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康乾盛世是指康熙,乾隆及八旗的盛世嗎?
8
回覆列表
  • 1 # 隨遇而安41432

    這純粹是當時清政府的輿論製造,沒有什麼盛世。康熙打了一輩子仗,並且基本都是內戰,都知道,戰爭有多殘酷,對國民經濟的損害有多大,那時候老百姓能有飯吃就感覺很幸福,雍正時期基本上沒有大的戰爭,並且都在西北打的,經濟恢復的好很多,後來又輪到乾隆這個敗家子,把他老爹的存款都給折騰沒了。還哪來的盛世啊!只有一出出的文字獄。

  • 2 # 紅黑聖西羅

    康乾盛世,準確的說是康雍乾盛世(絕對不能忽略雍正),是指從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亂,到嘉慶元年(1796年)川陝楚白蓮教起義爆發,持續時間長達115年。總共經歷了三代皇帝,康熙是給盛世打基礎的,營造良好環境,雍正為這個盛世出力最大,乾隆基本是坐享型。

    這個盛世和古代其他盛世生成的條件都差不多,第一就是國家統一,社會安定,這是最主要是原因;第二就是人口大幅增長,經濟快速發展。這二個因素是衡量一個朝代是否有盛世的重要標準,無疑康雍乾三個皇帝都做到了。

    但現在也有不少人置疑這個盛世,認為這是無視史實,自欺欺人而已。的確,這個盛世表面上看起來很輝煌,但實際上掩蓋了很多問題,越積越多,越來越大。而到了後面這些問題就集中爆發,威力極其巨大且影響深遠,可以說直接造成了中國之後100多年的悲劇。

  • 3 # 沅江船山

    所謂的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三個通古斯野豬皮統治時期。

    歷史上並沒有毛康乾盛世,都是改開後一群所謂的垃圾歷史學家吹出來的。

    確切地說應該說是滿野豬皮的盛世,但卻是漢人災難。

  • 4 # 三觀粉碎機

    “康乾盛世”正的稱呼應該是,“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也就是從康熙朝開始包括雍正朝,再是乾隆朝結束之間的一百三十年時間。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說的是“康乾”至今爭議非常大,有人認為它是中國封建王朝的迴光返照、有人認為它是一個假的康乾盛世,還有人認為如果放在全球視野下,那康乾盛世對比西方的資本主義崛起就是個笑話。當然這些話題太大,這裡就不展開說了,單單只是說一下為什麼會出現“康乾盛世”這個情況。

    把“康乾盛世”歸結到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的才能這是毋庸置疑的,畢竟這三人都極其重民生,再有怎樣的弊政卻也不能否認其在文韜武略上的功績。但我想說的是,在近代工業革命之前,任何一個農耕大國,它興或者衰,人的因素在歷史和老天爺的因素下都顯得十分渺小。而“康乾”則正處在老天爺極度眷戀的時期。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天氣,在明末清初整片大地經歷了改朝換代的小冰河期之後,逐漸步入一個穩定和溫暖的氣候,此時被明末徐光啟所引進來的高產甘薯已經被廣泛種植,不管是土地肥沃的江南閩南一代,還是土地比較薄的西北等地,百姓都能透過各季穿插不同的作物來獲得糧食。有意思的是,這個時候的歐洲已經出現了工業文明,而我們恰是農業文明的巔峰。根據統計,康熙二十四年,全國耕地已經達到了六億畝,這無疑是一個王朝最大的興奮劑。

    然後是歷史。順治是第一個入關的帝王,康熙是後金入關後的第二位,這個時候全華人口凋零,百廢待興,由於舊的次序被打破,人員大幅減少,新次序得意重建,人人都有田有地。換句話說就是供大於需,百姓自然安居樂業。其實縱觀所有王朝,從漢代的文景之治、晉武帝的“太康繁榮”,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到明朝的永樂盛世。發現沒,這些盛世出現的都是第二代—第四代帝王之家,所以這就是“歷史規律”。也是“康乾盛”世產生最大的原因。

    當然了,正所謂“成也老天,敗也老天”,到了乾嘉交替之際,厄爾尼諾現象頻發,整個清朝開始遭受大範圍的天災人禍,根據記載當時發生各種自然災害的州縣次高達14403。這不僅毀滅了康乾盛世,同時也令嘉慶朝負重不堪。

  • 5 # 追尋178529084

    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時期,經過康熙平藩定叛,雍正的勵精圖治,是大清王朝漸漸走向強盛輝煌,到乾隆時期,國家基本安定下來,也史清朝走向鼎盛,經濟水平,國家實力這是最鼎盛時期,所以歷史稱之為康乾盛世

  • 6 # 趙燕雲

      所謂康乾盛世是指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統治期間。一般認為具體時間起自清康熙二十年,即公元1681年,標誌是年輕的康熙帝平定了三藩之亂;結束於嘉慶元年,即公元1796年。川陝楚白蓮教起義被認為是此段盛世結束的標誌。整個康乾盛世歷經了清帝國三代帝王近一百二十年時間。

      其實我比較認同這段時期應為“康雍乾盛世”,因為中間的雍正帝時期雖然相對短暫,但其為延續盛世功不可沒。這段時間內清帝國社會相對穩定,經濟發展快速,人口繁衍迅速,疆域達到上千平方公里,成為雄踞東方的大帝國。出現原因無外乎戰亂結束後形成了社會穩定,社會穩定使人口增加,人口增加又使土地大量開墾,人口和土地的增長使財稅隨之增加,有了錢才有底氣幹更多事。

      “康雍乾盛世”不僅為大陸及臺灣等地史學界承認,西方傳統史學界也認同這一時期是清王朝統治的高峰時期。

      康雍乾時期之所以能稱為“盛世”,是因為這一時期創造出了中國歷史上的幾大高峰。

      首先是人口的增長。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全華人口突破一個億。六十多年後的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人口竟然突破了三個億。人口的迅猛增長既有當時社會穩定的因素,也是這幾位皇帝,尤其康熙帝重視農業生產,將明末引進的番薯、玉米等高產作物能在全國推廣的結果。

      其次,稅賦的迅猛增長。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帝國戶部存銀達7182萬兩,是乾隆即位初,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的兩倍多。財政的富庶,為帝國的生存擴張有了底氣。帝國的領土在此時期幾經擴張,為以後中國版圖奠定了基礎。

      再次,文化,尤其學術文化的繁榮和漢學的振興。這一時期的學術文化表現出盛世所特有的恢宏氣象,以考經證史為重要特色的漢學興起,推動學術向集大成方向發展。這一時期古籍研究、整理所涉獵的範圍異常廣泛,包括經學、史學、天文、古算、地理、農學、醫學等等,從比較寬廣的範圍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古今圖書整合》、《四庫全書》等等。代表了當時學術的最高水平。

      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作為帝國最高統治者的皇帝由開始對西方科學感興趣到排斥,逐漸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中止了明末以來形成的西學東漸,而且為了維護自身統治,針對漢族文化人大興“文字獄”。康熙帝時期的《尼布楚條約》、雍正帝時期的《恰克圖條約》都為了妥協割讓了部分領土。

      康熙年間人唐甄的《潛書》裡提到:清興五十年來,四海之內,日益困窮,農空、工空、市空、仕空。他親眼看到山西婦女多無褲可穿,而“吳中之民多鬻子女於北方”。

      乾隆時期的英國使者馬嘎尼來華期間,記載北京街頭乞丐很多。許多百姓都是蓬頭拓面,衣杉襤褸,因此他形容滿清不過是一個泥足巨人,“華人”正在逐步退化到“半野蠻人”時代(見馬戛爾尼的中國行記)。

      也正是康雍乾時期,西方科技文化迅速發展。鴉片戰爭前夕,歐洲列強們已是堅船利炮,而清帝國的軍隊卻還在使用明朝的火炮。

      這些就是歷史的詭異之處,比如宋朝,是中國帝制時代的頂峰,卻是個兩次亡於異族的孱弱王朝。評價歷史不能只看A面,也應看到它的B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的心,在什麼情況下能夠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