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漢墓是西漢初年的墓葬,它的墓葬形制也有著獨特的風格和樣式。馬王堆共有3座漢墓,由於是同一時期身份相關的人的墓葬,所以墓坑的形式基本相同,都是北側有墓道的長方形豎穴。
坑口的平面接近方形,口下有多級臺階,隨著墓坑逐漸向下,臺階逐級縮小。3座墓的墓坑,從整體上看,沒有多少差別,但具體說來,仍有些許的差異。其中一號墓的墓坑最大、最深。下面有4層臺階,逐漸向下,臺階底端就是鬥形坑壁。另外兩座墓的規模相對於一號墓來說,規模略小,墓坑較淺,墓壁只有3層臺階。
二號墓墓底南北長7.25米,東西寬5.95米;三號墓墓底長5.8米,寬5.05米。中國古代的喪葬有棺槨制,人們可以透過棺槨看出死者的身份和等級。一號墓的棺槨共有4層,它們採取扣接、套榫和栓釘接合等方法制作而成。槨室用厚重的松木大板構築。下置墊木和兩層底板,再豎立4塊壁板和4塊隔板,便形成居中的棺房和四周的邊廂。然後,在上部覆蓋頂板和兩層蓋板。4層套棺用落葉喬木板製作,內壁均塗朱漆,外表則各不相同。第一層的黑漆素棺體積最大,通體塗滿黑色的漆,沒有其他裝飾;第二層為黑地彩繪棺,飾有複雜多變的雲氣紋及形態各異的神怪和禽獸;第三層為朱地彩繪棺,飾有龍、虎、朱雀和仙人等瑞獸圖案;第四層為直接殮屍的錦飾內棺,蓋棺後先橫加兩道帛束,再貼滿以鋪絨繡錦為邊飾的羽毛貼畫錦。三號墓的棺槨和一號墓的棺槨差不多,但是少了一層套棺,槨室南邊的邊廂又多了一根縱梁。
在3層套棺中,外棺和中棺的表面均塗棕黑色素漆,未加其他裝飾。內棺則在加帛束之後,貼滿了以絨圈錦為邊飾的繡品。二號墓從殘存的痕跡看來,結構與一號墓和三號墓有所不同,槨內只有兩層棺。朱地彩繪棺是馬王堆一號墓4層木棺中的第三層。通體內外髤朱漆。棺表面的朱漆底上,又施用青綠、粉褐、藕褐、赤褐、黃白等明亮的顏色,彩繪龍、虎、朱雀、鹿和仙人等祥瑞圖案。蓋板上繪有對稱的二龍二虎圖案。兩條龍的龍頭相向,居於畫面中上方,龍身各自向兩側盤繞,龍尾伸至左右兩下角;二虎背於二龍之間,分別攀在龍首的下面,口齧龍身。龍為粉褐色,用赭色勾邊,身披鱗甲而有三角弧形斑紋,斑紋內填以綠色;虎為赤褐色,形象寫實,尾部加飾流雲。蓋板的周緣,飾赭黃色勾連雷紋。頭頂繪一座高山,山做等腰三角形,處於畫面的中央。山的兩側各有一隻鹿,騰躍貌,周圍飾以雲氣紋。足畫面為雙龍穿璧圖案。白色的古璧居於畫面中央,有兩條藕色綬帶將其自上而下拴系,
馬王堆漢墓是西漢初年的墓葬,它的墓葬形制也有著獨特的風格和樣式。馬王堆共有3座漢墓,由於是同一時期身份相關的人的墓葬,所以墓坑的形式基本相同,都是北側有墓道的長方形豎穴。
坑口的平面接近方形,口下有多級臺階,隨著墓坑逐漸向下,臺階逐級縮小。3座墓的墓坑,從整體上看,沒有多少差別,但具體說來,仍有些許的差異。其中一號墓的墓坑最大、最深。下面有4層臺階,逐漸向下,臺階底端就是鬥形坑壁。另外兩座墓的規模相對於一號墓來說,規模略小,墓坑較淺,墓壁只有3層臺階。
二號墓墓底南北長7.25米,東西寬5.95米;三號墓墓底長5.8米,寬5.05米。中國古代的喪葬有棺槨制,人們可以透過棺槨看出死者的身份和等級。一號墓的棺槨共有4層,它們採取扣接、套榫和栓釘接合等方法制作而成。槨室用厚重的松木大板構築。下置墊木和兩層底板,再豎立4塊壁板和4塊隔板,便形成居中的棺房和四周的邊廂。然後,在上部覆蓋頂板和兩層蓋板。4層套棺用落葉喬木板製作,內壁均塗朱漆,外表則各不相同。第一層的黑漆素棺體積最大,通體塗滿黑色的漆,沒有其他裝飾;第二層為黑地彩繪棺,飾有複雜多變的雲氣紋及形態各異的神怪和禽獸;第三層為朱地彩繪棺,飾有龍、虎、朱雀和仙人等瑞獸圖案;第四層為直接殮屍的錦飾內棺,蓋棺後先橫加兩道帛束,再貼滿以鋪絨繡錦為邊飾的羽毛貼畫錦。三號墓的棺槨和一號墓的棺槨差不多,但是少了一層套棺,槨室南邊的邊廂又多了一根縱梁。
在3層套棺中,外棺和中棺的表面均塗棕黑色素漆,未加其他裝飾。內棺則在加帛束之後,貼滿了以絨圈錦為邊飾的繡品。二號墓從殘存的痕跡看來,結構與一號墓和三號墓有所不同,槨內只有兩層棺。朱地彩繪棺是馬王堆一號墓4層木棺中的第三層。通體內外髤朱漆。棺表面的朱漆底上,又施用青綠、粉褐、藕褐、赤褐、黃白等明亮的顏色,彩繪龍、虎、朱雀、鹿和仙人等祥瑞圖案。蓋板上繪有對稱的二龍二虎圖案。兩條龍的龍頭相向,居於畫面中上方,龍身各自向兩側盤繞,龍尾伸至左右兩下角;二虎背於二龍之間,分別攀在龍首的下面,口齧龍身。龍為粉褐色,用赭色勾邊,身披鱗甲而有三角弧形斑紋,斑紋內填以綠色;虎為赤褐色,形象寫實,尾部加飾流雲。蓋板的周緣,飾赭黃色勾連雷紋。頭頂繪一座高山,山做等腰三角形,處於畫面的中央。山的兩側各有一隻鹿,騰躍貌,周圍飾以雲氣紋。足畫面為雙龍穿璧圖案。白色的古璧居於畫面中央,有兩條藕色綬帶將其自上而下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