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愫暮

    出於愛好,我用多把不同檔次的小提琴,在音柱與音色的微妙關係上作了些摸索,為便於琴友們閱讀參考,簡化整理成一篇。因為決定提琴音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多方位的,試驗只能偏重於某一個方面,難免要受其它因素牽制而得出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結果。另外,這些試驗也純粹是我個人業餘消磨時間的娛樂性摸索,得出的全是很片面的純感性結果,不一定正確,還請各位老師和琴友參與討論和糾正。

    ◈ 音柱長度

    ①初觸點(安裝音柱時,在不用力的情況下,音柱下端斜著剛好觸及背板的那一點)與終觸點(將音柱下端用力頂使與背板垂直時,音柱下端觸及背板的那一點)的距離幾乎等於零,琴板振動很自由,音色最自然、柔美,唯第二絃略帶嘶嘶的糙聲。但重拉時,音柱自由跑動;碰觸琴體時,音柱很容易倒掉。不現實。

    ②初觸點與終觸點的距離為3毫米時,琴板振動也很自由,音色也很自然、柔美,第二絃嘶嘶的糙聲略好些。但用手拍打琴體或放鬆琴絃時,音柱還是比較容易倒掉。也不現實。

    ④初觸點與終觸點的距離為10毫米時,琴板振動開始受限制,音色開始變得剛亮,略缺少柔美。即便用雕刻刀稍用力頂,音柱也不倒掉。還是比較理想。

    ⑤初觸點與終觸點的距離為15毫米以上時,琴板振動嚴重受限制,音色變得很生硬。也不現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沒有那麼多天災,明朝還會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