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予知老張說

    因為關羽是一個被蜀漢慣壞的人,襄樊戰爭直接導致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破滅,後來一個勁的北伐,無非是以攻為守的做法,無力迴天。

  • 2 # 張老大159957934

    隆中對並無過人之處,對想從小做大的人來說,這是常識,只是表述能力不能與諸葛相提並證而己,更何況東吳早有智士向孫權提出了類似建議,諸葛先生有抄襲之謙。諸葛指導思想及施政方針和對魏政策的全面失誤,造成蜀先亡國之果。華人善於造神,其結果是害人害己,前車之鑑,不可不防,失策之事,不可重而為之。

  • 3 # 二娃侃歷史

    諸葛亮是千古奇才,他的《隆中對》是幫助劉備取得天下,成就不朽功業。所以《隆中對》的核心思想是佔據荊襄川蜀,聯合孫權,團結各少數民族,等到時機成熟進軍中原,打敗曹操,恢復漢室。

    所以他是把曹操作為主要矛盾,把稱霸全國恢復漢室作為主要目標。

    可能在他的眼中,孫權代表的江東勢力,是次要矛盾,是盟友,只是一幫沒有開拓精神的守成者。

    恰恰是這個戰略思路,影響了整個蜀國的命運。

    我們再看看《江東對》,魯肅這傢伙在演義裡那麼忠厚老實,實際上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你看看他給孫權規劃的,老鐵啊,你看曹操已經六神裝,咱們肯定剛不過。孔明雖然操作666,但準備跟咱差不多。咱們先來個坐山觀虎鬥,然後趁諸葛殘血的時候偷掉他的一塔(荊州),這把就穩了。

    所以說,一開始東吳是沒按好心的。他就沒想過要去打敗曹操爭霸中原,而是從“盟友”手中拿到荊州,然後劃江而治。

    果然,任憑諸葛亮表現如何超神。但實際差距擺在那兒,蜀國是不可能打過魏國的。定位更實際的東吳,終於還是找到機會拿到了荊州,完成了戰略目標。

    《隆中對》也就敗給了《江東對》。

  • 4 # 生活問道

    《三國演義》中不光有諸葛亮的《隆中對》,還有個孫權、魯肅版的《吳郡對》(也就是題主所說的《江東對》),除此之外,曹操同樣也有個鮮明的政治主張,但是由於曹操個人鋒芒畢露,加上帳下文臣武將多如過江之鯽,因此經常會被人忽略。

    曹操的這個可以稱為《兗州對》,曹操大破青州黃巾軍後,在兗州招賢納士。武有于禁、典韋來投,文有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劉曄、滿寵、呂虔、毛玠來投。

    在兗州的這段休養生息的過程,也是曹操厚積薄發的階段,而來投靠的這些人,直接構成了日後曹操的核心領導集團。

    這個階段,最著名的不是別人,正是陳留平丘人毛玠。

    做為一個集團的最高領導者,曹操雖然求賢若渴,但也不會飢不擇食,因此,每個來投靠他的人,尤其是謀士,他更是要逐一找時間和對方單獨交流。透過交流,曹操可以提取他們思想中符合自己發展思路的建議。對於不同的想法做最合理的調和是曹操非常是曹操非常出眾的能力。

    而毛玠與曹操的談話可以說直接幫助曹操推開了擋住他視線的那堵牆,曹操的眼界豁然開朗。

    毛玠首先為曹操分析了天下亂勢。

    “天下分崩,國主遷移,生民廢業,饑饉流亡,公家無經歲之儲,百姓無安固之志難以持久。”

    這是點出了目前國家面臨的主要問題。

    “霸王之業,士民眾強,無經遠之慮,未有樹基建本者也。”

    毛玠總結了天下主要問題所在之後,又點出了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沒有辦法完成統一大業的原因。

    毛玠根據他對天下局勢的分析,為曹操規劃出了三大布局:

    1,奉天子以令天下;

    2,修耕植;

    3,蓄軍資。

    “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

    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史書還是小說中,曹操都是按照這個思路進行的發展。而毛玠的“奉天子以令不臣”與荀彧的思路不謀而合,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

    有了曹操的《兗州對》,我們再來看看魯肅的《吳郡對》。

    魯肅是在周瑜的推薦下到的孫權那裡,同樣的,孫權也要對魯肅的才學進行考察。

    孫權問魯肅:“現在漢室勢力微弱,天下紛亂,我想成為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人,應該怎麼做呢?”

    魯肅對孫權分析了他對東吳未來發展的建議:“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畔。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魯肅的這番話,直接否定了漢室存在的可能。並且已經預料到將來爭奪天下的主要對手就是曹操,這同當時無論是真假也好,虛實也罷,表面還得尊奉漢獻帝的主流文化相論無異於投石與水,激起了不小的波浪。

    魯肅的戰略構思與孫權的理想不謀而合,但是張昭等人卻認為魯肅志高才疏。

    這也是為什麼赤壁之戰時所有人(謀士)都主張投降,只有魯肅力主對抗。在張昭等人看來,降的不是曹操而是漢室,本身就是漢室臣子,降與不降沒有實質的區別的。但是魯肅的出發點是輔佐孫權帝王之志,這也是《吳中對》的核心所在。

    我們再來看看劉備和諸葛亮的《隆中對》。

    “……曹操勢不及袁紹,而竟能克紹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兵百萬之眾,狹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以上三個戰略構思,有一個時間的先後。

    首先是曹操與毛玠的《兗州對》是在興平二年(公元195年),不論那時的曹操真實想法是什麼?擁帝而令毋庸置疑的是最大的政治資本。

    其次是孫權和魯肅的《吳中對》,恰逢官渡之戰爆發,這場戰爭除了袁紹天真的認為可以獲勝以外,沒有誰相信。至少魯肅是不信的,因此,魯肅直接摒棄了漢獻帝的存在,做出了有利於江東發展的戰略規劃。

    最後是劉備和諸葛亮的《隆中對》,時間已經是公元206年,局勢更加明朗化,因此,諸葛亮看問題的角度是在毛玠和魯肅之上的。縱觀全域性,諸葛亮對於天下局勢的變化和發展分析的也是最透徹的,並且,諸葛亮直接對“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個問題給出了唯一的答案。

    有人會懷疑,既然諸葛亮分析的這麼到位,為什麼劉備反而最早遭遇失敗?這是因為兩個原因:

    1,君臣是否同心?我們可以看到,當毛玠、魯肅提出正確的方案後,曹操和孫權採取的是配合的態度不遺餘力的執行。而諸葛亮提出的先取荊州的計劃,則被劉備無限期的推遲執行,而準備攻取荊州之時,曹操大軍已到,失去了最佳佔領荊州的時機。正是荊州作為戰略要點的失去,為日後所有的危機埋下了伏筆。

    2,荊州丟失後,劉備並不是沒有機會,但是劉備再一次拒絕了諸葛亮的諫言,採取冒險主義,最終再一次破壞了戰略構局。

    這種情況下,又豈是諸葛亮一個《隆中對》可以左右的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幹蒸有減肥的效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