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程俊談教育

    一、鄰里之間的家庭背景不一樣,互相之間不瞭解。

    讓孩子與鄰里之間的孩子不是徹底斷絕來往,而是要減少來往。

    因為現在的生活環境和以前不一樣。從前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大家的生活條件都差不多,工作背景也差不多。而且生活環境相對來說更開放,以前說起的鄰居,是從街頭到街尾都認識的那種。大家在同一個地方生活,上下幾輩人都住在那裡,彼此之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而且會經常串門,你來我往,鄰里之間會互相幫助,一家有難,八方支援。彼此之間的感情,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而我們這一代的人,由於生活方式、生活環境、以及工作方式的變化;貧富差距的增大;讓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下降了許多。雖然門對門住著,但因為各種原因,或者因為相互之間的不瞭解也懶得了解的心理,幾乎不來往。

    二、家庭背景不一樣,家庭與家庭之間的教育觀念不一樣,處理事情的方式不一樣,減少來往,也可以減少很多矛盾。

    每個家庭的背景不一樣,教育觀念也不一致。現時期的家庭,大多數父母都忙於工作,孩子多是爺爺奶奶帶大的。

    不是說隔代教育不好,而是爺爺奶奶教育理念不同,和年輕人之間有代溝。孩子之間互相玩鬧,難免會有矛盾發生,而爺爺奶奶溺愛孩子的心理,很難正確處理好孩子之間的矛盾,讓雙方孩子和家長都滿意,搞不好還會激發出更大的矛盾。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不讓孩子受傷害和不良的影響,所以說鄰里之間,儘量減少來往或者不來往。

    三、新生入學,正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要減少外界對孩子的干擾。

    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後,開始新的學習生活,對學習和行為的要求更高了。小學一年級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

    注重孩子家庭教育的家長,會對孩子有詳細的學習規劃。什麼時間要完成什麼事情,都是計劃好了的。以便於培養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如果鄰居家的孩子過來找孩子玩,而你的孩子正在學習。本身孩子注意力就不集中,寫作業的習慣不好,總是三心二意的,你給她制定的學習計劃剛好有了點成效,這時鄰居家的孩子來了,是不是又動搖了孩子的學習意志呢?

    所以說,基於以上幾點,在新生入學這幾年,家長一定要全力以赴,杜絕一切可能會影響孩子學習習慣、行為習慣以及價值觀念的不良因素。用心陪伴孩子,在孩子可塑性最強的時期為孩子的未來打好基礎。這樣,孩子後面的學習之路才會更輕鬆。

  • 2 # 小石頭老師

    新生入學和與鄰居家的孩子少來往好像關係不太大,但是確實是一個敏感時期要面對的事情。古有孟母三遷,可見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新生入學後,孩子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是小學生了,所以生活和心理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變化1

    時間更有規律了,放學後在家裡的時間更有規律,回家後,喝水吃東西,寫作業,讀書,放鬆等等。

    變化2

    時間更緊迫了,以前自己的玩耍的時間多了,現在學習要佔用自己的玩耍的時間了。所以更需要孩子抓緊時間做事情。

    變化3

    學習的內容發生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要學的知識越來越多,難度越來越大。

    因為有了以上的變化,所以孩子需要適應,家長也需要調整,鄰居小孩和自家孩子的年齡會有差異,即使同歲,也很難保證有同樣的作業,所以在時間安排和管理上也會有所不同。

    干擾1

    作業不同,完成時間不同,對孩子會有打擾。寫完作業早一些的會影響寫的晚的,容易趕作業,質量受到影響。

    干擾2

    本身安排的讀書時間會被打擾,愛玩是天性,但是有了夥伴之後就會分散注意力,惦記和小夥伴玩耍。

    有了以上干擾,家長可能會說那就別在一起玩了,其實也沒必要。

    在一起玩也要把握一個度,趕上週末,時間稍有富裕,可以家長之間相約,約好雙方都合適的時間,一起玩耍,交流讀書,學習的經驗,互相有好的影響也是不錯的。

    凡事把握好一個度,沒有絕對的事情,之前約好,相互邀約,放鬆身心。

  • 3 # 今夜的星辰ymc

    新生入學,讓孩子與鄰居之間的孩子減少來往或者不來往,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古人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家長不讓孩子與鄰居的孩子來往,無非是擔心影響自己孩子的學習。其實,這種擔憂是不必要的,因為孩子的學習不僅需要良師,也需要益友。孩子之間的正常交往有以下好處:

    一、能夠激發學習熱情

    俗話說得好“三勤夾一懶,不勤也得勤”,意思就是說,懶惰的孩子和勤奮的孩子在一起,時間長了,就會受到好的影響,慢慢就變得勤奮起來。環境能夠改變一個孩子,如果孩子孤獨地在家學習,不與外界接觸,就會漸漸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學的情緒!只有讓孩子和周圍的小夥伴適時地在一起,才能激發起他們學習的熱情!

    二、能夠互幫互助

    孩子之間的學業水平參差不齊,作為兩小無猜的玩伴,學習成績優異的同學一定會主動幫助基礎薄弱的小夥伴,擔當起“小先生”的角色。而學習成績暫時不理想的同學,可能在其它方面會超過學習優秀的孩子,比如手工製作、運動健身等。所以,孩子之間的正常交往,能夠讓他們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三、有益身心健康成長

    孩子們寫完作業後,他們會一起玩遊戲,跳繩、踢毽、捉迷藏等!這些健康的遊戲能讓他們勞逸結合,讓他們疲勞的大腦得到充分的休養。長期下去,就能形成一種良性迴圈,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所以,只要家長們好好引導和管理,讓孩子們在一起學習,成立學習共同體,對孩子今後的成長是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的!

  • 4 # 密斯特盧

    題主這個問題應該會有具體的背景設定。

    首先,不管是新生入學還是其他什麼時候,完全拒絕與同齡人來往肯定是不好的。從教育學角度看,小孩接受新知或成長除了學校老師和家長,還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同齡人,而且這部分新知會更深刻影響孩子。有好的玩伴或小組織,非常利於孩子的學習人際關係處理、共同學習及集體生活的規則適應等等。

    題主的問題的第一個情景預設是“新生入學”,是一個時間預設。這個時間段孩子最大的問題是需要立刻建立一套與學校生活相適應的作息習慣安排。包括早起早睡、快速無干擾完成作業、減少看電視玩遊戲時間等等。在這個背景下,減少與鄰居孩子來往,是整個作息安排調整的一部分,這無可厚非。但切記,不要一刀切,完全捨棄掉與同齡人來往的時間,只是需要家長合理安排就行。

    題主的問題,可能還有另外一個預設:即鄰居孩子是否是頑劣不堪,不守規則而擔心影響自己的孩子。如果是這樣,當然需要家長的介入干擾。孟母三遷不就是為了給孩子選擇更適於成長的環境嘛!畢竟,你跟什麼樣的人玩,你就有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這種干預是必要的的,但同時也應該為孩子積極創造另外的有共同興趣且品行優良的社交小圈子。

  • 5 # 齊魯微觀說

    不咋樣。

    學習成績不代表一切。親情無價。

    如果孩子長大了,不願意來往,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如果他們關係很好,何必干涉?

    學習只是代表你在考試方面有經驗有能力,不代表為人處世,以及做事能力。

    所以,建議減少干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才能真正“減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