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卑微的活著

    傳說戚繼光第二子因違犯軍法而被他處死。

    戚繼光斬子的故事故事被廣為流傳,民間藝術家們還將此事改編成閩劇、秦腔等戲曲廣為傳唱。

    相傳當年戚繼光抗擊倭寇時駐紮在福州此處。一次,戚繼光得知一夥倭寇企圖侵犯福州,他就兵分兩路,命令兒子戚印率先鋒部隊分頭開進,約定次日午時在福州城東北會合。戚印於是率隊出發,然而不久天氣發生變化,伸手不見五指,戚印擔心中倭寇埋伏,就下令部隊停下,自己帶幾個隨從趕去大軍。由於部隊未能匯合,導致接下來對倭寇的戰鬥形勢不利,戚繼光很生氣,為了嚴肅軍令,他命令將兒子戚印押出去斬首。這樣一來,戚家軍士氣大振,奮勇殺敵,大獲全勝。福州百姓都很感動,大軍凱旋之時,經過戚繼光斬子之處,老百姓都痛哭失聲。

    戚繼光斬子的故事,在《明史》、《罪惟錄》、《明書》和汪道昆的《孟諸戚公墓誌銘》、董承詔《戚大將軍孟諸公小傳》、《閩書》中的《戚繼光傳》等較為可信的史料中均無記載,戚繼光後人所編著的《戚少保年譜耆編》中也沒有關於此事的記載。而且根據《戚繼光墓誌銘》的記載,戚繼光的正房夫人王氏,一生只生有一個女兒,並無傳說故事中的長子戚印這個人。戚繼光在軍中所納的小妾陳氏、沈氏、楊氏等人雖然先後為他生了戚祚國、戚安國、戚報國、戚昌國、戚興國等幾個兒子。但這些兒子在戚繼光抗倭時期都還是襁褓中的小兒,根本不可能成為統軍打仗的將領。因此,許多歷史研究者認為,戚繼光斬子之事,純粹是子虛烏有。    

  • 2 # 海鏡清

    戚繼光斬子一事只是民間傳說,為稱頌戚繼光治軍嚴明,其實是子虛烏有。這種事並不少見,例如三國名將呂蒙因軍紀殺一同鄉部下,到了民間故事就演變成殺其表弟,似乎老百姓最喜歡這種大義滅親的戲碼。

    據《仙遊縣志》載,一次,約三千名倭寇在海門沿海上岸,準備去臨海、仙居一帶搶劫。戚繼光命令兒子戚印(又有戚英、戚狄平兩種說法)領兵在雙港與城西交界的花冠巖一帶埋伏,自己出兵佯敗,把倭寇引到上界嶺,等倭寇全部進入包圍圈後,再兩軍夾擊,一舉全殲。結果戚印年輕氣盛,交戰心切,沒等倭寇全部進入包圍圈就下令擂鼓衝鋒,結果讓一部分倭寇逃脫了。

    戚繼光因戚印沒按照軍令行事,下令推出去斬首。部將跪在地上要求從寬處罰,留他一條性命將功贖罪。戚繼光不答應,說:"我是一軍主帥,如果我的兒子犯了軍令可以不殺,以後還怎麼帶兵?軍中的命令還有誰去執行?"於是將戚印斬殺。

    這個故事在閩浙一帶廣為流傳,民間藝術家們還將此事改編成閩劇、秦腔等戲曲廣為傳唱。民間故事裡還說戚印是戚繼光正妻王氏的兒子,所以王氏與戚繼光感情淡漠。其實據《戚繼光墓誌銘》的記載,王氏只給戚繼光生了一個女兒,沒有兒子。

    其實戚繼光一共有5個兒子,分別是戚祚國、戚安國、戚昌國、戚報國、戚興國。戚祚國襲登州衛指揮僉事,後升為濟南府掌印都司;戚安國蔭錦衣衛指揮,早夭;戚昌國是中乙未武舉,後任錦衣衛指揮、都督府都督同知,賜蟒袍、繡春刀;戚報國是秀才出身,蔭錦衣衛百戶;戚興國也是秀才出身,蔭錦衣衛指揮僉事。可見都是“國”字輩,沒有戚印這麼個人。

    其實戚繼光的兒子多是錦衣衛,由於戚繼光在張居正死後遭到政治迫害,鬱鬱而終,所以其子亦默默無聞

    戚繼光斬子之事,《明史》、《罪惟錄》、《明書》和汪道昆的《孟諸戚公墓誌銘》、董承詔《戚大將軍孟諸公小傳》、《閩書》中的《戚繼光傳》等較為可信的史料均無記載,戚繼光的兒子們編著的《戚少保年譜耆編》也沒有。

  • 3 # 術球

    據史料記載,戚繼光,有一個夫人,王氏,有三小妾,分別為陳氏,楊氏,沈氏。但是王氏只生了個女兒,他小妾生的三個兒子分別為戚安國,戚報國,戚昌國,並沒有叫做戚狄平,戚印,戚英的人,所以這個故事應該是虛構的,上面這個故事,應該也是“如有雷同,純屬借鑑”。百姓們也是應該是為了讓後代子孫記住戚繼光這個抗倭英雄,特地為他量身定做的故事。可見戚繼光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是多麼的高大。正所謂公道自在人心是也。

  • 4 # 大明雄魂

    這種故事屬於小說演義之類,純屬為了營造一個高大上形象而營造出來的,不可深信。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個不太好的傳統,就是在宣揚某人時,往往會把這個人往十全十美的方向上吹捧。很少用客觀的、符合人性邏輯的觀點去評價一個在某些方面做得比較突出的個人。當然,就這一點而言,解放後的宣傳更是誇張得無以加復。大家不妨聽聽自己身邊的那些被評為什麼先進、模範之類的人物的事蹟報告,你一定會覺得,你不是在和一個人共事,你是在和耶穌整天共事。

  • 5 # 滄海拾遺錄

    戚繼光是明朝中後期著名的抗倭名將,結合為患東南沿海一帶多年的倭寇戰法,創造性地研製出一大批抗倭武器裝備,並利用義烏一帶土著居民彪悍且械鬥成風的習慣,精心挑選忠厚踏實的農民,一手訓練出軍紀嚴明戰鬥力強悍的“戚家軍”,利用這支軍隊消滅了倭寇。

    據史料記載,戚繼光治軍十分嚴明,有一次,多支軍隊聯合操練,天突降大雨,其它軍隊士兵紛紛自發解散避雨,唯有戚家軍因沒有聽到避雨的命令,一直立在雨中幾個時辰不動,顯示出軍紀如山。但傳說中的戚繼光為嚴明軍紀,曾經“斬子立威”的說法實不可靠。

    因為遍翻各類正規史料,未曾發現有戚繼光斬子立威的記載。再加上據史料記載,戚繼光十分懼怕妻子王氏,王氏不允許戚繼光納妾,但因為她無子,古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因此,戚繼光偷偷納妾,有生有多子,妻子雖生氣也無可奈何。戚繼光的兒子出生相對較遲,戚繼光愛子情深,不惜開罪妻子,“斬子立威”的說法應是無稽之談,是為佐證戚繼光治軍嚴明的野史雜談。

  • 6 # 參知正史

    關於“戚繼光斬子”的傳說,一直在當年抗倭前線的閩浙一帶廣為流傳,但史學家對這傳說並不認可,但也不能完全說是子虛烏有!我們一起來看。

    “戚繼光斬子”的傳說

    這就要說到戚繼光“五站上峰嶺”的故事了。戚繼光原本並無計劃在上峰嶺設伏,因為上峰嶺是個禿嶺,即使設伏成功也不便全殲倭寇,所以把伏擊圈設在了仙居一帶。為此,戚繼光派自己的兒子戚印率1000戚家軍追擊倭寇,把從新河趕來的倭寇引進仙居的伏擊圈。

    可是,年輕的戚印小將軍,意氣風發,看到上峰嶺的大量倭寇,就下令全力衝擊,一陣猛攻之後,倭寇被打得四處逃竄,戚印雖率軍全力追擊,但還是讓大多數倭寇逃走了。這樣一來,戚繼光的計劃被打亂了,仙居的口袋陣也派不上用場了,倭寇卻大量逃走了!

    回營後的戚印,因違反軍紀、擅作主張之罪被處以斬首之刑,就是戚繼光轅門斬子的傳說!

    戚繼光斬子的真實性

    事實上,上峰嶺之戰時的戚繼光還沒有兒子,而且戚繼光後來的五個兒子中也沒有哪個兒子名叫戚印。

    所以,戚繼光斬子的故事並不可靠,但畢竟有很多相關的古蹟被保留了下來,比如浙江台州的上峰嶺附近至今還保留著戚印小將軍的祠廟,因此“戚繼光斬子”的故事也不能完全說是子虛烏有。

    很多人推測,當年上峰嶺抗倭戰中,確有戚繼光斬子的故事,不過戚繼光斬的不是親生兒子,而是收養的義子。

    其實,故事的真與假,已無意義,重要的是戚繼光抗倭的英雄事蹟,會被後人永遠銘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歌《我在馬路上撿到一分錢》現“漲價”為“一元錢”(改編成《一元錢》),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