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當時李信領兵20萬,出函谷關,從河南向南朝湖北攻打,而王翦領兵60萬,從陝南向南。
9
回覆列表
  • 1 # A01紹洋1

    楚國領土太大,攻佔一地需要分派軍隊佔領,人數少了,主力攻無不克,而攻下的城池,往往主力一走,就反了,最終秦軍陷入了不停攻佔,不停鎮壓叛逆。最終被耗死。

    王翦恰恰相反,重兵佔領,穩步推進。

  • 2 # 洞庭一葦1188

    出兵進攻對方,需要考慮對方出戰與堅守兩種情況,楚國國土面積大,後勤能力強,完全可以選擇堅守耗死秦軍。

    李信年輕,血氣方剛,認為楚軍一定會出城決一死戰,這樣他就有把握一舉成功,因此,他認為20萬人馬就可以搞定楚國。

    可戰爭是兩方面的,秦軍遠道而來,楚軍堅守的話,秦軍總有糧草不接的一天,到那時楚軍出擊,可以收到不世之功,這是楚將項燕的計劃。

    作為老對手,王翦瞭解項燕,知道他不會立即出擊,因此,需要強大的兵力,一方面與項燕正面對峙,一方面分兵破壞楚軍的後勤保障,逼項燕出擊,這樣才可以成功。因此,他堅持必須要60萬大軍方可滅楚。

    實戰證明了李信的一廂情願和王翦的處事老到。

  • 3 # 德全不畏

    我來說一下我的看法。對將領做評價之前,先來分析一下秦楚兩國的情況,做個對比。

    1.戰爭潛力方面。秦國已經滅掉了三晉,疆域面積遠超楚國。楚國被秦國奪去了西部的大片領土,位於東南一隅之地。並且,楚國領土大部分土地都是尚未開發的欠發達地區,而秦國幾乎全部佔據了北方的中原地區。秦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人口,糧食產量,遠超楚國。

    2.軍隊的效率。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變成了人人只知耕戰立功的好戰善戰國家。秦國常年征戰,總結出了完善的戰略戰術。軍隊內部組織嚴密,紀律嚴明,軍隊的效率很高。楚軍的組織和軍紀則有些鬆散,效率完全無法和秦軍相比。

    3.武器裝備。秦國實現了兵器的流水線生產,兵器是制式化的。楚國的兵器製造是不能與秦國相比的。

    3.後勤供給。秦國在長期的戰爭中,行成了一套嚴密高效的後勤供給系統。並且,依託雄厚的綜合國力,秦國用於前線的物資數量是很充分的。

    4.與楚國相比。秦國的騎兵具有壓倒性的優勢,秦國戰領了北方,再加上秦國本來就是出產良馬的地方,騎兵部隊是很優秀的。楚國位於南方,騎兵的組建條件先天性不足。

    5.將領方面。楚國有項燕這個名將,秦國佔不了什麼優勢。

    6.政治上。秦國一心統一天下,是一致對外的。楚國面對秦國已經滅掉了數國的局面,內部各家貴族空前團結,應對秦國的強力入侵。

    透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綜合實力方面,秦國佔有壓倒性的優勢。但是,楚國也是個大國,楚國各種勢力為了保家衛國,在項燕的統帥下,組織起了強大的軍隊。要想滅楚,秦國只有以綜合實力為後盾,力戰楚國,是沒有捷徑可走的。

    李信和王翦出戰楚國,之所以有不同的結果,並不是偶然的。李信單獨從軍事角度來看問題,企圖以“伐兵”的辦法讓楚國屈服,沒有充分的考慮項燕的能力和楚國的雄厚國力,犯了輕敵的錯誤。而王翦卻是從戰略的高度考慮問題,用秦國雄厚的綜合國力做後盾,和楚國拼消耗,迫使項燕大軍就犯,最後取得勝利。

  • 4 # 秦皇漢武

    李信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秦始皇的恩人羋啟突然叛變了。

    秦始皇在決定滅楚前,曾分別詢問了李信及王翦的意見,李信認為20萬兵力足夠,而王翦卻堅持非60萬不可。當時的楚國雖然被秦國打的不斷向東遷移,但卻在東面佔據了原宋、魯等國的不少土地,實力還是有的。

    那兩位經驗豐富的戰將為何做出的估算差距如此之大呢?其實主要是戰術導致的。李信作為秦國少壯派軍官的代表,此前滅燕的戰例就以狂飆突進為主,能迅速解決問題,不僅為統一天下節約時間,更能夠為秦國節約大批糧食。所以,李信的戰術就是迅速出擊,佔據楚國國都壽春,達到滅國目的。

    而李信之所以敢以20萬兵力去滅亡南方大國楚國,是基於對楚國弱點的清晰認識決定的。楚國雖然是南方大國,但其戰國以來的變革很不徹底,國內盛行封君制,即楚王會在楚國境內分封封君,這些封君有獨立的領地、兵員,自行徵稅,這就造成了楚國無法像秦國那樣由中央朝廷透過郡縣制直接徵調地方兵員賦稅。據統計,楚國境內的小封國多達36個,這種國中之國的體制,讓楚國如同一盤散沙。

    面對這樣一個國度,李信自然自信的認為,只需要20萬兵力,速戰速決即可滅亡對方。戰爭初期,李信的戰略也的確起到了預期效果,李信在公元前225年出兵,一路南下,攻克平輿、鄢郢,楚軍大敗,李信即將與蒙恬在城父會師,合兵一處攻打壽春。

    但就在這個時候,李信的大軍卻做出了讓人感到非常奇怪的舉動,大軍不是繼續向東挺進,而是突然回師去了西北的郢陳。李信出兵前,郢陳就已經被秦國攻克,屬於李信的大後方,李信這麼反常的舉動究竟為何呢?

    這還得從秦始皇的恩人羋啟說起。

    羋啟,準確的說應該叫昌平君,楚國公子,曾在秦國為官,是秦始皇的左膀右臂,嫪毐叛亂時,正是昌平君帶兵平亂的。秦始皇滅楚前,特意將昌平君封在了郢陳,就是希望藉助他楚國公子的身份,安撫楚人,減少抵抗。

    然而,就在李信一路高歌猛進之時,駐守後方郢陳的昌平君卻突然反叛,這讓李信措手不及,因為秦軍的糧道將被切斷,秦軍也將處於南北夾擊的困境之中。所以,李信放棄了原本的進攻方向,轉而回師收復郢陳,也就在這個時候,楚將項燕在背後追擊李信大軍,連殺七名秦國都尉,導致李信戰敗。

    所以,李信伐楚的失利,不能說是他的問題,昌平君的叛亂畢竟是突發事件,就連秦始皇也沒有預料到。

    接下來再來說說王翦的戰略。

    王翦的戰略是穩紮穩打,拼消耗。同樣是面對封君制殘留的楚國,李信是希望透過閃電戰,趁楚軍尚未捏合成一股繩的時候擊潰對方。而王翦則是透過拼消耗,耗盡楚軍糧草。

    王翦最初提出這一戰略時,之所以沒有獲得秦始皇的首肯,一是因為60萬大軍幾乎是秦國全部的機動兵力,風險太高;二是因為供養60萬大軍在異國他鄉征戰,對秦國的國力考驗極大。但李信的失敗,不得不讓秦始皇改變原有策略(此時楚軍已經形成戰力,甚至還反攻了十幾座秦國佔據的原魏國、南韓城池),咬牙同意。

    就這樣,奇怪的一幕出現了。60萬遠征的秦軍在楚國境內無所事事的待了足足一年之久不缺糧,反倒是主場作戰的楚軍因糧食短缺,不得不移師向東就糧(凸顯了楚國封君制的弊端,各地賦稅糧食由封君自行徵收)。王翦正是趁楚軍東移之際,發起突擊,大敗楚軍,滅亡了楚國。

  • 5 # 看點兒歷史

    李信王翦都是秦國不可多得是將士,兩人都是好手,只不過王翦更勝一籌罷了。

    熟話說,薑還是老的辣。王翦歷經多次大戰,戰略戰術經驗十分豐富。相對來說,李信屬於典型的年輕將領,血氣方剛有餘,但是大局不足。

    嬴政命領兵破楚,李信率先請命帶兵二十萬滅楚,結果被打的丟盔棄甲,慘不忍睹。然後王翦請求領兵六十萬,一舉破楚。

    李信攻勢有餘,但是大局意識不足,沒有考慮到楚國家大業大,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貿然出擊,所以慘敗。

    王翦則是穩紮穩打,抓住機會,一舉奠定勝局,絲毫不拖泥帶水,這就是勝局的保障。

    相對那時來說,李信還需要戰鬥的磨礪,不是王翦這樣的戰場老手能夠比較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燒螺絲肉最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