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
90後指20世紀90年代出生的一代中國公民,有時泛指1990年以後出生的所有中國公民。90後與80後相同,均出生在中國改革開放後,但不同的是,90後在出生時改革開放已經顯現出明顯成效,同時也是中國資訊飛速發展的年代。所以90後可以說是資訊時代的優先體驗者。
由於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90後普遍為獨生子女,目前多數尚未成年。由於時代的發展和變化,90後的思想與理念與老一輩華人有很大的不同,同時有著不同於前人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這也是90後受到質疑和批評的原因之一。
在資訊方面,1999年,中國只有四百萬網際網路使用者,而到2007年,有了一億三千七百萬。根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7歲到15歲之間的中國兒童中,超過七成至少上過一次網。如今超過一半的城鎮兒童家中有網際網路連線。
在教育方面,由於從1997年依賴的一系列改革已經讓中國教育體系慢慢脫離死記硬背,邁向注重獨立思考的西式方法,90後也與前一代華人的學習方法大為不同。
雖然社會上不乏對90後的批評,但90後的社會價值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90後第一次大規模出現在公眾視野內是由於腦殘體(火星文)在網路上的泛濫。
編輯本段社會背景
90後從出生開始生活環境相對前幾代優越許多,沒有經歷過歷史和政治上的動盪,也沒有經歷過大的經濟波動。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90後的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除父母外,親情觀相對淡薄,在這樣的生長環境裡,有相當一部分人比前幾代人來說,更顯得有些孤僻。今日中國的資訊發展迅速,同時由於“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原因,全球各地的物品均湧入中國,各國交流日益廣泛,而90後相對年輕,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在審美觀和價值觀方面也與前人有很大不同。
90後以及80後的個人素質與中國老一輩公民相比有明顯提高。其生活習慣、價值觀、世界觀與國際主流接軌。另外,由於中國成長中的社會結構的激烈變動,90後和80後的分化現象較前面幾代人要更顯著,因此生活方式、價值觀等各方面也都更加多元化。
編輯本段評價
“一代人的標誌是時尚:但歷史的內容不僅是服裝和行話。一個時代的人們不是擔起屬於他們時代的變革的重負,便是在它的壓力之下死於荒野。”
——(哈羅德·羅森堡《荒漠之死》)
每個時代的新一代似乎都受到特別的關注,因為他們身上打上了標誌這個時代的鮮明烙印。對於新一代,似乎都有人來褒貶一番,或者憂心忡忡,或者讚揚嘉許。不同時代人們給予的定語都不同,我們可以記起的詞語有過去的“迷惘的一代”、“憤青”、“垮掉的一代”,到現在的“新新人類”。但不論怎麼說,每個人都是歷史長鏈中的一環,只是歷史賦予每個時代的使命都不同。
90後終將有一天成為中國的主人翁。同樣是獨生子女,但90後和70後、80後一代卻顯出非常的不同。關於90後,有的開始關注他們這個群體,有的可能還沒有注意到,他們已經開始展露出他們這一代人特有的行為方式。
文學評論家謝有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指出,這群90年代出生的孩子,從某個角度說,雖然還沒有真正登上社會的舞臺,還處在被呵護、被教育的階段,但這一代孩子,由於整個變革中的社會對他們的影響,普遍地早熟,他們從一開始,就樂意成為消費社會、技術時代的寵兒。
90後
90後指20世紀90年代出生的一代中國公民,有時泛指1990年以後出生的所有中國公民。90後與80後相同,均出生在中國改革開放後,但不同的是,90後在出生時改革開放已經顯現出明顯成效,同時也是中國資訊飛速發展的年代。所以90後可以說是資訊時代的優先體驗者。
由於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90後普遍為獨生子女,目前多數尚未成年。由於時代的發展和變化,90後的思想與理念與老一輩華人有很大的不同,同時有著不同於前人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這也是90後受到質疑和批評的原因之一。
在資訊方面,1999年,中國只有四百萬網際網路使用者,而到2007年,有了一億三千七百萬。根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7歲到15歲之間的中國兒童中,超過七成至少上過一次網。如今超過一半的城鎮兒童家中有網際網路連線。
在教育方面,由於從1997年依賴的一系列改革已經讓中國教育體系慢慢脫離死記硬背,邁向注重獨立思考的西式方法,90後也與前一代華人的學習方法大為不同。
雖然社會上不乏對90後的批評,但90後的社會價值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90後第一次大規模出現在公眾視野內是由於腦殘體(火星文)在網路上的泛濫。
編輯本段社會背景
90後從出生開始生活環境相對前幾代優越許多,沒有經歷過歷史和政治上的動盪,也沒有經歷過大的經濟波動。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90後的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除父母外,親情觀相對淡薄,在這樣的生長環境裡,有相當一部分人比前幾代人來說,更顯得有些孤僻。今日中國的資訊發展迅速,同時由於“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原因,全球各地的物品均湧入中國,各國交流日益廣泛,而90後相對年輕,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在審美觀和價值觀方面也與前人有很大不同。
90後以及80後的個人素質與中國老一輩公民相比有明顯提高。其生活習慣、價值觀、世界觀與國際主流接軌。另外,由於中國成長中的社會結構的激烈變動,90後和80後的分化現象較前面幾代人要更顯著,因此生活方式、價值觀等各方面也都更加多元化。
編輯本段評價
“一代人的標誌是時尚:但歷史的內容不僅是服裝和行話。一個時代的人們不是擔起屬於他們時代的變革的重負,便是在它的壓力之下死於荒野。”
——(哈羅德·羅森堡《荒漠之死》)
每個時代的新一代似乎都受到特別的關注,因為他們身上打上了標誌這個時代的鮮明烙印。對於新一代,似乎都有人來褒貶一番,或者憂心忡忡,或者讚揚嘉許。不同時代人們給予的定語都不同,我們可以記起的詞語有過去的“迷惘的一代”、“憤青”、“垮掉的一代”,到現在的“新新人類”。但不論怎麼說,每個人都是歷史長鏈中的一環,只是歷史賦予每個時代的使命都不同。
90後終將有一天成為中國的主人翁。同樣是獨生子女,但90後和70後、80後一代卻顯出非常的不同。關於90後,有的開始關注他們這個群體,有的可能還沒有注意到,他們已經開始展露出他們這一代人特有的行為方式。
文學評論家謝有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指出,這群90年代出生的孩子,從某個角度說,雖然還沒有真正登上社會的舞臺,還處在被呵護、被教育的階段,但這一代孩子,由於整個變革中的社會對他們的影響,普遍地早熟,他們從一開始,就樂意成為消費社會、技術時代的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