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粉墨兒4

    這些年青人沒法說,都以名星為標杆,人說臺上瘋子,臺下傻子,確實有些人追星傾其所有去走那條路。不管自己是不是吃那碗飯的材料,都要去淌那離自己十萬八千里的望不到邊的明星河。搞不懂追星族的心理,明星的光環好象把人要捧上了天似的。

  • 2 # 黃三刀

    當偶像遭遇偶像

    娛樂新聞說, 情歌王子張信哲空降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彩排現場,作為演唱會主持人之一的吳昕見到偶像難掩激動心情,失聲大哭。

    網友紛紛誇讚其真性情。

    這則訊息令人感覺有點奇妙。

    吳昕,這位1983年出生,從明視滴眼液廣告開始為人所知的女同志,相信已經是一部分人的偶像了。

    但當偶像遭遇偶像時,她便進入小女生狀態。這種現象有點意思。

    偶像,《新華詞典》有兩種釋義:一種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比喻人心目中具有某種神秘力量的象徵物;一種不加批判而盲目加以崇拜的物件。特指一種傳統的信仰或理想。

    通俗說法,偶像就是崇拜的物件,而不是喝多了嘔吐的大象。

    崇拜到什麼地步,我們有若干事實為證:只因母親沒有給她買偶像張國榮的CD碟,遼寧少女自殺,享年16歲;因沒錢親眼見到偶像影星趙薇,浙江初中生服毒自盡,17歲。等等。

    為了偶像,他們不惜以死明志,我膽子小,幹不了這個。

    是啊,想當年,誰沒幾個偶像啊。

    回想我的青少年時期,就是我的青春小鳥還在頭頂盤旋,老想一飛沖天的那個時候。從初中算起,咱也是偶像崇拜大軍裡的一員大將啊。

    初中時讀書多,瓊瑤、席娟、古龍……(等等,我是否暴露了我的年齡?)

    那個時候周星馳特棒,“也!”的那個V字手勢打得絕透了,我對著鏡子模仿了一百多次也不像。

    我成天叼著半截牙籤,因為周潤發也是這麼幹的。

    郭富城大帥哥又唱又跳“對你愛、愛、愛、不完……”的時候我簡直瘋掉了。

    那時心裡隨時燃燒著冬天裡的一把火,常在夢中成為他們,到哪裡都有一群粉絲的大喊大叫和手舞足蹈。

    接下來是山雞的時代,古惑仔義字沖天令人熱血澎湃。

    初中品學兼優,優到班主任派我跟班裡的差生阿兵坐,試圖影響感化這個初露古惑仔傾向的同學。

    同桌阿兵很喜歡打架,越大越喜歡。

    他發育得比較早,站起來不比門框矮多少。

    迅猛發育的阿兵有勁沒處使,整天或站在巷子頭白楊樹下或靠在學校走廊邊,晃盪著兩隻胳膊,隨時準備與敢同他挑釁目光對抗的人打架。

    我怕他闖禍,一有空就拖他去練雙槓、舉啞鈴,然而這樣做並沒有能耗掉他的精力,只在巷子頭的白楊下和學校的走廊邊換了一個胳膊條子更粗的阿兵。

    而我呢,則順利地被反影響,跟著他們一夥,開始曠課、看錄影,幫打架的他們看衣服、發器材。

    時間似沙漏,你眼睜睜看著它絲絲滑漏卻又無可奈何。

    誰說不是呢?經過喜憂參半的童年,傷感離場的少年,現在的我們已是不明覺厲的中年人士。

    中年人士心中的偶像早已漸行漸遠。

    在我尚未分清楚S.H.E分別是哪三人之際,現在零零後推崇甚至一零後都知曉哼唱的TFBOYS又橫空出世了。對於馬雲、王健林等大腕們的心靈雞湯也只是蠻聽蠻聽。

    因為成功不可複製,效仿容易變態。

    我的意思是,如果一個人一味崇拜效仿所謂偶像,便可能遺棄自己,異化變態成他人,這個世界上便可能只會充滿了偶像而沒有一個真正的有自我的普通人。

    哲學家早已肯定地告訴我們,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特別的。地球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更沒有完全同質的兩個人,這才是這個世界豐富多彩的源泉。

    你要相信,自己是不一樣的花朵,可以綻放不一樣的煙火。

    附:

    這是我聽來的事:有個閩南女子崇拜臺灣作家張曉風。有一次,張曉風到閩南參加研討會,她得見作家真容後,跑到廁所哭。原因是,作家沒有她讀到的作品美!這樣的故事其實已經太多了。

    我們一廂情願地要讓偶像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如果所有人的願望能實現,那些明星不知道要娶多少老婆或嫁多少人才能如你所願啊。

  • 3 # 提筆寫華年

    追星到底能追到什麼。無法就是自己心裡安慰。追半輩子有何用呢。與其追星不如想想讓自己怎麼成長。其實我們每個人就最應該追的就是自己,自己才是最大的明顯。何必盲目的去追哪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 4 # 香妃meiyi

    對於追星,兩代人在觀念上肯定有差異。青春期的孩子心理狀況往往非常複雜,一方面渴望得到同伴的認可,另一方面需要形成自我確認,而追星恰恰能滿足孩子這兩方面的心理要求。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時期的過渡性需求和標誌性行為。在一定程度上,追星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有意義的,父母要給予理解,沒必要把追星當成“十惡不赦”的壞事嚴加禁止。

    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在和孩子共同瞭解偶像的過程中,挖掘偶像的榜樣作用,讓偶像的力量激勵孩子成長進步。作為父母,完全可以引導孩子,使孩子在追星中健康成長。作為一個追星族首先要自律,喜愛一個演員是對的,但這應該有個度,不能太極端。喜歡明星只是漫長人生中的一種點綴,不是人生的全部,應該去學習明星身上的一些優秀品質。應該更健康、更理智地去面對生活,讓自己明白在生活中還有很多事等待自己去做。對學生來說,重要的是學習。

    大多數人都有名人和明星崇拜心理,這是非常正常的,名人和明星在某一領域的成功,可以鼓勵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向其學習,追星某種程度上也是激勵自己奮發上進的一種動力。但無節制的追星是一種危險行為,容易導致人沉湎於空想之中。在娛樂資訊爆炸,娛樂人物成為最受矚目物件的今天,社會和相關行業應對娛樂現象和人們的娛樂心理進行一些思考,別讓追星成為一種病。

  • 5 # 飛天分享

    追了空虛,也追了寂寞,還追了虛無,唯獨沒有追自己的內心。

    對於明星,我只欣賞他的作品。歌唱得好就聽他的歌,電影演得好就看他的電影,至於其他,沒有必要過多關注。

    理性追星,不要讓追星禁錮了你的思想,限制了你的眼界,羈絆了你的腳步,你應該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有空多關愛自己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只有他們才能在你危難的時候給你提供幫助和力量,讓你度過難關。

    明星的形象再好,光環再耀眼,那也是別人的,不能給你帶來什麼,你要做的只是走好自己腳下的路,專注於自己肩上的責任。

  • 6 # 隴西驕子

    哪個時代都有明星,哪個時代都有追捧明星的人,追星族不單是年輕人,從少年到老年,不同的年齡段追捧不同明星,相對來說,年輕的追星族隊伍要龐大得多。年輕人精力旺盛,求知慾和好奇心強,容易被社會公眾人物迷惑而產生崇拜和嚮往,漸成追星族,追星沒有錯,問題是社會造就了什麼樣的明星,即古話所說:“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如果新聞媒體繼續熱炒“蔡X坤”“範X丞”等,那麼,社會也將隨之新生一大批“娘炮 ” ,這於國於民何益?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雷鋒,是全華人民特別是青少年追捧學習的明星,“雷鋒精神”至今造福社會。這一正一反兩個例子,足以說明新聞媒體樹立的明星很重要,什麼樣的明星影響產生什麼樣的青少年,“少年強,則中國強”,近年,中央已再三下文為“娛樂至死”叫停剎車,逐漸扭轉輿論導向,為社會樹立了一個又一個“兩彈一星”式正能量的明星,為青少年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腺肌症服用中藥可以醫治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