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筆架2
-
2 # HR媽媽的潛能研究院
為什麼我們常發現:我們費心準備的,自認為最好最對的,想要給孩子的東西(無論是道理還是玩具),孩子卻不感興趣甚至排斥?
那是因為——
“孩子不是由父母培養大的,不是父母教給他們如何成長,而是他們自己從父母那裡"捕捉"到了成長所需的東西。”《情感依附》
他們所吸收的,未必是我們刻意展現的,更可能是我們未曾注意的。
要記住,無論我們在做什麼,孩子都在看著我們,因為,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學習。
-
3 # 珈兒看世界vlog
父母該如何做,才能做到言傳身教。這個問題問得好。
作為一張白紙的孩子,進入人世間,便開始一點點沾上痕跡,而父母便是第一批影響孩子的人。那麼,父母該怎麼影響孩子呢?
首先,我覺得,孝順是最根本的人格品質。父母首先從自身開始,在日常中,孝順長輩,陪伴父母,給予後輩孩子們一個正向的榜樣,孝順老人,尊重長輩。耳濡目染,是最重要的言傳身教方式。
其次,教會孩子感恩,是人生必修課,也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最基本理由。時常帶孩子探訪老師和長輩,從他們的閱歷和回憶中感悟人生,感恩遇見。對生命中遇見的人與事,處處懷有感恩之心。感恩更是學會做人,成就Sunny人生的支點。
最後,我覺得作為父母可以言傳身教給孩子的,就是做事情有規劃、有計劃、有效率,遇事冷靜沉穩。這一點不但影響孩子的性格塑造,更影響孩子的未來成長和人生規劃。平日裡父母要從每一件事的行為中表現和體現效率性、規劃性和效率狀態等。
所以,我覺得,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我們要用良好的價值觀、人格魅力和行為習慣去影響孩子,言傳身教,助力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
4 # 本質兒童公益教育官方
1、培養孩子懂禮貌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不懂禮貌,見到人不知道打招呼。與其每次耳提面命的提醒孩子,告訴孩子“你要懂禮貌,,記得打招呼”,隨之而來的,還少不了幾句教育批評的話語。久而久之會讓孩子非常厭煩“打招呼,懂禮貌”這些字眼。有些孩子可能是天生內向,又有些孩子是知道,但不喜歡,所以我們應當尊重孩子,而不是強迫孩子。
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給孩子做好言傳身教,在遇到朋友熟人的時候,我們熱情的打招呼即可。這樣既給孩子做好了榜樣,讓孩子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做法,而且在我們的言傳身教下,相信用不了多久,孩子也知道標準的做法是如何了。
2、培養孩子會學習現在電子產品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每天電腦、手機、iPad等等各種電子產品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不可否認在電子產品中我們能收穫很多知識、內容,但是在這個資訊高速發展的年代,我們除了用電子產品汲取最新的知識外,還應當靜下心來,多多的學習一下書本上的知識和內容。
特別是我們的孩子們,本來年紀就小,身體發育尚未完全經常接觸電子產品,既容易造成眼睛的疲勞,而且還會影響孩子的運動發展。甚至有很多新聞報道出孩子,因為家長不讓玩手機,而出現跳樓輕生的情況。這種狀況對於孩子的成長髮展極為不利,家長朋友們也要引起重視,與其勒令孩子遠離手機,不如家長自己放下手機,給孩子做好表率,用言傳身教的力量來影響孩子,讓孩子知道真正的學習原本應當的樣子。
不管社會如何飛速的發展,學習能力一定是在社會上立足、不敗之地的必要法寶。所以讓孩子學會高校的學習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這些也是家長日常生活中需要培養孩子的一個能力。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給孩子提供一些可供閱讀的好書,讓孩子徜徉在書籍的海洋來代替每天電子遊戲時間,相信這個時候孩子已經贏在起跑線上了。
3、教會孩子常運動現代人每天忙碌不已,整天高速運轉的工作強度以及高壓的生活壓力,使得人們的身體健康都處於亞健康的狀態。很多年輕人已經患上了老年病,各種腰痠腿痛,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等,都有日趨年輕化的趨勢。這一切都和我們忽視運動密不可分。
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和孩子養成一個運動的習慣,在孩子成長髮育的每個階段,尋找適合孩子的運動專案,激發孩子的運動潛能。運動不僅能夠幫助孩子提升身體健康素質,提升孩子的身體免疫力,預防各種疾病的產生,更能夠讓孩子鍛鍊自己的身體平衡能力,開發孩子的腦部運動,並且能夠讓孩子在運動中獲取更多的快樂。
4、鍛鍊孩子能獨立家長朋友們還應當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現在的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很多事情不需要自己做都有家長幫忙代勞,這種情況逐漸的剝奪了孩子的獨立能力,使得孩子成為了“巨嬰”,在父母的庇佑下逐漸長大,但是走到社會中卻一無是處,什麼都不會。
很多家長自以為多掙錢就能夠讓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做法。家長朋友們更應當言傳身教的告訴孩子什麼才叫獨立自主,讓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培養孩子良好的動手能力,這才是家長應當關注培養孩子的能力重點。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多給孩子機會讓孩子自己嘗試動手完成芍藥的事情,而家長只需要在旁邊做好示範,適當的給孩子以幫助讓孩子多次嘗試,逐漸的孩子一定能夠達成。
如果一味的代勞,讓孩子吃“成品”,逐漸的孩子的手腳就會越發遲鈍。甚至還有一些孩子三歲了還只會叫“爸爸、媽媽”。只是因為他們的爸爸媽媽太過於聰明,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家長就能夠知道孩子想要做什麼,而不用孩子張口,所以語言也失去了作用。等到3歲不會說話的時候,家長又開始犯愁,其實真正的罪魁禍首往往就是家長。
5、影響孩子會思考我們都知道腦子越用越靈,光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要教會孩子思考,在碰到問題的時候,一定要運用自己的能力,自己透過思考來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求助於別人。現在的孩子比較依賴家長,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直接張嘴就說,開口就問,這樣的情況往往導致孩子不過大腦,在遇到其他類似的情況時,一樣不會一樣需要求助和幫忙。久而久之孩子便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變成了只會求助的小孩。
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朋友們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去想辦法解決問題,在經過不同的問題即透過思考找到解決的方法之後,社會越來越有自信。家長的適時鼓勵,會讓孩子肯定自己的能力,這樣孩子才會越發自信。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自己動腦解決,而不是一味的求助別人。
透過以上的分享希望給您一個滿意的答案,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言傳身教給孩子的,除了脾氣和性格之外,還有很多需要培養的能力。也希望家長朋友們能夠重視自己的言傳身教,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示範,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
5 # 嘉加琪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真是個不爭的事實。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就像一張白紙,也是一面鏡子,在紙上畫什麼樣圖案就看父母如何引導,當孩子有一些不良行為習慣的時候做父母的也應該時刻反省改正。對於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子的人首先先從大人的自我改變,這樣才能有可能的培養出你想要的那種孩子
關於教育,大家都懂:好父母決定孩子的一生,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
越來越多家長重視家庭教育,育兒專家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事實上,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一樣,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每一個孩子的問題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孩子的問題折射出的是大人的問題。孩子有什麼問題,父母第一時間就要反省自己以及孩子身邊的人。
孩子不好好吃飯,追著吃、逼著吃?
這種現象可以肯定:這類家庭沒啥飯桌文化,甚至沒有一張好一點的飯桌,沒有“到了吃飯時間,大家準時洗手出現在飯桌前”進行愉快進餐的氛圍。
孩子不好好看書,搶手機,搶電視?
大人不喜歡看書,就不要奢望孩子喜歡看書。如果父母不愛看書,孩子反而喜歡看書,你應該感謝你家孩子的自控力和對知識的求知慾。在電子產品發展迅速的今日,有聲有色的電影、電視、遊戲,實在比“枯燥”的書籍更有吸引力。
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言傳身教之中,身教更重要。
在育兒界有一種說法:一流的父母做榜樣,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三流的父母做保姆。其實,教育的過程也是人格完善的過程,如果你沒有意識到自己性格中的缺陷,很難進行一場合格的教育。
回覆列表
留給孩子的,只能是家教,至於其他的,讓孩子去思考,思考不明白,讓孩子去追尋……
多給孩子些空間,讓他(她)自己走路,有時候甚至走坎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