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Garfielder
-
2 # 文玩講堂
我是講堂空空——寶玉石文玩知識傳播者,20世紀前半期,中國一塊銀圓(或國幣)的實際購買力如何呢?我們可以參考歷史上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物價來計算。但一方面,物價隨年月的變遷而變遷,而且地點不同的話,購買能力也是不同的,空空帶大家來具體來看一下。
我們只能做一個大概的描述。以大米、豬肉、白糖、植物油和棉布等衣食用品在上海市場的價格為例:1872年上白米為每舊石(音擔)2.7銀圓,計算大米的容量單位1舊石=10鬥=160舊斤=177.7市斤(許多人通常誤認為1石=100市斤是搞錯了),就是說當時每斤上白米價格為1.5分銀圓。這時期1塊銀圓大約摺合今人民幣1百多元。1901年米價為每舊石4銀圓,也就是每斤2.2分錢。當時一塊錢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70元左右,這是按照1872年的一元購買力來估算的,大概就是這麼多購買力。
1926-1936年上海大米平均為每市石10.2銀圓,也就是每市斤大米6分多錢;或者說,1銀圓可以買16斤大米;豬肉每斤大約2角-2角3分錢,1銀圓可以買4-5斤豬肉;棉布每市尺大約1角5分-1角8分錢,1銀圓可以買6尺棉布;白糖每斤1角5分錢,植物油每斤2角錢,食鹽每斤3-5分錢。這個時候的一元錢的購買力相當於如今的30元左右,這就可以看到時代的變化了。
據資料介紹,清末與民國初期,五個銀圓(亦作銀元,也就是現大洋)可以買一頭大水牛,一個銀圓可以買一擔米;民國後期一個銀圓是一擔谷。一個銀圓等於0.80到0.90兩銀子,如果用這個價格等效現在的實物價格的話,一兩銀子的價值應該在100元以上;按照上面這個演算法折中來算,民國初期一塊大洋價值近似於今天的250元,這也是不確定的,因為那個時候的政治和經濟都不穩定,不同的時期購買力都不相同,有時候購買力強有時候弱。
-
3 # yh步步
可以說每個時期大洋的購買力都是不同的,我們以大米做為參考看下。
1912年的時候,一塊大洋大概能買60多斤上好的大米,而1914年的時候降到了44斤,再到1931年又降到了25斤。在後來就更加低了,1937年的時候一塊大洋僅僅能買到16斤大米,或者是5斤豬肉,再或者40個雞蛋、5斤白糖。
當然不同的地域大洋的價值也是不同的,比如說在北京一塊大洋能買50斤大米,而到了上海僅僅只能買20斤。
雖然說大洋的價值不斷的下跌就像我們使用的人民幣一樣,比如說用一百塊錢能買的東西越來越少,但是在當時只要有幾塊大洋還是能買到不少東西的。舉個例子來說,大家還記得《小兵張嘎》裡面的歪嘴所娶媳婦是用了三塊大洋買的,雖然最後也沒有娶成。
而在如今的社會里,一塊大洋可就很值錢了,據說建國初,有人拿大洋去銀行換可以換不少錢,現在的社會一塊大洋價值能買幾百斤大米都不止了。在農村裡,有些老人儲存著當年的大洋,到了現今的社會可以說算是隱形富豪!
-
4 # 東聖168
1912年的北京,一塊大洋能買60斤普通大米,
當時魯迅先生在教育局當科長時的工資大約是三百塊大洋每月,魯迅先生也是十分豪爽的在北京西城北道灣買了一座四合院,花了三千五百大洋,這在當時也可以是“地主”級別的人物,當然這種的只是少數,我們來參考一下魯迅先生家中保姆的工資,當時保姆的工資大約是三個銀元,這也是普通百姓非公職人員的基本工資。
胡適當了北大的教授月薪是240塊大洋,而那時候的毛主席只有8枚銀元,普通老百姓過生活一塊銀元足以溫飽。當時報童們賣的報紙,一塊大洋就能預定一整個月的量了,而且還是送報上門。書籍話的可以購買到一本較厚的書,或是兩本較薄的書籍。當時魯迅先生的《吶喊》售價就是7角錢。在清末民初的時候,5個大洋是可以買到一頭非常健碩強壯的大水牛了。
民國後期,由於大洋的貶值通貨膨脹,所以一塊大洋只能養活一個普通一家人半個月的生活,由此得出結論,民國前期,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800至1000人民幣,民國後期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200至500人民幣。
-
5 # 阿強說幣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土崩瓦解,但是市面上的幣制依然承襲清朝時期的幣制,非常混亂,有銅幣,鎳幣,還有一些國外的鷹洋等等都在市場上流通,1912年錢幣專家陶德琨建議民國臨時政府進行幣制改革,全國統一發行新幣,隨後陶德琨著手設計和發行了孫中山開國紀念幣,也就是現在收藏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孫小頭,
孫小頭開國紀念幣
臨時政府垮臺之後,袁世凱的北洋政府步入歷史舞臺,在北洋政府的強壓之下,陶德琨設計了袁世凱頭像的1元銀幣,主要的年份有3年,8年,9年和10年四種,也就是今天收藏市場比較追捧的袁大頭銀幣1元。
袁大頭1元銀幣
在民國早期,實際上物價水平不像民國後期一樣惡性通脹,相反北洋時期的物價是非常便宜的,所以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分為民國早期和後期,還有不同地域之間物價差距也很大。
在民國早期,由於物價相對來說比較平穩,以北京為例,在北洋政府時期,一塊袁大頭銀幣可以購買到30斤大米或者10斤豬肉左右,實際上這個物價水平基本上已經足夠一家三口一個月的生活,當然各個地區物價會有一定的偏差,到了農村的物價水平就更低了,一塊銀元在當時甚至可以購買一頭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袁大頭在民國早期購買力非常驚人。
到了民國後期,由於通脹非常嚴重,民國政府嘗試進行二次的幣制改革,實際的操作手段就是強制回收民間大量的金銀兌換成紙幣,這樣的操作方式無疑是背離了市場規律,最終的結果就是物價飛漲,金銀不斷外流,發行的紙幣一夜之間一文不值,根據文獻記載,民國晚期的一元袁大頭,和早期相比,由於物價飛漲,其實它的購買力可能只有早期的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說民國後期一塊袁大頭只能購買到8到10斤大米,四到五斤豬肉。
-
6 # 宏58032195
大洋,又叫銀元,在民國,現大洋還屬於硬通貨,單拿北京來說,可以從郭德綱的相聲五十年來說,一箇中年力工去大冬天去給人家卸火車皮,能掙到兩塊大洋,就算高工資了,畢竟一斤大餅才1毛二,泡個澡,喝二兩酒,還能去逛逛天橋,富裕的錢還能養活一家幾口,算下來,一個大洋大約等於200多人民幣,當時上海的一個紡織女工,一個月能拿到30多大洋可見生活水平已經非常不錯了,畢竟我們的教員同志一個月也才掙8塊大洋,電視劇裡演的用紅紙包著的一大包大洋,普通老百姓沒幾個人能見到的,像周樹人這樣的教授一個月政府給到了300多大洋,還不算他的稿費,卻依然過的那麼緊張,只能說他的生活壓力太多了,才有了罵天罵地的性格,真不知道普通的農民該怎麼活下去呢,那是一畝上好的水田,也不過二十幾塊大洋啊?只是到了民國後期,通貨膨脹,髮型了金圓券,錢也越來越不值錢了,不過銀元作為硬通貨,又不少還是在偷偷的倒賣銀元,銀元的價值幾乎等同於黃金了,到哪都能變現。
-
7 # 使用者雲佳
1945年,我的十一叔梁允儉因四四年在死守桂林城戰役(桂林保衛戰)被日軍毒氣彈毒傷不能再當兵時回家時,一塊大洋能買3O斤米70斤蕃薯共100斤糧食。
回覆列表
評價購買力一般以大米價格為基準。網路上已經有人做出了考證。不得不遺憾地說,從歷史學專業角度看,單純考察貨幣購買力意義不大。當然,隨著近年來社會史和歷史人類學的發展,學界逐漸重視對一般生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