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禹丞爸爸自家育兒

    第一、讓孩子瞭解學習的意義!

    第二、適當的鼓勵的尺寸!網上專家經常有要多誇獎孩子的言論,但我實踐下來發現鼓勵這個方法是把雙刃劍,鼓勵多了孩子容易性格驕傲或抗壓性脆弱,鼓勵少了孩子缺乏信心和動力,我的方法是對了誇、錯了批,在家裡的制度跟進做到獎罰分明,這樣正負面的支援都到位了,孩子平衡感才是良性的,這個平衡感也是前提條件。

    第三、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進步點!

    及時給予肯定,及時增強孩子是有成就感的,這個就是本主題的關鍵點之一,透過事實的努力成果來肯定孩子,這樣他的成就感是最強的,也是最真心的快樂。

    第四、共同努力的力量!

    當家長陪孩子學習,或孩子看到家長工作在努力的時的樣子,這種言傳身教、表率型教育是效果更為顯著的,孩子學習大人言行習慣是天性。不過當孩子還小不太懂事的時候,家長也可以進行灌輸、引導、解釋,這個和上述第一條也是相輔相成的,孩子看到家長的努力,就也更容易理解自己努力的意義,也容易自發的付之行動和執行。

    第五、父母的正向愛是孩子堅強利器!

    家長態度的好壞、家庭氛圍的和睦,是直接導致孩子快不快樂的基礎,在一個樂觀、快樂氛圍的家庭裡,遇到難做的事情時,孩子的態度更容易被家庭的負面情緒所影響,所以刻苦和快樂並不是衝突的,我們要給孩子一個大愛的環境去影響孩子。

    第六、堅持的力量!

    讓孩子堅持可能是需要上述五點的結合,只有堅持了才能養成習慣,所以堅持的重要度非常高,而堅持的結果就是習慣養成,一旦習慣了刻苦了,那麼刻苦也就不等於痛苦了。

    第七、勞逸結合也是不可缺少的!

    學就認真的學,玩就開心的玩,一定要做到勞逸結合,只有孩子有了真心放鬆自己的時間,才不會被沉重的學習壓力所壓垮,自己再覺得學習有意義、再想努力學,沒有放鬆的時間是個危險的行為。

    第八、學習的方法很重要!

    孩子刻苦不代表就能學好,刻苦了學不好的結果是,積極性、自信心、快樂度都會受到負面的影響,結果可能是家長和孩子都不願意面對的一個惡性迴圈!所以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去學習高效的方法就很重要,這裡有個筆者一定要嚴重宣告的事,如果孩子非常刻苦而成績卻不好時,要麼能找原因和改方法,要麼主動降低要求和期望目標,不然就是個惡性迴圈的死局!

    第九、升級學習的本質!

    引導孩子去尋找不同的方法,去尋找不同的答案,去理解知識橫縱的貫通樂趣等,這個是學校教育的弱項。當然也包括上條說的尋找更高效的方法,而且家庭教育的自由度就很大了,這個也是前期靠家長引導,當孩子形成這種思維、行為習慣時,除了對自身快樂度和刻苦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對於孩子今後成長、發展都具有戰略性得意義,不過這點幾百字說不明白以後我專門寫文章來詳細闡述吧。

    第十、家長的努力必不可分!

    之前參加過一個復旦附中舉行的研討會,講的就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題,裡邊的各種學霸(那所學校裡的孩子都是各個小學大隊長級別的人物)自我介紹的VTR中,無一不在各種細節中透漏出了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家長努力和孩子的努力是必不可分的,我個人覺得最後這點是重中之重。

    總結:在自主意願的前提下,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裡,在一個正向、和諧的家庭氛圍裡,透過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自己的努力得到家長的誇獎肯定,透過全家的共同的堅持與努力,發現學習的樂趣,擁有多彩的生活,那麼快樂和刻苦就不存在矛盾關係了,這裡都離不開父母的點點滴滴的支援、引導、表率以及自我提升,

    我家問題很多導致孩子教育出現問題,孩子形成不少壞的習慣和成績不理想的結果,當頭幾個月孩子上入學一年級後,發現問題的嚴重性之後,我開始承擔起家裡帶孩子管孩子的職責,在兒子和我的努力下,在姥姥和媽媽的配合下,目前孩子進步明顯。

    我的結論是:

    1、孩子本來沒有好壞,而且家庭教育做的好壞!

    2、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大於學校教育!

    我會陸續更新我對於教育的理解,和我帶孩子的體現心得,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們這幫老父親、老母親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大家多多交流!

  • 2 # 彼得媽的王國

    首先要觀察孩子厭學情緒的根源在哪裡?是在學校裡沒有得到老師足夠的重視還是家裡的學習氛圍不夠。孩子生來都是求上進的,如果在學校沒有朋友或者同學關係不太好的話,是有厭學情緒的。那麼在情緒上先給予一定的引導,鼓勵孩子多和人交流。沒有一個老師會討厭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一旦得到老師的認可,同學們也會喜歡和學習成績好的人交往。這樣問題就解決啦

  • 3 # Amanda親子閱讀

    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媽媽肯定很有發言權,因為她讓我,我弟,我爸都愛上看書,喜歡讀書。講幾個家中有趣的案例吧。

    一、我們家的書很多,但分類做得不是很好,因此經常把大家的書混著放,南方比較潮溼,因此我在夏天會附庸風雅幫我爸曬書,然後忘記收了,大家可以想象南方的雨水和露水,然後苦哈哈得去烘乾,毀了不少書。這樣,我們本身對書就不陌生,不排斥。

    二、我弟剛開始不願意讀書。但是我和我爸經常讀一些哲學類的書,會一起討論,他感覺不明覺厲,就也去看,看完了一起討論。在這點上,我覺得討論交流很重要,其實上課學的知識也一樣的,他上課回來你和他討論討論內容,他下次會聽得更認真些,當然,你也得花點時間做功課了。

    三、我爸有一次看書看到尊重孩子的隱私,就和我媽說,外國很多家長都不隨便進孩子房間,我覺得很棒。然後他這樣做了並向我們解釋了原因。我們覺得,看書真挺好的。

  • 4 # 愛陪娃的熊叔

    這個短時間內就要完成轉變的想法有些不太現實

    無論是讀書,還是學習,都是一個習慣養成到自然的過程。我們不是讓孩子今天坐下來看2個小時書,或者這周都認真完成學業,而是希望他們從習慣上有所轉變,而習慣的轉變是很困難的,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不還讀書,不愛學習是思想上的問題,貪玩,於是苦口婆心教育,約束孩子的行為,甚至動用暴力,這種用心良苦我們是理解的,但這樣的行為往往是低效甚至得不償失的。

    客觀地說,絕大部分人從骨子裡都不喜歡讀書,不喜歡學習,即便是不少成績還不錯的人,因為這些事情本身就是尤為我們天性的,很少有人生而好學,生而勤奮,我們的天性都是追求快樂,安逸,輕鬆,而學業恰恰與之相反,所以,學習本身就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本身就是一個與天性抗爭的過程,讓孩子愛上學習,喜歡讀書,其實是一個讓他們學會自控和自律的過程,怎麼可能在短時間一蹴而就?

    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需要堅持,也需要氛圍。就說讀書,我們家都喜歡讀書,屋子裡擺滿了書籍,每天晚飯後,並不是開啟電視追劇,而是各自看書,孩子從幾個月大開始,每天睡前雷打不動的事情就是親子閱讀,從未間斷,哪怕出國旅行,也一樣會帶著幾本繪本。而且孩子有自己的書架,家裡他的書沒有一千本,五百本是肯定有了的,也給他設定了一個光線最好的角落,放置了專門為他買的小椅子。就這樣,慢慢地,讀書成了他的習慣,哪天晚上要是睡前不給讀繪本,一定會抗議。晚飯後,也會學著我們的樣子,自己挑一本喜歡的書,安靜地閱讀......

    不要奢求短時間能改變什麼,但從今天做起,從自己做起,堅持下去,孩子會有變化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影忍者博人傳劇情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