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秋弘思水

    1,燕國離秦朝地域遠,沒有直接接壤。把他滅了派兵防守和經濟利益都不合適。滅了燕國得意的應該是齊國和趙國,所以不滅燕國,保留燕國也是對趙國齊國的牽制。

    2,南韓和秦直接接壤。秦昭襄王在位50年時趙國長平之戰殺了趙國45萬人,才把趙國打下去。長平之戰之前一直是秦趙兩強並立和秦齊兩強並立的局面。而且有齊國滅宋導致5國攻齊從而使齊國又強轉弱的前車之鑑,所以不能直接滅了弱小的南韓。長平之戰後,秦昭襄王都在位50多年了,考慮的是接班人及國家的發展方向了,統一已經是遲早的事。

  • 2 # 謝金澎

    戰國大爭之世,牽一髮而動全域性,七國能夠並存那麼久,其秘訣就在於大家都顧及實力平衡、唇亡齒寒的的道理。

    不用說秦昭襄王了,就是在秦孝公後期,如果單獨一個南韓,秦國要滅也就滅了。秦惠文王時期,單獨滅魏滅韓也是手到擒來的事情,之所以沒有滅,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秦昭襄王本來有機會滅趙國,秦趙長平戰後,趙國的輕、壯力量已經十去七八,全國上下,成為驚弓之鳥。已經沒有能力臨時快速組織反擊力量,按照白起一鼓作氣的設想,直下邯鄲,趙國便也亡了。

    而當時齊楚兩國還在對秦趙之戰作壁上觀,長平之戰的突然變化和趙國的慘敗讓他們始料未及,根本來不及反應。燕、魏、韓要麼跟趙國本來有嫌隙,要麼實力不濟,都是躲在一邊瑟瑟發抖,根本不敢幹預。

    但是應侯范雎嫉妒白起貪天之功,害怕白起威信過高,相不能制將,而刻意誇大外部干預的可能,致使昭襄王緊急喊停,錯過了滅趙最佳時機。在范雎的所謂外交斡旋之下,趙國答應割地賠款,看上去確實不戰而屈人之兵,於是一君一臣,殺了白起,沾沾自喜。

    不曾想趙國利用時間差,加緊恢復軍備,遊說列國,合縱成功,直截了當的撕毀了停戰協議。這個時候昭襄王才如夢方醒,再次攻打邯鄲,但是邯鄲已經恢復了守衛能力,在廉頗老將以及趙孝文王親自到城樓上指揮防禦下,眾志成城、誓死血戰,讓秦國耗了兩年。

    最後用人失誤,被合縱聯軍擊潰慘敗,一路退回函谷關。把自秦惠文王以來開闢的大好局面一擼到底,一夜回到解放前。這就是貿然出兵的血淋淋的教訓!

    就這一仗,就把秦昭襄王打怕了,後面即使看似有機會,國力也得到恢復,他也謹小慎微,不敢太過大開大合了。

  • 3 # 立志成蟲

    秦昭襄王時期憑秦國強盛的國力特別是軍力是有滅掉南韓和燕國的能力的。但是,但是天下大勢沒有單打獨鬥這麼簡單,公元前262年,秦軍攻佔南韓的野王,切斷了南韓和南韓上黨郡17座城的交通聯絡,此時南韓版圖又一次縮水,小的快沒存在感了,南韓打算把本來就守不住的上黨郡割讓給秦國求和,上黨守將馮亭卻把上黨獻給了趙國,趙孝成王接受了。由此引發了規模空前的“長平之戰”,秦昭襄王忙著出兵跟趙國交戰去了,因為到嘴的肥肉被別人吞了,再說秦趙兩國原本是被南韓隔開的,如今趙國佔了韓上黨,獲得了戰略性的地理屏障,秦國和趙國捱上了,直接懟上了,秦國軍力強,趙國軍力同樣強,秦不攻趙難保趙不攻秦,所以顧不上再打南韓了。至於燕國,雖然弱可是不好打,因為秦國和燕國之間至少還隔著趙國,一時夠不著。而且燕國跟趙國有矛盾長期是跟秦國結盟的,信陵君主持的抗秦聯盟可以把秦軍打的至少20年出不了函谷關,可是燕國並沒有參加抗秦聯盟。按照“遠交近攻”的策略,秦國暫時還需要燕國這個盟友

  • 4 # 歷史神秘人

    七國之中秦國的確最強大,秦昭襄王親政後的確想一統天下對六國征戰,找對弱國下手,可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其他六國當然知道秦國的野心,很多時候不是單對單,秦國打一國,會招到其他國家的聯合抵制,一打六實在不好打,秦昭襄王就試過了行不通!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佔南韓的野王,南韓確實弱,秦國兩下子就攻佔了南韓的城池,秦國想進一步侵吞南韓的上黨,結果南韓把上黨交給了趙國,當時的趙國可是實力不弱啊,和秦國有的一拼,白送的城池當然接受啦,秦昭襄王很不爽,那是我的肥肉,怎能給你趙國呢,趙國說我還真不怕你秦國,要打就來,誰怕誰啊!於是秦趙兩國開戰,加上個南韓在背後幫忙,就是說秦國一打二,接著就是著名的秦趙“長平之戰”了,秦國名將白起幹坑殺了趙國40萬人,秦國本來可以繼續滅掉趙國,結果範睢忌憚白起戰功,於是進讒言讓秦昭襄王召回白起,秦國就白白錯過了一次滅掉趙國的機會。範睢希望趙國割地賠款就行,在秦國和趙國的談判中,趙國利用時間差,整合了軍隊,連連抵擋住了秦軍的進攻,連趙王都親自上前線,隨後趙國聯合六國組成聯軍攻打秦國,秦國被迫退回去,要不是有天險函谷關擋著聯軍,秦國可能就被推翻了,這次聯軍讓秦國20年出不了函谷關,之前搶到的戰果全部化為烏有,一時間回到解放前,白忙活了一藩,實在夠憋屈的!

    燕國也確實是弱國,秦國單打燕國能滅掉燕國,可是燕國和秦國不接壤啊,隔著個秦國的仇敵趙國呢,你秦國打燕國必須路過趙國啊,那萬一趙國不給你讓道,你打不了啊,就算肯讓道給你秦國路過,你打下了燕國,趙國6馬上掐斷你的道路,你秦軍兩頭顧不到尾,最後白白讓趙國佔了便宜,不划算啊,所以不能打,那是因為趙國的存在啊,所以還是要搞定趙國!可趙國不是弱國,不容易搞定,長平之戰不是隨時都有的,錯過了就錯過了,趙國在六國中還是有號召力的,一旦秦國不能徹底幹掉趙國,趙國又聯合其他六國組成聯軍共同攻打秦國,秦國又會縮回關中地區,出不了函谷關!所以秦昭襄王總算明白了,要統一天下,不能僅僅考慮一個國家,而是考慮其他國家的反應。後來的秦國當權者終於制定了“遠交近攻”的策略,和秦國接近的攻打,遠離秦國的送女人送金銀珠寶交好,同時苦練內功,發展軍力,發展到實力足足抵擋六國聯軍時就是統一天下的時候啦,到了秦始皇時當國王時,秦國國力已經有一國力挑六國的能力,所以接著秦國逐一消滅六國,建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完成了統一天下的目標!

    秦國打弱國很容易,關鍵是如何排除其他國家對自己的干擾,秦國前期盲目用武力解決,結果白忙一場,後來學聰明瞭,外交,經濟,軍事一起來,終於幹掉了六國統一了天下,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是值得我們學習參考的,畢竟現在的國際社會也是強國弱國林立啊,如何讓自己處在不敗之地,這麼需要智力,單靠武力是不行的!

  • 5 # 電視劇裡看歷史

    秦昭襄王時有能力把弱國燕國和南韓滅掉,為什麼沒滅?其實理由很簡單

    秦昭襄王是秦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秦武王之異母弟,本在趙國作質子,武王在周王都舉鼎時絕臏而死,無子嗣故命昭襄王即位。嬴稷即位後在其父惠文王的連橫的基礎上繼續實行東出戰略,先後出兵攻佔魏國,南韓和楚國大片土地,國力日強,為後來嬴政一統天下打下堅實物質基礎

    注意,此時的秦國實際上沒有能力打敗合縱的六國

    嬴稷是個聰明人,他知道月滿則虧的道理,實際上當時與嬴稷並稱帝號的齊王田地就是因為太狂而被六國合縱坑死,齊國差點滅國,這一切的原因就是齊國吞併了宋國,僅僅一個宋國就讓六國國君殺紅了眼要對付齊國,當時的秦國國力還不能與六國整體匹敵,一個趙國就夠它喝一壺的,這時候的秦國自然不能把六國國君惹太急了,只有溫水煮青蛙才能吃到肉,嬴稷明白這個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收費和免費的進銷存軟體的區別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