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歷史的小蝸牛
-
2 # 歷史小郎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因為民不聊生之中的民,並不是讚揚隋煬帝功在千秋的後人。
假如我生活在那個時代,即使我知道千年之後,這條偉大的運河會被讚揚,這個運河的締造者會被禮讚,會得到一個功在千秋的身後之名,可是,我仍然會罵楊廣是一個暴君,昏君。正是因為我生活在現在,從未見過埋在大運河之下的累累白骨,從未知道有多少人為了這個所謂功在千秋的帝王,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所以我會在這裡很若無其事的說一句:哦,你說隋煬帝修建的大運河啊,那是一個過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帝王。
-
3 # 神兵利劍1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京杭大運河的地緣政治意義,不亞於秦始皇的“書同文,車同軌”,北人南下,南人北上的交通互聯,幾乎斷絕了南北對峙的可能性。後世除了金人與南宋的對峙,幾乎都沒有南北長期割據的局面,南人強要統一天下(明代元),北人強也要統一天下(清代明)。
經濟價值,修京杭運河,滅了多少當代人,通航之後,又多養活了數百倍,甚至數千倍的後世人。正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千秋偉業!
人文價值,槽運天下,多少東西交易,南北互通;北方的山巒疊嶂,南方的江河曲折,文人騷客盡書筆下!
隋煬帝的一生,正如京杭大運河,當世罵名無數,後世稱頌洗白。
-
4 # 100901160514071985
因為有些人為了吹楊廣把所有運河的功績都給了楊廣。實際上官方給大運河申遺時候已經介紹的很清楚,大運河由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大運河以及其他獨立運河組成。而官方給出的大運河奠基人是吳王夫差
實際上楊廣這些哪些跟楊廣有關?
首先那些獨立運河基本和楊廣沒啥關係,比如古代的靈渠,桂柳運河,現代的青年運河,紅旗渠。
其次浙東運河,修自春秋時期,吳王夫差開鑿,後朝不斷維護疏通。
再次隋唐大運河,隋唐大運河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邗溝江南河春秋就有了,吳王夫差開鑿,後朝不斷維護疏通,楊堅時期就已經疏透過一次,楊廣也進行過疏通。永濟渠是在衛運河,平虜渠,泉州渠,利漕渠等等運河基礎上連起來。通濟渠是在鴻溝、蒗蕩渠、睢水溝等等運河基礎上連起來的。隋唐大運河在唐朝時就多次進行疏通,大規模疏通就好幾次。南宋時由於北方被金佔領,宋朝發展海運,隋唐大運河基本上就堵死了。可以參考下潘鏞寫的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
最後京杭大運河,元朝統治中心在北京,而且之前隋唐大運河已經堵死,為了利益,忽必烈下令修了修運河,相比隋唐大運河,南段邗溝江南河重新疏通,永濟渠疏通一半就改道南下直接進淮河(使用小量通濟渠河道)。
實際上可以看出楊廣在運河的功績絕對比不了吳王夫差和忽必烈。總說運河功在千秋,這點我同意,但要說對於運河的功績,楊廣既然排不到第一就別吹了
-
5 # 豹眼看歷史
隋煬帝楊廣,文功武略,堪與漢武相比,為不世之奇才;剛愎自用,好大喜功,一時之罪魁。完善科舉制,開鑿大運河,開疆拓土,創造千秋功業,遺惠於後世,卻因勞民傷財,天怒人怨,最終國覆身亡,留下萬代罵名,其可與始皇一比。
楊堅建立大隋王朝,楊廣初封晉王。他美資儀,行敏慧,才華橫溢,得其父皇楊堅和其母獨孤皇后寵愛。二十歲時,楊廣便成為南征大軍主帥,揮軍攻滅陳國,結束長達數百年的南北大分裂。之後,楊廣主政江南十年,招攬士人,推廣文教,有效促進了南北融合,終於憑藉出色的才華和政績得到隋高祖楊堅認可,朝野百官群起擁戴,取代其兄楊勇為皇太子。
即位登基後,楊廣不僅志存高遠,而且有出色的政治才能,文學才能和戰略眼光。
政治上,始典定科舉制度,建進士科,恢復國子監,太學以及州縣學,削奪高門士族權勢,提拔平民人才。營造東都洛陽讓政治重心脫離關隴集團控制。
經濟建設上,修造大運河,西巡張掖,開拓絲綢之路,使運輸成本大大降低。南北東西,各方文化經濟交流得以通暢。
特別是千里大運河,給南北領域及兩岸人民的經濟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發展。一千多年來,一直得益於大運河帶來的紅利,沿河在不同時期出現了繁華的商埠和都市。至今還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同時,大運河跟萬里長城一樣,在軍事戰略,維護國家統一穩定,起著重要作用。這的確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
軍事上,調兵遣將,陸續攻滅交趾,林邑,契丹,琉球,伊吾諸國,大力擴張華夏疆域,亦是東漢之後首次收復越南南部。親自率軍遠涉海拔數千米的高原,攻滅吐谷渾,征服了半個西域和整個青海,也是華夏王朝首次將青海高原納入版圖。
楊廣即位僅僅五年,隋朝國勢達到華夏史上空前未有的鼎盛時期,戶口數,直至數百年後的唐玄宗天寶年間,方始超過。而著名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皆不能及。
此外,作為文學家和詩人,楊廣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隋煬帝集》55卷,《全隋詩》僅存40首,但其重要地位,足可與曹操,曹丕,曹植這三曹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相比擬,歷代名家對隋煬帝在文學領域的成就評價甚高,並不因其身後揹負惡名而湮沒。絕不似清朝乾隆帝那般,留下幾萬首文白不通的老幹部體的帝王詩,浪得詩人之名。
看一下《飲馬長城窟行》:
“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萬里何所行,橫漠築長城”,雄邁高遠,千古佳句。然而也正是這種骨子裡的文人浪漫,要了楊廣的命,葬送了大隋盛世王朝。
詩人的浪漫情懷,導致了隋煬帝剛愎自用和好大喜功的性格缺陷,形成了不惜民力,急於求成的施政風格,令百姓苦不堪言,難以忍受。
軍事上,隋朝與高勾麗的戰爭,隋軍幾次把高句麗殺得分分鐘就要亡國,卻輸在楊廣這個剛愎自用的統帥荒唐的決策和帝王虛榮心上,屢中高句麗的詐降計,貽誤戰機。三十萬精兵盡陷,打斷了隋帝國的脊樑。嗅得機會,群雄並起,天下大亂,一發不可收拾。
詬病最多的是,此時的隋煬帝不是重整河山,而是帶著大軍躲到揚州去看風景。
本來嘛,千年大運河這一超級工程建成通航,領導巡視順便剪個彩沒毛病。可時機選擇的忒不是時候啊!
618年,宇文化及發動兵變,叛軍將隋煬帝縊弒,時年五十歲。
楊廣遇弒後,洛陽群臣擁立楊廣之孫越王楊侗為帝,史稱皇泰主,追諡楊廣為明皇帝,廟號世祖。
同年,李淵逼迫隋帝禪讓,建立唐朝,李唐父子也忒不厚道,追諡楊廣為煬皇帝。
可是,若非隋煬帝自己治國無方,如能體恤民情,休養生息,量力而為,其結局又會是另一個局面,或許就是真正的千古一帝的明君。
或許隋煬帝最後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或許遺憾,或許悔恨,一切都無濟於事了。
就留給後人去深思吧!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千里運河貫南北,
隋明世祖追諡煬。
回覆列表
有句話叫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後人享受了前人的福利再罵前人,那就是忘恩負義了,但是當時的人民就受苦了,服勞役有些家庭甚至於為了大運河家破人亡,所以當時的人恨當權者。
1.最主要是成王敗寇,楊廣為亡國之君,被唐太宗無限抹黑,包括他的所有功績也被全部認為是勞民傷財,奴役人民導致的。
2.當時楊廣得罪了隴西貴族,而當時的輿論掌握在士家手裡,所以當時楊廣就要走無限被黑。
3.楊廣過於急功近利,上位之後,大搞一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