看出愛情觀啊,因為這不像大家認為的這是對愛情的豁達,也不是戀愛寬慰之語

    這首《蝶戀花》,是蘇軾被貶嶺南的時候所寫,在惠州,一日,蘇軾與朝雲閒坐,“時青女初至,落木蕭蕭,悽然有悲秋之意。”於是,蘇軾請朝雲歌唱《蝶戀花》詞。朝雲唱了幾句,忽然歌喉哽咽,滿目噙淚,蘇軾問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的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說罷禁不住潸然淚下,泣不成聲,自此,朝雲終日惆悵,不久抱病而終,這句原本出自屈原《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是卜者靈氛勸屈原的話,從深層次揣磨,是反應了失意寂寞心境

  • 3 # 香茗史館

    “天涯何處無芳草”其實並不能代表蘇軾的愛情觀,這句詩已經被現代人曲解,我認為“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才是他愛情觀的真實寫照。他人生當中一共有三位最為重要的女子,分別是髮妻王弗,續絃王潤芝,愛妾王朝雲。《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這首被人千古傳誦的名詩,正是為了紀念亡妻王弗。

    蘇軾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三位女子

    髮妻王弗、續絃王潤芝、愛妾王朝雲是蘇軾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三位女子,他曾為三位女子寫下大量詩篇。

    1、髮妻王弗。王弗是四川眉州青神鄉貢進士王方之女,十六歲嫁給蘇軾後,對蘇軾關懷備至,二人情深意篤,恩愛有加。而也正是在兩人情定之後,蘇軾才不再逃遁山林,開始刻苦讀書,謀出路(安心科舉)、拜門子(隨父訪問張方平)、奔前程(進京趕考)。王弗性格“敏而謹,慧而謙”,蘇軾為人曠達,待人接物相對疏忽,於是王弗便在屏風後靜聽,並將自己的建議告知於蘇軾,這便是“幕後聽言”的故事了,其堪稱蘇軾的賢內助。治平二年(1065年)五月,年僅27歲的王弗去世,蘇軾在《亡妻王氏墓誌銘》寫道“君與軾琴瑟相和僅十年有一。軾於君亡次年悲痛作銘,題曰‘亡妻王氏墓誌銘’”,語氣雖然平靖,但卻透露出極大的悲痛之情。

    2、續絃王閏之。王閏之是王弗的堂妹,她比蘇軾小十一歲,自小對蘇軾崇拜有加,加上被蘇軾對堂姐的一片深情所感動,最終在王弗去世後第三年嫁給了蘇軾。王閏之生性溫柔,處處依著蘇軾。王閏之伴隨蘇軾走過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歷經烏臺詩案,黃州貶謫,在蘇軾的官海沉浮中,與之同甘共苦。然而在陪蘇軾渡過二十五個春秋後,王閏之也去世了,蘇軾痛斷肝腸,寫祭文道:“我曰歸哉,行返丘園。曾不少須,棄我而先。孰迎我門,孰饋我田。已矣奈何,淚盡目幹。旅殯國門,我實少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嗚呼哀哉。”可見,蘇軾對這位陪伴自己二十餘年的女子,同樣用情至深。

    3、愛妾王朝雲。王朝雲本因家境清寒,自幼淪落在歌舞班中,為西湖名伎,12歲時被王閏之從歌舞班中買出,收為侍女,18歲時被納為侍妾。王朝雲堪稱是蘇軾知心知意的紅顏知己,王朝雲與東坡先生相知之深,可謂一舉手、一投足,都可知道對方的用意,東坡所寫的詩詞,哪怕是輕描淡寫地涉及往事,也會引起朝雲的感傷。最典型的莫過於東坡所寫的《蝶戀花》詞:“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據說蘇東坡被貶惠州時,王朝雲常常唱這首《蝶戀花》詞,為蘇軾聊解愁悶。每當朝雲唱到“枝上柳綿吹又少”時,就掩抑惆悵,不勝傷悲,哭而止聲。東坡問何因,朝雲答:“妾所不能竟(唱完)者,‘天涯何處無芳草句’也”。 蘇軾大笑:“我正悲秋,而你又開始傷春了!” 朝雲去世後,蘇軾“終生不復聽此詞”。 蘇軾最困頓時,他身邊的侍妾紛紛離去,王朝雲卻一直陪伴其左右。後來,王朝雲在惠州時遇到瘟疫,終日與藥為伍,卻難以恢復,蘇軾便寫下了《朝雲詩》“經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扇舊因緣”,為其拜佛唸經,尋醫煎藥,乞求她康復。然而王朝雲最終還是去了,年僅34歲。在朝雲逝去的日子裡,蘇軾不勝哀傷除寫了《朝雲墓誌銘》、《惠州薦朝雲疏》,還寫了《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和《題棲禪院》等許多詩、詞、文章來悼念這位紅顏知己。而最出名的莫過於《西江月梅花》“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海遷時過探芳叢,倒掛綠毛麼鳳。素面反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天涯何處無芳草”並不能代表蘇軾的愛情觀

    作為古人,雖說蘇軾的人生中曾與多位女子產生過關係,但我們並不能就此說蘇軾是個對愛情不甚在意的浪蕩子,他或許“多情”,但並不“濫情”,從他的諸多詩歌中,不難看出,他對這些女子都是懷有真情的。

    “天涯何處無芳草”這句詞有著現代人太多的誤解,經常被拿來與“何必單戀一枝花”一起用,雖體現出了一定的豁達,但不免有著看淡愛情的感覺,我認為這與蘇軾的愛情觀並不相符。

    “天涯何處無芳草”出自於蘇軾的《蝶戀花·春景》,全篇為“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首詞前闋屬於寫景,描寫了暮春時節即將凋零的鮮花,自由飛翔的燕子,環繞農家的清澈河流,後闕則是蘇軾的感慨,表達了蘇軾內心的失落和惆悵。雖說關於這首詞是何時所做目前尚有爭論,但毫無疑問這首詞作於蘇軾仕途不順之時。作為豪放派的代表,蘇軾雖然心情鬱悶,但卻也表現出了一定的豁達,因此這首詞顯然不能用來表述蘇軾的愛情觀。

    與《蝶戀花·春景》比起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無疑更能代表蘇軾的愛情觀。“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這首作於亡妻王弗去世十年後的詞,完全體現出了蘇軾對亡妻的思念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北洋水師戰敗,鄧世昌與各水師管帶為何集體選擇與軍艦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