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G搜影
-
2 # 美家宜黃先生
善良之人不為外邊所迷惑
不為內在而誘惑
善即為善
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即為善
人即犯我 我即迴應 也是善
好人不能任憑欺負
好人不冤枉,壞人不放過
所以為善者不一定在表面
也是我心目中的六小齡童。
-
3 # 白馬晉一
《西遊記》這本神魔小說,主要故事情節是在講唐僧師徒克服八十一難取經的故事。表面看上去,寫得是孫悟空保著唐僧在打怪,內裡的實質卻是佛道之爭,神仙得利。不框外地說,在唐僧取經這個活動開始之前,如來佛祖領導的靈山集團,和太上老君領導的三清集團,明爭暗鬥已經接近白熱化狀態。天庭的玉皇大帝則對此坐視不理。三家大佬,表面上你儂我儂,暗地裡咬牙較勁。從這個角度來講,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如來佛祖這三位各自派系的領導人,都是穿著“偽善”的外衣,打著利己的算盤。這其中,如來佛祖尤為明顯。《西遊記》第8回,如來佛祖藉著盂蘭盆會之機,正式召開了“西天取經新聞釋出會”。按照如來佛祖的“官方解釋”,西天取經任務,是非執行不可的,理由如下:1、西遊世界裡的四大部洲裡,就我(如來)管轄的西牛賀洲歌舞昇平,一片祥和景象。其他那三大部洲,尤其是南、北二洲,一個殺人,一個作惡。所以我要執行西天取經任務,把那些殺人放火貪淫樂禍地區的惡人們都度化成“好人”。——如來講罷,對眾言曰:“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巨蘆洲者,雖好殺生,只因餬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但事實卻是,那三大部洲基本沒妖精,如來佛祖管的西牛賀洲卻是妖魔鬼怪的聚集地。
而且,在“西牛賀洲”的地片上,越接近靈山,妖魔就越厲害,越往後走,百姓們的日子就越不好過。比如靈山腳下的獅駝國,三個有著佛系背景的妖精吃完了一個國家的活物,整個獅駝國連個動物都沒有,更不要說普通人。獅駝國就在如來佛祖的靈山集團的眼皮子底下,您說,一個國家的人都被妖精吃了,他如來佛祖能不知道麼?為什麼不管?還不是因為,作惡的妖精,都是“自己人”!
2、我自己的地盤一片祥和,所以我才要傳經,度化其他“不祥和”地區的人們。按照如來佛祖的邏輯,西天取經,是因為他自己管轄的地區“小康”了,其他不受他領導的地方還“水深火熱”呢!所以,他才要把佛經傳到其他地區,“度化”那些受苦的百姓。但事實卻是,如來佛祖管的西牛賀洲百姓最苦、妖精最多。其他地區的百姓都比西牛賀洲的百姓們過得好。而且西牛賀洲地片上還有許多不聽命於靈山集團的其他勢力存在。一般情況下,如果是自己家裡鬧耗子了,作為家長,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捉只貓回來。然後,關上門,放貓,讓它把耗子們都收拾乾淨了!如來佛祖也是這個套路。不過如來佛祖是有身份的人,就算自家屋裡鬧耗子了,他也不會告訴大家:我家裡耗子太多了我正找貓呢……而唐僧師徒其實就是如來佛祖以“取經”名義派下來的“除妖小分隊”,打著傳經、度人的名義,替如來佛祖清除西牛賀洲地片上,那些不聽靈山話的“地頭蛇”。唐僧師徒所經歷的八十一難裡,其實並不都是觀音菩薩找人布的局。有相當一部分困難,都是來自於有別於靈山的其他勢力。 -
4 # 鬼谷鳳犧
“偽善”即是虛偽虛假的善意善心,“最偽善”則是最為虛偽虛假的善意善心,要說《西遊記》中哪個角色最偽善,還要看“最偽善”的天敵,“至善”是哪個角色!
按照華夏文化的陰陽哲學思想,當兩個相對立的事物,發展到極致,他們會相遇、交融、甚至是合一。所以想要找到最偽善的角色,就必須知曉哪個角色是至善至真之人!
《周易》中有一句關於“善”的話:“元者,善之長也!”,意思就是“元始、本源,是眾善之首!”。所有的善良,至善也好,偽善也罷,最後都將回歸本源,迴歸生存。無論至善還是偽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生存,為了更好的生存。
至善或是偽善,只是一種實現生存目的的途徑。掌握了生存之道,就等於是掌握了本源之道,掌握了本源之道,就代表了可以真正掌控和利用“至善和偽善”。
至善至真之人,就是掌握了生存之道的人。
《西遊記》中執掌三界大權的是玉皇大帝,所以,明面上玉皇大帝應該是至善至真之人;如來佛主,執掌信仰、執掌人心,執掌世人的生滅變化規律,所以,暗地裡,如來佛主應該才是那個至善至真之人。
《道德經》有句話“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是種自然規律,解釋起來需要很長篇幅,就簡單概括下,意思是“當我們執著於名利的時候,我們就會離本源的生存、生滅變化越來越遠,慾望讓我們看不清前路的阻礙和方向”。
如來佛祖與玉皇大帝都已經身居高位,但玉皇大帝的三界,未能實現治臻大化,如來佛主的極樂世界,也未能實現萬物超脫,所以《西遊記》中,這兩人應該是被名利侵蝕了本心,忘卻了自己最初的信仰,已經配不得“至善至真”,因此還沒有到達陰陽的極點,所以可以稱得上是“最偽善”了。
最偽善,再進一步就是至善至真,最小人,再進一步就是畜生禽獸,最好人,再進一步就是無情無義。善與惡相對,中間夾著偽善;小人與君子相對,中間夾著偽君子,比小人還小人,那隻能是超脫人身的畜生禽獸了;好人與壞人相對,中間夾著普通人,比好人還好,那隻能是公正嚴明、沒有絲毫情面、不偏袒任何一方的聖人了。
《西遊記》最偽善的應該是執著名利與權力的如來和玉帝,如果他們真正修成正果,那就是至善至真的“聖人”!
-
5 # 細雨遙山
當然是觀世音菩薩了!《西遊記》中的觀音菩薩雖說是如來的弟子,但功夫不明,收服猴子主要也是靠騙,收服紅孩兒的法寶天罡刀是借托塔天王的,對六耳獼猴蠍子精等也束手無策,而且喜歡佔小便宜,如來準備給取經人的寶貝她也敢據為私有。金魚精是她的學生,曠課了她能不知道?吃了無數孩童竟然只是領回家了事,而且讓老百姓畫像祭拜,享受著大慈大悲的供奉,完全就是假慈悲。
回覆列表
其實大家都對西遊記中的唐僧印象不太好,認為他是一個手無縛雞的凡人,每次都拖取經隊伍的後腿。
然而這只是他的表面,在北暮看來,唐僧卻是偽善的人。
當初,唐僧準備取經本來就不是他的意願,他本身並不是想要為大唐的蒼生服務,而是隻服務於唐王。
並且口口聲聲說的也是,願為陛下西去求取真經。
唐王只是聽說,這大乘佛經能度鬼,被觀音菩薩擺了一道罷了。
因為唐王的地府之行全是觀音搞的鬼。而唐僧看中的是什麼?看中的是觀音幻化成老和尚說的一句話:
菩薩道:“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只見那半空中,滴溜溜落下一張簡帖,上有幾句頌子,寫得明白。頌曰:“禮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萬八千里,大乘進殷勤。此經回上國,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而唐僧要的就是修無量壽身,成就正果罷了。
所以說,取經的最根本目的就是服務於唐王,服務於唐僧自己,對於百姓的利處則要大大折扣。
但是,唐僧每次怎麼說?說他取經拯救天下蒼生什麼的。還不算虛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