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蘭愛畫畫

      周瑜看到諸葛亮挺有才幹,心裡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商議軍事,說:“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諸葛亮說:“用弓箭最好。”周瑜說:“對,先生跟我想的一樣。現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負責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諸葛亮說:“都督委託,當然照辦。不知道這十萬支箭什麼時候用?”周瑜問:“十天造得好嗎?”諸葛亮說:“既然就要交戰,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周瑜問:“先生預計幾天可以造好?”諸葛亮說:“只要三天。”周瑜說:“軍情緊急,可不能開玩笑。”諸葛亮說:“怎麼敢跟都督開玩笑。我願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周瑜很高興,叫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又擺了酒席招待他。諸葛亮說:“今天來不及了。從明天起,到第三天,請派五百個軍士到江邊來般箭。”諸葛亮喝了幾杯酒就走了。  魯肅對周瑜說:“十萬支箭,三天怎麼造得成呢?諸葛亮說的是假話吧?”周瑜說:“是他自己說的,我可沒逼他。我得吩咐軍匠們,叫他們故意遲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給他準備齊全。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你去探聽探聽,看他怎麼打算,回來報告我。”  魯肅見了諸葛亮。諸葛亮說:“三天之內要造十萬支箭,得請你幫幫我的忙。”魯肅說:“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麼幫得了你的忙?”諸葛亮說:“你借給我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三十名軍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萬支箭。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計劃就完了。”  魯肅答應了。他不知道諸葛亮借了船有什麼用,回來報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說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膠漆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來,說:“到了第三天,看他怎麼辦!”  魯肅私自撥了二十條快船,每條船上配三十名軍士,照諸葛亮說的,佈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諸葛亮排程。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裡。魯肅問他:“你叫我來做什麼?”諸葛亮說:“請你一起去取箭。”魯肅問:“哪裡去取?”諸葛亮說:“不用問,去了就知道。”諸葛亮吩咐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線起來,朝北岸開去。  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天還沒亮,船已經靠近曹軍的水寨。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麼辦?”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調來六千名弓弩手,到江邊支援水軍。一萬多名弓弩手一齊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樣。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  天漸漸亮了,霧還沒有散。這時候,船兩邊的草把子上都插滿了箭。諸葛亮吩咐軍士們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接著叫二十條船駛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飛一樣地駛出二十多里,要追也來不及了。  二十條船靠岸的時候,周瑜派來的五百個軍士正好來到江邊搬箭。每條船大約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條船總共有十萬多支。魯肅見了周瑜,告訴他借箭的經過。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 2 # 東域良才

    諸葛亮足智多謀,博學多識,才華橫溢,料事如神。透過觀天象,借大霧天氣利用草人虛張聲勢,引得敵方亂箭齊發,射來的箭如數都被草人收納,而孔明只管艙內把杯飲酒,士兵只管敲鑼打鼓吸引敵人放箭。待一面草人箭滿,就把船調個頭,繼續吸引敵方注意力,直至草人身上箭滿才返回營地。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草船借箭”

  • 3 # 小時大彬

    “草船借箭”是家喻戶曉的一個三國故事,然而此事的可信度如何,卻是如何呢?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作為文學作品,可謂膾炙人口,一直受到很高的讚譽, 稱得上家喻戶曉。故事說:周瑜妒忌諸葛亮智謀高於自 己,久後對江東不利, 屢欲除之。

    一-次,周瑜要諸葛亮在十天之內監造十萬枝箭,諸葛亮一口答應,並提出只需三天即可。周瑜大喜,要諸葛亮立下軍令狀,欲吩咐軍中工匠故意拖延,使諸葛亮無法按期完成,以便藉機殺之。

    諸葛亮若無其事,只請魯肅暗地準備二十隻船,每船要軍士三十人,船上用青布為幔,各束草幹餘個,分佈兩側。至第三日凌晨,大霧漫江,諸葛亮請魯肅到船中,下令將二十隻船用長索相連,冒著濃霧,向江北進發。五更時分,接近曹軍水寨,諸葛亮下令將船字擺開,擂鼓吶喊,自己卻與魯肅飲酒消遣。曹操聞報,恐有理伏,下令一萬餘名弓箭手亂箭射之。過了一會,諸葛亮下令將船隻掉頭,繼續受箭。 待到大霧消散,諸葛亮下令返回,這時,二十隻船兩邊草束都已插滿箭只,十餘萬枝箭輕而易舉地得到。周瑜得知,只得驚歎:“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如也!”

    其實不然,諸葛亮這十萬支箭是羅貫中幫他借的。

    查史書,可知此事卻並非諸葛亮所為。歷史上的赤壁大戰,根本就沒有發生過“草船借箭”的故事。這個故事根據《三國志》卷四七《吳主傳》裝松之注引《魏略》的記載,原是孫權的事情。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孫權與曹操相拒於濡須。“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復,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孫權坐大船來曹操的軍營來刺探情報,曹操讓人向孫權的船射箭,萬箭齊發,很多箭都射中船了,使得船向中箭那一方傾斜,孫權沒有慌張,從容下令讓船隻掉頭,讓沒中箭的一面繼續中箭,使得船隻平衡,安然回去。也就是因為這件事,使得曹操的一句話流傳至今,那便是;“生子當如孫仲謀。”

    《三國演義》的編撰者,為了突出諸葛亮的足智多謀,誇大他的作用,把孫權發生於建安十八年的事,移到諸葛亮身上,提前為赤壁大戰的建安十三年。而且極其渲染,擴大了受箭數量,增加了有意準備等情節。因為與歷史真實相差太遠,因而在具體細節的描寫中就出現了一.些虛假的、不真實的、不可信的情節。比如:每船各作草束千餘個,

    二十隻船則需草束二萬個以上,以每個草束五斤重計則需草十萬斤以上,還有二十隻船的布幔。所需材料的量是相當大的,魯肅當天能辦到嗎?而且,要在船上紮起二萬個草束,又需要多少人力?魯肅要在不足一天的時間內組織如此浩大的材料並調遣那麼多的人力,而且還要調動戰船、士兵以供孔明之用,魯肅能有那麼大的權力嗎?即使有,又能夠“瞞”過周瑜嗎?周瑜既存心藉故殺諸葛亮,能對諸葛亮的動靜毫不關注嗎?周瑜本為傑出的軍事人才,諸葛亮為“草船借箭”而大量動用他計程車兵、戰船、物資,他竟毫不知曉,怎麼可以令人相信呢!

    《三國演義》上的“草船借箭”之所以會出現這些疏忽,造成作品細節上的失真,主要原因是因為《三國演義》在創作過程中為了過分誇大諸葛亮的作用,以致出現了“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情況。為了把諸葛亮寫成智慧的象徵,就離開了現實主義的真實,所以就必然會缺乏細節上的真實性、可信性。

    儘管“草船借箭”的故事從歷史實際的角度來看是不真實的,但作為文學作品,它仍然是為廣大讀者所喜愛和推崇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洲島值不值得一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