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芳De美食日記

    1492年,哥倫布重新發現美洲,引發了歐洲人對這塊所謂“新大陸”的注意。在美洲成功殖民後,16世紀後期,西班牙人進而在南亞的菲律賓建立殖民地,一些美洲農作物開始傳入菲律賓,再由菲律賓傳到南洋各地,並進一步傳到中國。美洲作物的引種與傳播成為明清時期中國農作物引進的一個顯著特點。

    傳入中國的美洲作物計有玉米、番薯、豆薯、馬鈴薯、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利馬豆、西洋蘋果、菠蘿、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參、番木瓜、陸地棉、菸草等近30種。

    美洲作物傳入中國後,在不長的時間中獲得如此迅速的發展自從中華文明誕生以來,中華民族就與其他民族有著長時間、大規模的交流互動,在中華文明的許多成果傳入世界的同時,世界其他文明的很多成果也傳入中國。

  • 2 # 兵卒在江湖

    明朝之後傳入中國的糧食作物是“救命”作物。從明朝之後中國的人口開始突破了六千萬、一億、兩億,至清末已經突破四億,人口的增長對糧食的需求也迅速激增。

    番薯、玉米、土豆這些易於栽種、適應性強且產量較高的作物,基本上都是救荒救命的作物。

    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16世紀後期,西班牙人在菲律賓建立殖民地,一些美洲農作物開始傳入菲律賓,再由菲律賓傳到南洋各地,並進一步傳到中國,這時,正是中國的明清時期。美洲作物的引種與傳播成為明清時期中國農作物引進的一個顯著特點。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

    據記載,當時引入的農作物有玉米、番薯、馬鈴薯、木薯、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菠蘿、腰果、可可、菸草等經由海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農作物,至今都是華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深刻影響著中華民族的飲食結構。

    高產作物的推廣並非是一個忽然就普及的過程,就南方大部分地方的方誌來看,高產作物的推廣是從明代到民國一直在慢慢推廣,但是限制於賦役徵收還是以錢糧二色為本位,其他作物作為折色賣不上價,玉米、紅薯等作物多是以原有糧食作物的補充而存在,而並非大規模使用而顯著提升人口限制。

    中國傳統農耕社會的限制不僅僅在於作物,更在於人均土地規模,玉米、紅薯等作物相較於傳統米麥最大的好處在於不需要像米麥那樣精耕細作,而這點在中國傳統農耕社會不算做一個優勢,中國傳統農耕社會所在意的“餬口”,其實是“經濟上”的餬口,而不僅僅是糧食,所以在可以無限制的投入勞動力的時候,米麥的經濟效益其實明顯高於玉米、紅薯等,玉米紅薯更多用於無法種植米麥的地方,但在這些地方,更多農民會選擇效益更高的經濟作物。

  • 3 # 清說歷史課

    從明代傳入中國的農作物原產美洲大陸的玉米、甘薯、馬鈴薯傳入中國,並迅速傳播開來。

    中國古代的農作物是由自己培植開始的,包括原始社會的粟、水稻、蔬菜、麻,商朝有黍、稷、麥、稻、桑、麻;西漢時提到西域傳人的作物品種有葡萄、苜蓿、核桃、胡羅卜等;唐宋明代則有從國外引進的作物:如唐朝從波斯引入胡椒、波斯棗等,宋朝從越南引入的占城稻確。

    明朝則大量引入美洲的玉米、甘薯、馬鈴薯、菸草等。中國古代農作物品種,最初多為糧食作物,後來農副產品增多;最後很多是經濟作物,反映了農本經濟向商品經濟逐漸過渡的趨勢;此外,農作物種植的推廣有南北交流的趨勢,其中到北宋時,北方的粟麥黍豆從淮北傳到江南和兩廣、南方的占城稻也從福建傳到江浙和淮河一帶。

    擴充套件資料

    先秦重要糧食作物有粟、黍、稻、大小麥、大豆,還有大麻和菰(米)等。大抵北方以種粟黍為主,南方以種稻為主。戰國時期,適應休閒制向連作制的過渡,大豆一度和粟並列為主要糧食。漢以後大豆向副食方向發展,大麻和菰逐步退出糧食行列。

    末期,小麥先在西北和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種植,以後傳入中原,隨著連作倒茬和農田灌溉與保墒耕作技術的發展,種植面積持續增長。但粟在長時期內仍是最主要的糧食。東漢時期的《四民月令》還提到豌豆和胡豆。

    三國時的《廣雅》首次提到秈稻,這一時期水稻的主要種植類秈,粳。唐、宋經濟重心移至江南,水稻生產迅速發展。至宋代水稻躍居糧作之首,麥作也進一步發展,稻、麥取代了粟、稻的傳統地位而延續至今。原先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種植的高粱,宋、元時期傳到黃河流域,成為重要糧食作物之一。

  • 4 # 陰天的日頭兒

    從美洲引進觀賞植物----向日葵

    玉米亦稱“玉蜀黍”“包穀”“包蘆”“包米”“珍珠米”.原產美洲,16世紀傳入中國.

    甘薯在明代的文獻中稱為“白蕷”“紅蕷”“紫蕷”“紅薯”“金薯”“蕃柿”“白薯”“番薯”

    “紅山藥”等.原產南美洲的墨西哥和哥倫比亞一帶,1492年哥倫布航海至美洲後逐漸傳播到歐洲和東南亞,明萬曆年間傳入中國的廣東、福建等地.

    馬鈴薯也稱土芋、土豆.原產於南美洲,大約在萬曆年間(1573—1620)傳入中國.傳入的路線有兩條,一是從東南亞傳至中國東南沿海的閩、粵;另一條是從海外直接傳入中國的京津地區.

    花生又稱落花生、地豆、番豆、長生果、萬壽果等,原產於南美洲.1492年歐洲人到達美洲後,把花生種子帶到歐洲.關於它傳入中國的途徑,學術界有不同說法,一說是大約在16世紀初由來到中國東南沿海進行非法貿易的葡萄牙人輸入的;另一說是歐洲人將花生傳入南洋後,大約在15世紀晚期或16世紀早期,由中國商人從南洋引進的.

    向日葵也稱葵花、朝陽花等.原產北美洲,新航路發現後傳至歐洲,1510年西班牙人開始在馬德里植物園中種植,作為觀賞植物.大約在17世紀,它從東南亞傳入中國,當時稱為西番葵、丈菊.

  • 5 # 宋寧川2

    1368年―1644年為明朝時期,1492年哥倫布發現了美洲 新大陸。

    1519年-1522年9月麥哲倫船隊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 ,途中找到了一條通往"南海"的峽道,即麥哲倫海峽。

    一些美洲農作物開始傳入西班牙殖民地菲律賓,再傳到南 洋各地,最後傳到中國。

    明朝時期,傳入中國的美洲農作物有:

    玉米,一種禾本科的草本植物,具有很強的耐旱性、耐寒 性、耐貧瘠性以及極好的環境適應性。現在玉米不僅是重 要的糧食作物,在國際貿易上,玉米也是大宗交易的農產 品。

    番薯即紅薯,草本植物,生長能力極強,地下塊莖和藤蔓 均可用於繁殖,產量特別高。在歷史上鬧饑荒時用紅薯救過無數人的性命。目前,中國紅薯種植面積和產量居 於世界首位,而且紅薯營養豐富,紅薯葉還被稱為人身草 !

    土豆,明朝引入中國,耐寒耐旱,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 種植,產量也非常可觀,一直被廣泛流傳,薯條、炸土豆 、土豆粉已經成為全球性食物,所以土豆需求量也日益增 多,國家對紅薯的種植也有很多推廣政策。

    花生,同樣是明朝引進的食物,可以做油料也可以直接吃 ,花生的枝葉還有大量養分,還被用於飼養家畜,花生可 謂全身是寶。

    除此之外,還有南瓜、辣椒、番茄、菠蘿、菸草等近30種 。

    明朝大量引進美洲作物推動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提高了 農業產量,為提高中國農業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葡萄糖粉對育肥豬拉稀有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