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82164100349

    正常來說,超過18歲的成年人,牙齒已經完全停止發育,牙齒排列也已經固定下來,這時候做牙齒矯正都不是很適合,如果人為地透過矯正重新調整牙列,很可能需要拔除部分牙齒來騰出矯正的空間,大家都知道,恆牙拔掉是不會再生的,拔一顆少一顆,一方面做出的犧牲很大,另一方面矯正過程及矯正後出現不可預料後遺症的風險也很高。因此,凡是超過18歲的成年人,從健康角度都不再適合做矯正,如果為了美觀仍要做,必須認真評估其中的得失與風險,如果是可以直接帶矯正器來糾正的還可以考慮,如果要拔除牙齒才能做的整形,則必須慎重考慮了,如果整形失敗,可能引發不好的後果是牙縫很大,牙齒容易鬆動,或口腔過早出現牙周炎和牙齦萎縮,這些都是成年人牙齒矯正常見的後遺症。

    以下是牙齒矯正的風險及對口腔健康可能帶來的危害供準備做牙齒整形的朋友們參考:

    1)對牙髓的影響:在牙齒矯正治療初期,牙髓內多半會產生輕度的、暫時性的炎症反應,具體表現為患者在加力的頭幾天內會有疼痛或不適感,事實證明,這種看似輕微的影響對患者以後的牙齒口腔健康負面作用很大。

    2)對牙根的影響:牙齒矯正時,在矯治器外力的作用下,牙根表面也必然要發生著吸收、增生這種重建活動。治療後,牙根憑著自身修復能力很難完全恢復正常;另外,如果治療中加力過大,還會增加牙根吸收的危險性。這也是目前很多人矯正後發現牙根露出, 牙齦萎縮現象。

    3)對牙槽骨高度的影響:做過正畸治療的人,牙槽骨高度都會有少量的降低,這是由於戴矯治器使口腔衛生不易保持,增加患牙齦炎的機會,對牙槽骨的營養供給有負面的影響,在長時間的矯正治療過程,牙齦的營養代謝功能受到很大影響,容易導致牙齦萎縮,而靠牙齦養份供給的牙槽骨也會因營養不足繼續發生吸收,從而造成牙齒鬆動甚至脫落;當然,如果矯正過程透過適當護理,口腔衛生保持良好沒有炎症,牙齦健康能保持,牙槽骨也能保持正常。兩者相比較來看,如果沒有特別的護理,前者發生的機率遠遠大於後者。

    4)牙齒變鬆動:在正常情況下,每個牙都有一定的生理動度以便能緩衝咀嚼壓力,防止牙齒受創傷。在做矯正治療時,牙齒鬆動度加倍增加,這是因為矯正過程牙齒要移動,需要牙槽骨和牙周膜的位置重建,這個位移過程牙齒就會變的很鬆動。但牙齒矯正到正常位置,然後停止移動後,牙齒才有可能透過有限的自我修復(健康牙齦的彈性)而變穩固(這就是為什麼說矯正最佳時間是牙齒髮育期),才不致於因牙齒矯正而發生永久性損傷。所以,在每次定期檢查時,有責任心的醫生如果發現牙齒鬆動度太大,會暫停加力,觀察一段時間如果牙齦與牙槽骨恢復活力和彈性後,方可繼續加力矯治。如果碰上沒有責任心的醫生,結果就自己想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曹操沒有把皇位傳給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