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花武昌魚
-
2 # 碧水大叔
胡惟庸拜李善長為恩師。
明初中書省左丞相胡惟庸,是李善長髮現並一手提拔起來的,其個人能力那是沒得說,很精明強幹的一個人。李善長嘛,那是老早就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淮西勳貴,也官至左丞相。胡惟庸就是接他的班。
要說胡惟庸與李善長,不僅是學生與老師的關係,可以說李善長也是胡惟庸官場的引路人。他把胡惟庸舉薦給朱元璋,胡從而得到朱元璋重用。李善長可謂是胡惟庸的貴人。
胡惟庸志比天高,心狠手辣,在官至左丞相後,飛揚跋扈,囂張至極,結黨營私,迫害政敵與異己,甚至暗中聯絡一批淮西功勳舊將,形成以自己為中心的淮西黨,勢力龐大。而李善長,此時已經被朱元璋打發歸養鄉里,朝中上下唯胡惟庸馬首是瞻。
胡惟庸對李善長,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一直把他當作恩師的存在。未登上左丞相之前,在很多方面,他都還是聽從李善長的指引與教誨,而在官至左丞相後,對李善長也還是不錯的。不過此時的胡惟庸,權勢滔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恩師的教誨依舊如故,但聽得進聽不進就在於他自己了。
胡惟庸最後案發,受牽連的達幾萬人,堪稱大明朝開國初期的幾大慘案之一,文臣武將死了一大批,而李善長最後也因為受胡惟庸案牽連,被朱元璋處死。
總的來說,胡惟庸與李善長,前期是千里馬與伯樂的存在。李善長也頗賞識胡惟庸,胡惟庸自己也很牛逼。而在後期,因為胡擅權枉法,結黨營私,目無主上,威脅皇權,被老朱給一鍋端了。而李善長雖謹慎小心一生,奈何最後受學生牽連,身死族滅。
-
3 # 手機電腦一站式
胡與李善長同鄉,憑李善長推薦,任右丞相,約至洪武十年(1377年)進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因謀反被誅殺,受牽連而處死者甚多,但李善長仍然如故。御史臺缺中丞,李善長暫理御史臺事務,多次向太祖提出建議。
洪武十八年(1385年),有人告發李存義父子實為胡惟庸的黨羽,明太祖下詔免死,將他們安置在崇明,但李善長沒有表示感謝,太祖因而懷恨在心。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長已經七十七歲,因為年老約束不了部下。曾想建造府宅,從信國公湯和那裡借衛士三百人,湯和悄悄告訴他所聽到的事。四月,京城有百姓受株連而被髮配到邊疆,李善長屢次請求赦免其親戚丁斌等。太祖大怒,將丁斌治罪。丁斌以前在胡惟庸家做的事,他供出李存義等過去與胡惟庸互相交往的情況。於是太祖下令將李存義父子逮捕審訊,他們的供詞牽連到李善長,供詞上說:“胡惟庸企圖謀反,派李存義暗地裡勸說李善長。李善長驚叱道‘:你這麼說到底為了什麼?你們一定要慎重,否則九族都要被滅。’不久,又派李善長的老友楊文裕去勸他說:‘事成之後,當以淮西之地封你為王。’李善長驚駭不已,仍不同意,卻又頗為心動。胡惟庸於是親自去勸說李善長,仍然不同意。過了一段時間後,胡惟庸又派李存義去勸說,李善長嘆道:‘我已經老了。我死之後,你們好自為之。’”有人又告發李善長說:“將軍藍玉率軍出塞,到捕魚兒海時,俘獲胡惟庸私通沙漠使者封績,李善長卻匿而不報。”於是,御史競相上奏彈劾李善長。而李善長的奴僕盧仲謙等,也告發李善長與胡惟庸之間互相賄贈,經常偷偷私語。這些證言顯示,李善長雖是皇親國戚,知道有叛逆陰謀卻不揭發檢舉,而是徘徊觀望,心懷兩端,大逆不道。當時正好有人說將要發生星變,會有災禍發生,占卜的結果是災禍應當降臨在大臣身上。於是,太祖便連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餘人一併處死。
回覆列表
李善長把胡惟庸引薦給朱元璋後,果然按照自己設想的那樣朱元璋的確很喜歡胡惟庸,並當即決定留任胡惟庸協助自己處理中書省的事務。可看到朱元璋對 胡惟庸的喜歡已經超出了自己的預知,似乎有要替代自己的意思之後深深的感覺到一絲的不安。胡惟庸看出了李善長的擔憂,知道要是沒有李善長的知遇之恩自己是沒有機會見到朱元璋的,更別提得到朱元璋的賞識的。何況在帥府人才雲集的地方,自己更需要李善長的協助才能站穩腳步,因此更需要消除李善長的疑心並得到其真心的相助。
於是在與李善長的交流中,胡惟庸逐漸改口李善長為恩師,並處處以李善長為自己為人處世的榜樣,並處處為李善長出謀劃策但又不越權。慢慢的李善長髮現胡惟庸雖然有才,但是對自己忠心,且處處為自己著想又不強自己的功勞,在處理中書省事務事也從不擅權越己,凡事都給自己詳加彙報在得到自己同意後方實行。在日常的處理事務上也主動為自己出謀劃策,並幾次提醒自己可能換下的錯誤,從此李善長對胡惟庸漸漸放下了戒備,慢慢的把其當做自己的學生和得力助手培養,自己在工作量減少的同時還能總覽全域性,這對李善長來說何嘗不好,尤其是胡惟庸下一個動作更是深得李善長認可,從此把其當做自己的心腹對待。
那麼,胡惟庸做了什麼讓李善長如此放心放下戒備呢?
這要從當時的局勢說起,朱元璋起兵反元后,身邊的文武大將基本都是其老家淮西人士,可隨著勢力的不斷擴大,朱元璋也深知要想奪得天下只靠淮西人不行,需要天下能人都來輔助自己才能成就大業。於是就四海八方的昭告天下,凡事有名氣的人都可以到金陵謀得一份差事,同時自己也主動邀請那些知名人士出山輔助自己,劉伯溫就是當時的代表。隨著外地人的增多,原本是淮西堂的金陵變成了各地人共同為官的局面,尤其是浙東的劉伯溫不但才華橫溢且腹有良策,多次為朱元璋出謀劃策 多起戰事並取得了勝利,深得朱元璋的喜愛。這自然 引起了淮西人士 的不滿,尤其是同為文臣的李善長不服,多次明裡暗裡與其爭鋒,奈何才華有限根本佔不了上風,還常常在朱元璋那自投沒趣。為此,李善長一直在暗中尋找能幫自己壓制劉伯溫之人,而此次胡惟庸正是看到李善長的需求,及時的在朱元璋面前演了一出,讓朱元璋對劉伯溫從完全信任到猜忌,那麼這事是怎麼回事呢?
話說小明王韓林兒被困沂蒙山後,是朱元璋拼命奮戰救出,並帶到金陵城後風風光光的接受百官朝拜,大家都在羨慕小小年紀的韓林兒為何如此的幸運,連大名鼎鼎的朱元璋都向其俯首稱臣並接受其封賞,只有劉伯溫不羨慕反而冷眼旁觀。此時連劉伯溫手下的跟班六子都忍不住羨慕到:“老爺你看 那 小明王年紀輕輕就受到如此 尊重,身穿龍袍百官朝拜,真的好威風。”劉伯溫寬慰到:“他有什麼好威風的,不過是一個木偶供別人觀賞罷了,一旦沒有價值還不如你自在,至少還有個毛驢騎著想到哪裡到哪裡。”此時,正好被胡惟庸聽到,急忙跑去找朱元璋彙報,正好朱元璋看到胡惟庸過來問道:“百官朝拜的時候我怎麼沒有見到劉伯溫,他去哪裡了?”胡惟庸裝作有苦難言的樣子欲言又止,朱元璋大怒道:“有什麼直說,咱不給你計較”,於是胡惟庸就守著眾多大臣說到:“劉伯溫正在和自己的家虐說上位和百官正在陪一個小孩演戲呢,等沒有了利用價值那個小孩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聽到這些朱元璋不禁一驚,自己的這點心思都被劉伯溫猜到了,猜到就猜到還非要說出來。你說這聰明過了是聰明呢還是傻,這個劉伯溫真的太 蠢了。朱元璋滿臉怒容拂袖而去,眾大臣也是驚恐不及,沒想到劉伯溫竟有如此驚人言論。只有李善長聽後微微一笑,不愧是自己的好徒弟,這些朱元璋對劉伯溫以後肯定不會再這麼信任了,說不定以後猜忌和防範就多了,自己以後再也不會擔心劉伯溫能威脅到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