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智慧明靜
-
2 # 普化源頭
要不先給我轉十萬吧!我帶你去療傷,無論是身體上的傷還是精神上的傷,我都會讓你轉移掉!如果你做不到,我建議你休息一週!用三天的時間,每天有大醫院的急診室門口,你會發現一個個年輕的生命在與死神擦肩而過而掙扎,那一刻你會感覺到,至少我還是健康,比他們強吧!要還不行,那只有去殯儀館呆幾天,你會發現他們連掙扎的機會都沒了,化作一團青煙,在親人的哭泣中離別!你會發現活著真好,至少不會讓至親的人難受,不會讓愛你的人傷心!不愛你的人,連看都不會去看那一縷輕煙。在愛你的人眼裡,你是天,不愛你的人眼裡,只是個屁。你要讓自己強大起來,過去只是回憶!你還年輕,過幾天你就會覺得,只要你夠強大,愛情隨你都是緣!
-
3 # 靜說永珍
西安交大博士溺亡:你的心易碎,人生就容易“杯具”
西安交大在讀博士生楊寶德溺亡事件,讓人扼腕嘆息,也引發很多熱議。最近,據說其女友曾一度表示接受學校處理意見,宣告終止追問。但因其微博被刪,於是再度發聲,但也只能是希望“拯救下個寶德,反思博士體制”。
確實,從其女友之前公佈的事實,雖然能夠看出他生前因為這位導師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並且也曾有過自殺未遂的行為,卻無法推匯出楊寶德的自殺與導師的壓榨有直接關係,因為其沒有留下片言隻字,對家人和女友有任何的交代,也只能把很多的秘密、委屈和疑團,帶到冰冷的灞河水底了。
所以對於楊寶德之死,我最大的感覺就是:生得窩囊,死得憋屈。
他的悲劇在於,既不會拒絕,也不會放棄,更不懂珍惜。
我們看到,楊寶德生前經常被要求去停車場接送導師周某,中午不許午睡,晚上12點前要隨叫隨到,給她搞衛生,陪她應酬,擋酒,打麻將,甚至這個導師還經常介入其與女友間的關係。他給讀碩時的導師發過一次簡訊說,“自從轉了導師,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本來性格並不開朗的我開始變得沉默抑鬱......我不會拒絕人,老師讓我乾的合理的不合理的事我都去幹了……這導致我自己的事一事無成”。
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出國,可他的導師卻又明確告知,不會放他出國。這很可能是壓倒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但是這些壓力如果能讓一個人輕易放棄生命、愛人和親人,輕易被這些“稻草”壓垮,是否也說明這個人的脆弱,不堪一擊?
不過我並不贊成編劇六六的“高論”:
“現在的孩子都不知道腦子裡想什麼?裝個窗簾、買個菜、打掃個衛生就委屈死了?到底是個村娃,自視甚高。俺們跟師,出門拎包抱著被子,鞍前馬後辦入住,洗洗涮涮還生怕師父不滿意。人哪!別太把自己當回事。所謂學習,不僅僅是課本的,也是做人的道理。你伺候伺候老師,那不是應當的嗎?”
首先我覺得這些事合不合理,關鍵要看當事人是心甘情願還是被逼無奈,是出於對老師的真心感激,還是對權力的忍受屈服,不是所有的選擇都是本意,不是所有的存在都是合理。
還有我們不要輕易去評斷褒貶他人的人生和選擇,因為你看不清別人命運的來龍去脈。就像張愛玲說的:“如果你認識過去的我,你就會原諒現在的我”,每一個人的今天明天,都是由無數個昨天的自己堆砌而成,每一個人的命運走向,都其來有自。不同的境遇、性格、心理、見識,甚至疾病,導致了其選擇的千差百異,不能因為你的輕而易舉,就看不到別人的竭盡全力;不能因為你的春風得意,就看不到別人的萬不得已。
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我們的孤獨來自互不理解,各自為戰。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就像一個聽了心酸的段子——
一個男人去看醫生,說他很沮喪,人生看起來很無情、很殘酷,說他在這個充滿威脅的世界上覺得很孤獨。
醫生說療法很簡單,“偉大的小丑帕格里亞齊來了,去看他的表演吧。他能讓你振作起來的。”
那男人突然大哭,“但是醫生”,他說,“我就是帕格里亞齊”。
“白晝之光,豈知夜色之深”,每個人的內心都是一個幽深世界,如果我們不能為其燭照,至少不要去增添別人的寒冷和黑暗吧。
對於楊寶德的選擇,我們可以不理解、不贊同,但是不能不同情、不慈悲。
逝者已矣,別人的惋惜與不值,對於死者而言都不重要了,但是對於生者,我們還是要思索,如何“拯救下個寶德”。
楊寶德女友說要“反思博士體制”,以楊寶德的死為契機,徵集類似案例擬成報告,或者聯名致信教育部,呼籲建立高校導師監督反饋機制。我覺得這種建設性的、從社會層面上的推動之舉,值得讚賞,也期待能夠取得好的結果。
但我們也必須意識到,這條路複雜且漫長,在社會層面沒有解決之前,我們個人層面應如何應對?而且,我們生活中面臨的困難和壓力,並不僅僅存在於導師與學生之間。
我們在自己的人生中,總會遇到一些人格、能力、性格不健全的人,可就是這樣的人,偏偏成了你的導師、你的領導、你的甲方,成了掌控你人生資源和關卡的人,我們又該怎麼辦?這個世界肯定不會盡如我意,你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逃過了張三,又會遇到李四,如果衝不破生活的十面埋伏,我們是不是就只能自戮於命運的烏江?
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明晰自己的本心和目的,明白人生的意義。正如著名心理學家弗蘭克爾在他《追尋生命的意義》一書中說的那樣:“每個人都應追問生命的意義;並且,每個人只有透過承擔他自己的生活才能向生命做出回答;他只有透過成為負責任的人才能對生活做出反應。”
我們要給自己的人生賦予更多的目標感、價值感和意義感,有了這些,即使遭遇了像韓信那樣的胯下之辱,即使曾有過像許三多那樣的慫包經歷,我們也不會輕易地拋棄自己、放棄前行,因為支撐我們活下去的,是愛和責任;因為我們知道自己的人生裡,最重要的是什麼,最珍貴的是什麼。
最近剛好看了《無問西東》,覺得影片結尾張果果的獨白,恰好可以成為楊寶德一事的註腳: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該周旋時周旋,該抗爭時抗爭,該珍惜的珍惜,該放棄的放棄。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我們要時刻記得:在人生和社會的戰場上,保全自己,才是最大的勝果。
還是弗蘭克爾說的,“如果你是懦者,你自己乃是你最大的敵人;但如果你是勇者,你自己乃是最大的朋友。”
聽從你心,無問西東,這個前提是,你先要有一顆勇敢的心。
回覆列表
這其實就是個自我欺騙的手段,人和人不同,如果你是一個簡單的,容易滿足的人,就用常規手段,比如去大吃大喝,買好吃的尤其是甜食慰勞自己,或者美美的睡一覺,醒來之後又是新的一天,也可以選擇逛街購物旅遊甚至其他種種,只要是適合你的,時間會治癒你的傷口。
如果你是我這種不會欺騙自己的人,你只能努力讓自己不去想,時間長了什麼事情都可以淡忘,如果實在會胡思亂想,那就找其他的事情做,打亂你大腦裡亂七八糟的想法,比如畫畫,練字,找那種需要專注的事情做。
人是複雜的生物,越想越多,越想越亂,最後還杞人憂天,所以最好沒事不要庸人自擾,難得糊塗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