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羅玉忠

    我家住在山裡,水電路嚴重製約著山村經濟文化發展,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中,賭博,喝酒,打架等等陳規陋習都長盛不衰!紅白喜事攀比成風,負債變得生活苦不堪言。隨著改革開放的深λ,政府對山村加大扶貧力度,路通了,雖然時至今日,雨天泥滑路爛,黃灰沖天,但飲酒鬧事的現基本改觀!購買了摩托,三輪車等交通工縣!大小事飲酒場合中很少有人喝醉!通了電,黑白電視開始,多數換成了彩色電視,雖然沒有寬頻,最終告別了火把時代,一到黃昏就無所事事,惹事生非的舊時光。看看電視,跳跳城裡流行的廣場舞,一個話筒,一個音箱,三五成群K歌局面!不在無謂的攀比,量力而行成了一種時尚!

    總之,政府的大力扶持幫助下,農村的陳規陋習已基本得到改變。賭博,喝酒,偷雞摸狗的現象巳基本杜絕!

  • 2 # 棲哈丶

    社會變革,時代進步,舊有的習俗消失,新的習俗萌生,這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比如老家拜年的習俗。不說久遠的事,就是我小時候跟著大人們去拜年,就跟今天的拜年大相徑庭。

    那時候只有走親戚過年才穿新衣服。拜年的時候,一大早換上新衣新鞋,像個尾巴跟著大人轉,生怕等會不帶我去。大人們去的人家,多是來往密切的親戚房族。特別是哪家有輩份高的老人,一定要先去,還得捎帶禮物。

    到人家拜年,不像現在口裡說聲新年好就完事了,大人們都拱手作揖,接著就要跪下行禮,一般主人家會連忙扶起,連說,不敢當,從敢當,不要講這禮數。這樣的場面很親熱,氣氛也很熱鬧。像我們小孩子,必須要跪下給長輩磕頭。有喜歡開玩笑的大人就在一旁念著好玩的歌謠:“拜年拜年,磕膝上前,腰一弓,背一哈,拿來香米子泡糖茶”。

    就在大人們歡笑的時候,我們這些小孩的衣服口袋裡,花生糖果點心等好吃的都裝滿了。這樣一家家拜,嘴裡不停地吃,真是過年的好滋味!

    除了拜年,老家的婚喪嫁娶習俗都有許多改變。辦這些紅白事,以前都要擇日子,在自己家裡操辦。殺豬殺雞鴨,請人幫忙,很熱鬧。還請來吹吹打打的班子進場,更是氣氛熱烈。如今雖然還有這樣辦事的,但不多了,大多數人家都在縣市裡的酒樓賓館請客。有人主持,又有文藝表演。人們的娛樂方式也多種多樣。打牌唱歌的都有。

    舊習俗新習俗其實體現的基本內涵,仍然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俗話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事物發展的規律如此。牢記初心,就能成就夢想!

  • 3 # 夜之風16

    老家在河北平原的一個小農村。因為村子小,很多事都簡化了,也有很多習俗都消失了。現在讓我們一起慢慢的回憶,回憶那悠久的回憶。回到七十年代末期。

    農村,和城裡最大的不同就是,家家戶戶有雞鴨鵝豬狗,每天一大早從第一個公雞的一聲啼叫,全村的公雞也開始共鳴,接著勤勞家庭主婦就起床了,開始做早飯,農村的早飯很簡單,玉米麵餅子,玉米麵粥,蘿蔔醃製的鹹菜。男人是接著起來的,他們有一項工作,墊豬圈,就是把不用的樹葉,柴禾扔到豬圈裡,再墊一層土,這是積肥,秋末,生產隊會按體積給家裡公分的。村外,有人揹著糞筐拾糞,也有人拉著小車(小推車)掃路上的樹葉,拉回家墊豬圈。偶爾,他們相遇,會互相打聲招呼:“吃了不?”。現在想起來,那時候吃飯確實是個問題,經常有人吃不上飯,所以,這樣的問候,流傳了幾千年吧,到現在,徹底做了古。

    食籮,也許現在有的地方還有,可我們這已經消失了三四十年了,這是紅白事用的,就是大號食盒,盛米麵,豬肉,雞鴨等等用的,這裡東西很複雜,以後有機會單獨介紹吧。

    小時候最喜歡的事,絕對不是上學,因為老師總想揍我,最起碼那時候我就這麼認為,各種理由揍,完不成作業揍,遲到揍,上課睡覺揍,在同桌坐下時候偷偷撤了凳子揍,我的童年啊,就是這麼過來的,最讓人無助的是,家長絕對支援老師揍我,“李老師,俺家孩子要是不聽話了,你給我使勁打,你打輕了,我回家還得打”。好像我是屬蟑螂的,就在各種體罰里長大了。現在想起總是揍我的老師,一點也不恨,還是家長說的好,你要是不調皮,老師能打你嗎?前些年小學老師去世了,在他靈前,淚水就像斷了線。老師體罰學生,也流傳了上千年了吧?現在也消失了,因為,孩子太金貴了,敢碰自家孩子一下,就會鬧的學校還有老師雞犬不寧的,甚至老師會因此被開除。

    小時候最喜歡的事,就是去地裡,逮螞蚱,追滴溜串,不知道是什麼了吧?就是小蜥蜴。那時候夏天的雨水也很多,大小河都有水,村裡都有大水坑,叫濠傾。裡面有魚的,更多的是青蛙,對了還有癩蛤蟆,青蛙癩蛤蟆都能叫上好幾種名字來,現在我們這,河流都乾涸了,都變成了農田。推著小船,架著大抬杆去打大雁的事,變成了遙遠的歷史,現在的孩子都不知道那時候我們這平原還有大雁,有獾,有野豬,往西走到太行山那,還有土豹,路邊的草裡就有蛇,都是無毒的。傍晚,向西看太行山,那是屬於我自己的樂趣,遠遠的山巒,託著通紅的夕陽,在青色紅色雲裡告別大家,催促勞作的人回家休息。因為,村裡嫋嫋的炊煙已經升起來了,那是母親們用柴禾做飯炒菜的炊煙,有時候炊煙不會飄遠,就在村裡村邊匍匐在地面上,好像村子建立在雲上煙上。用柴禾做飯,看炊煙落日,已經成為了歷史,就像平原上消失的野生動物一樣,變成了歷史。

    我的老家有種特產,非常有名氣,叫宮面。其實我們小時候,就叫掛麵,家家戶戶要做的,逢年過節可以吃,坐月子,也要吃的,最神奇的是,直徑一毫米那麼粗細的麵條,居然是空心的,能拿起來在碗裡吹泡泡。現在掛麵叫宮面了,也成了工廠的商品,老百姓是徹底不做了。

    消失的習俗,消失的習慣,太多太多了。至少,傳統農村已經消失了,就在這篇文章要結尾時候,我想把老家村裡那個公園照片發上來,讓大家看看,農村根本就不像農村,更像一個城市,只是樓沒有那麼高,路沒有那麼寬,人,沒有難麼多罷了。有機會我會補上了。

    說了這麼多,給個關注吧,我們一起回憶老家,看看你我老家還有那些消失了的習俗類的事情。

  • 4 # 半個南山人

    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風。民風民俗做為一種文化現象,它的形成都跟當時社會狀況有著直接關係。隨著時代的進步,一些民俗也會逐漸改變。

    家鄉淄博博山,過去民間有夜裡娶媳婦的風俗,直到六七十年代還保留著這一習慣。為什麼有這一習俗,原來這與當地傳說有關。據說在博山西河莊有個翟三虎,此人仗著其父是明朝兵部尚書,橫行鄉里,好色成性,他若探知鄉人誰家娶媳婦,他便指派爪牙把新娘搶到府裡,供其糟蹋後才放人。鄉人百姓敢怒不敢言,為避其受害,只好改在夜裡偷偷娶媳婦。從此,“偷媳婦“這一習俗便在民間流傳下來。後來,這一習俗逐漸被人們改在了早晨,現在博山娶媳婦都在白天舉行。

  • 5 # 三農張老師

    老家已經消失的舊習俗

    農村在重大節氣方面的講究比較多,也就是說習俗較多,現在消失了很多。比如晚輩給長輩拜年要下跪這個習俗在農村已經消失。正月裡請客人吃飯這個習俗已消失。中元節走親戚已經消失。原來農村娶媳婦都是晩上把媳婦娶回家,現在已經變成中午之前娶回家。這些都是我記憶當中的改變,當然還有親耳聽到過的,曾經聽母親說過去的媳婦每逢過年時要在已故的公婆牌位前脆拜。

    習俗取消好還是一直延用好

    有些習俗取消好,有些習俗一直延用好。為什麼這樣說呢?大部分農村習俗帶有封建色彩,但也有一部分習俗充滿了濃厚的科學哲理,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使晚輩們懂得孝順長輩是一種美德。當然一些牛鬼蛇神方面的習俗應該摒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曾經的美好初戀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