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兔子牙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是中國歷史上不變的傳統,中國古代的君王只可共患難但是不可同富貴。而這一傳統最開始是在劉邦這裡顯示出來的,其中劉邦殺了最讓人憐惜的就是韓信了,韓信為漢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被封為“淮陰侯”,這已經是非常大的官職了。

    韓信的功勞太大,也知道成為了劉邦的眼中刺,可是當時劉邦當時並沒有暴露要啥韓信的念頭,而且為了讓韓信心中安慰,還允諾韓信“五不死”,什麼是“五不死”呢?總結起來就是“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不死,沒有捆他的繩,沒有殺他的刀”按說這樣來說韓信自己也感覺有了免死金牌。除此之外劉邦還封賜韓信“三齊王”,與天王齊,與地王齊,與君王齊。可以說是當時全天下最尊貴的人,說他萬人之上一人之下一點也不為過。可是韓信已經有了這麼高的權威了,而且又有了劉邦的“免死金牌”,為什麼最後還是慘死呢據說劉邦去平定陳豨的時候,呂后和蕭何密謀,將韓信騙到長樂宮中,當時韓信便告訴呂后:“君王封我五不死的,你不能殺我”,呂后便說:“用一般的方法殺不死你,但是殺你用不著五不死”,韓信便被吊在長樂宮的鐘中,被宮女用木頭打死。可以說上不接天,下不著地。看不見劉邦。

    韓信的死與劉邦也是有關係的,如果沒有劉邦的授意呂后敢殺韓信嗎?另外劉邦當上了皇帝已經殺了不少功臣了,所以說韓信的死絕不是一場意外,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 2 # 武漢小市民咵天

    韓信、蕭何、張良並稱“漢初三傑”,這三人在劉邦打天下建立漢王朝過程中既立下過汗馬功勞而且自己也是能臣帥才。“漢初三傑”中,運籌帷幄的張良和一直管理後方給在前方提供軍需的蕭何人生的終點同是64歲,是壽終正寢。相比張良、蕭何,同樣名列三傑的韓信則在35歲,不經過任何的司法程式,被呂后殺於深宮之中,夷三族。

    單從歷史的結果和大走勢來論,很容易得出韓信功高震主,劉邦已經一統天下,容不下外姓人有半點兒威脅劉家天下所以消滅韓信的結論。其實翻看歷史的細節,就會發現處在劉邦或者是劉邦集團任何一個人的位置,去看韓信做的一些事兒,韓信就像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幫漢軍打江山(劉邦的天下有一半是韓信打下來的),一方面逐漸成為劉邦的眼中釘。

    歷史:“漢初三傑”

    楚漢之爭中,韓信提出:以劉邦為誘餌,在滎陽一線吊著項羽的主力部隊,此時身為大將軍的韓信則獨自向北方開闢第二戰場。當韓信接連攻下魏、代兩地後,韓信的軍事實力已然很強了,劉邦多次寫信向韓信求援,但他就是不做回覆。韓信軍功可嘉,但是卻不通君臣之交,這次沒有向劉邦表示忠心是致命的,因為讓劉邦第一次對韓信起了疑心,甚至有可能給日後埋下禍根。劉邦帶領著幾個親兵親自趕往韓信當時所在的趙地,進入營帳一把拿過印綬,調走了韓信大部分兵。而劉邦的這一次從滎陽到趙地,也是千辛萬苦逃出來的,當時滎陽被項羽的楚軍圍困,路上還搭上了一個忠實將軍耿紀的性命,差點自己的性命也丟了。

    歷史:漢高祖——劉邦

    如果說滎陽的犯錯,韓信能說自己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樣的話,那第二次犯錯總會讓劉邦看成是“擁兵自重”的要挾。劉邦派了謀攻的高手酈食其去遊說齊國,不戰而屈人之兵,齊國70多座城池歸降劉邦。而且酈食其對齊王保證,如果漢軍攻來就把自己煮了,於是齊王撤除了齊國上下所有的戰鬥準備。韓信這個時候已經一路凱歌,也正要攻打齊國,雖然已經知道酈食其勸降齊國的訊息,但是還是擅自出兵攻打齊國。由於齊國已經不設防了,完全沒有一點防備,韓信很輕鬆就拿下了齊國,還讓上書讓劉邦冊封自己當“假齊王”,代理齊國。韓信這麼做,是拿劉邦給他的兵權和大將軍,蕭何給他的糧草和漢王劉邦的信譽以及漢臣酈食其的生命來換取自己的榮華富貴(韓信進攻齊國後,認為酈食其是劉邦派來的以命換齊國的死士,於是把酈食其扔到了鍋裡)。

    劇照,韓信

    韓信的這兩次犯錯都是致命的,既沒有處理好君臣關係,也是沒有及時向劉邦證明自己的忠誠。

    君臣關係,最重要的,君不給的,臣子不能強要。劉邦天下大定後,劉邦讓“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自己挑封賞,張良卻只要了他和劉邦相遇時的留縣作為封地,這等作法既處理好了君臣關係又表了忠心。而韓信向劉邦討要“假齊王”和其封地的時候,劉邦還沒有平定天下,項羽也還虎視眈眈,劉邦當時無奈不能和韓信翻臉,而韓信的請求也更像是要挾,最終給埋下鍾室之禍。

    君君臣臣,韓信不懂,所以必死。

  • 3 # 中孚鑑

    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他用兵如神、戰功赫赫,為劉邦擊敗項羽、建立大漢作出巨大貢獻。他用兵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可謂是戰績卓著。在古代兵家中他很有地位。同時他和蕭何、張良被稱為是漢初三傑。

    劉邦為帝后,韓信因功被封為楚王,為異姓諸侯王之一,但是後來卻先被貶為淮陰侯,後又被呂后所誅殺,作為大漢的功臣,曾戰功赫赫,最後卻落下悲慘的結局。

    那韓信做過什麼讓韓信不放心的事,為何最終會慘死?

    其實,在古代,歷來多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韓信戰功赫赫、又為異姓王,可謂是功高震主,又是手握重兵,本來就對大漢朝廷構成了很大的威脅。

    之前因為項羽在,而韓信確實深通用兵之道,劉邦為了消滅項羽,不得不用韓信,如今天下一統,哪裡還有其用武之地,而他的存在反而變成了對大漢的一種嚴重威脅,因為韓信用兵如神,又有重兵和蓋世功勳,大漢朝廷又有誰是他的對手,若韓信一旦有二心,大漢朝又有誰可與之匹敵,那豈不是對漢朝構成極大的威脅。

    如此韓信這個潛在的威脅,呂雉又怎麼會留呢!再說了,歷來功臣當功成之時,落下悲慘下場的亦不在少數,可謂是太平本是將軍定,哪有將軍享太平。

    至於韓信做過什麼讓劉邦不放心的事,其實劉邦一開始就有些對韓信不放心,只不過因韓信的才能,又不能不用,於是之後對韓信是一邊安撫、一邊猜忌。

    因為韓信在投劉邦後,開始他名氣不大、亦無什麼大功,當時無論資歷、功勞、地位都不能和劉邦的老部下相比,他們是追隨劉邦早、對劉邦忠心耿耿、和劉邦一起同甘共苦過,但是他們卻沒有被拜將,反而韓信一無大功、二是剛來不久,只因他有才,劉邦為了在楚漢相爭中打敗項羽,於是拜韓信為將,讓他掌管漢軍、統率各將。

    劉邦的這個做法不僅讓他手下的老部下不理解而且他自己也頗為擔心,因為韓信被拜將,劉邦讓他掌兵權,可謂是把他自己的身家性命都給了韓信,這雖然說是對韓信的信任,但是反過來說,韓信新來不久,就得到兵權,劉邦心裡多少人有些擔心的,若韓信失敗、或者韓信有二心,那劉邦和跟隨他的人下場可想而知。

    因為開始有了擔心,所以就是開始就對韓信不放心,有了開始就有了以後,換句話說,從一開始就對韓信不太放心。

    後來韓信在戰績上沒讓劉邦失望,他所向披靡、攻無不克,但是隨著韓信的功勞越來越高,他的地位和權利就越來越大,同樣的劉邦對他的猜忌之心也就隨之增加。

    之後韓信又為了試探劉邦,所以就向劉邦討封假齊王的封號,劉邦當時就很生氣,但是因為當時正是楚漢相爭的關鍵時刻,劉邦還要倚仗韓信來打敗項羽,不得不安撫韓信,於是就封了韓信齊王。而由此劉邦對韓信更是有猜忌之心了,後來韓信最終落下被殺悲慘的結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糖尿病人餐後可以立即吃水果嗎?什麼時候吃水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