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肖遙天下
-
2 # nice大樹講故事
香水作為一種化學制品,成本很低,真的香水做作成本,也許比假香水高不了多少,主要的價值是在前期研發過程中所產生的費用。
一元假香水,到海外鍍個金,回來後賣到和真香水一樣的價格,說明假的和真的區別不是很大,起碼消費者是分別不出來,所以我覺得這樣的香水,應該稱為仿製品,價格要是便宜點,到是挺適合普通老百姓的,反正噴出來的效果差不多,而且價格還便宜。
就像仿製藥品一樣,同樣能治病,老百姓能買得起,能救命,其他的不重要。高檔的,品牌的真的是為有消費能力人準備的!!
-
3 # 白重影
啥叫鍍金?就是往臉上貼金嘛。而且貪是人的本性,加強海外這個鍍金背書,那些愛慕虛榮的還不趨之若鶩嗎?什麼人賺什麼人的錢。所以騙子行為為什麼沒辦法杜絕,還是因為人心貪啊!一個名牌打折這麼多,不買就傻了。這就是眾人心理,而且盲從行為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了。再這麼說吧,有些人明著知道是騙也會接受的很欣然。所以沒啥好說的。
-
4 # 四季優美授權經銷商A
這類問題太多!
1不相信國貨。
2炫耀。
3化妝品、保健品尤其嚴重。
4經不住忽悠。
-
5 # 日本專業買手
今天看新聞,
一條新華社的新聞吸引了我:
回想自己也曾關注過代購造假的問題,
小兒科的比如虛擬定位到國外:
做直播掃貨,其實只拍不買:
不得不感嘆:
這一行的水,真深啊!
▲ Dior假香水套裝,內襯、LOGO、絲帶等一應俱全
看到上面這組香水套裝,
女生們應該都不陌生,
包裝高大上,還有海外直郵的憑證,
你能想到裡面裝的是
成本一塊錢的假香水嗎?
還有爆款MAC口紅
▲右邊魅可口紅是真的,左邊是假的
這外觀憑肉眼真區分不了,
再上手試試色,據說色彩、滋潤度上,
二者幾乎看不出差別。
這屆假貨製造的這麼優秀?
如果看到這,你對假貨產生了一絲絲心動,
想撿便宜,那我告訴你吧,
這些假貨不光冒充正品,高價銷售,
製作過程,不明,
這樣的東西你敢直接用在身上嗎?!
近幾年海外代購發展的很紅火,
尤其是化妝品類,很受女生青睞。
有錢賺就容易吸引黑心商。
近期蘇州警方偵破一起公安部督辦的
特大生產、銷售假冒品牌化妝品案件,
查獲假冒Dior、MAC、
Fresh等化妝品8萬餘件,
涉案金額1000餘萬元,
也揭開了微商代購化妝品的黑幕……
“那些你捨不得噴的香水,
可能曾被裝在塑膠桶裡”
在一些地處城郊接合部,造假者正在他們小窩點進行秘密加工,用那種針管,量杯,用簡單的香料,香精,自己調,具體由哪些成分勾兌而成,造假者本人也不清楚。
這些散裝香水從廣東等地購入,每桶5升,售價1000元左右。如果按每5升1000元的原料成本計算,勾兌一瓶5毫升的假Dior香水成本僅需1元錢。
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是廉價造假的味,
她被坑的好可悲,找的代購不太對
“假貨最費錢的是
以假亂真的包裝”
以前內行人遇到的假貨,光靠看、摸基本就能判斷個十之八九,現在難度大了,這屆騙子也開始注重包裝了,而且是非常重視!他們“購買各種正品搞研發,不惜投入110多萬元。”
造假者會把正品外包裝寄給印刷廠,印刷廠按照正品包裝去仿製,印刷、燙金、覆膜……工藝流程繁雜,有的甚至還要打樣3至5次。
“查正品看的防偽噴碼,
也能造假!”
名牌化妝品一般會在瓶身噴碼標註生產批次,起到產品追溯和防偽功能。這一點的偽造難度雖然大,但也不是不能完成。
假貨製造者會透過一些隱蔽途徑,從一些品牌化妝品內部人員處,獲知某段時間市場上銷售的化妝品噴碼大概是什麼號段,然後給自己的貨噴上與正品同步更新的噴碼。
這樣一來,即便是消費者懷疑產品有假,如果查詢防偽噴碼後發現與正品一致,也會相信這些假化妝品就是正品。
“海外代購的採購小票,
網上就能批次做”
既然是從海外代購,買家要採購小票也是很謹慎了。為了讓買家深信不疑,在化妝品造假鏈條中,採購小票造假已經非常成熟了。
在網上,香港、南韓、歐洲等代購熱門地的小票應有盡有,小票上的產品程式碼還可與假冒標籤相匹配。
一個完美的假貨就這麼完美的誕生了!那就只差最後一步了:海外直郵!
“假貨去國外旅個遊,
回來就成了代購正品”
那些號稱是“海外直郵”的假冒化妝品,會被運往國外,然後再以代購或海淘的名義郵回來,以便獲得海外發貨憑證和入境證明。由於假冒產品本身價格低廉,即使算上郵費,利益仍可觀。
所以代購一定要找靠譜的,比如朋友、親戚。
“以一瓶5毫升假Dior香水為例,進價6元左右,經過組合包裝後賣給下家可以要價50元,以代購的名義賣給消費者最高可要價200元。我們在浙江、廣東、上海、北京有很多微商客戶,掙得多的,一個月20萬流水不是問題。”
日本最全人氣商品介紹,新增Wechat:monster_kong
-
6 # 忽然妖嬈
謝邀。批次製作的廉價香水,成本是真的可以低到一元的,但是去國外鍍一層金,就得追加成本了,不過相比於鍍金後回國的二百元售價,這中間的利潤空間是相當地大了。在商言商,做產品,必須追求商品的利潤最大值,而且,在國內目前的經濟環境下,走短平快的路線降低風險。可是,非要這樣劍走偏鋒的戰略,是什麼讓這些商家有膽量有自信這麼做呢?毫無疑問,是市場。因為絕大多數人並沒有鑑別香水的能力,看包裝、看售價、看渠道,除此以外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對於那些懂香水的人,靠近便知真假。所以,對這種國外鍍金自抬身價的行為,我能理解,但不置可否。
2018.08.08 新華網報道,蘇州警方近期偵破一起公安部督辦的特大生產、銷售假冒品牌化妝品案件,查獲假冒Dior、MAC、Fresh等化妝品8萬餘件,涉案金額1000餘萬元。據犯罪嫌疑人交代,這些散裝香水從廣東等地購入,每桶5升,售價1000元左右。勾兌一瓶5毫升的假Dior香水成本僅需1元錢。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只能說這個全靠包裝,大部分華人會覺得國外的東西始終要比國內好,例如去到國外買中國製造的物品,結果兜兜轉轉買的還是中國製造,價格還翻了一倍到兩倍不止。只能說有些機制並不是很完善,商家在國內能賺的錢比鍍了一層外衣從國外回來能賺的錢少,大部分會選擇出到國外再進到國內以此來謀求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