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助農小哥
-
2 # 兔子尋
1、防疫要準確。 2、杜絕傳染源。 3、搞好消毒衛生。 4、合理應用藥物。 5、合理應用維生素等新增劑。
相關搜尋
-
3 # 美少女218145255
1、健全的消毒制度,就是要求從雞舍的內外環境、飲水、飼料、雞群到工作人員的正常出入和操作規程等都要有明確的消毒規定,以及保證這些規定在雞場內順利實施的具體措施,以保證雞群的健康,杜絕各種傳染病的發生。
但在實際工作中, 一些養雞戶對消毒制度的概念缺乏完全的瞭解,90%的專業戶舍內消毒很嚴,但在雞舍門口不設消毒池;80%的專業戶根本不穿消毒服和鞋;30%的專業戶因鄰里關係密切,隨便讓人進出雞舍,內外環境較差;50%消毒方式單一,只注重空氣消毒,不注重飲水、飼料消毒,而村鎮養殖戶用的水大部分是地表被汙染的井水。
2、操作不規範 最突出的問題是疫苗瓶、剩餘疫苗亂扔。90%的專業戶根本不將疫苗瓶深埋處理,而是往往扔到河中、溝中、糞池、垃圾堆、閒置空地及田野上,而活毒疫苗在常溫下會在空氣中、水中、土壤中繁殖蔓延,毒力會越來越強,直接受到汙染的水,從消化道感染就是最直接的途徑,當雞群的抵抗力降低或受到嚴重刺激時,雞群就可能發病。
隨便串門來的很多養殖戶缺乏科學嚴謹的防疫意識,東家聊天西家求經,回來時既無紫外線消毒,也不更換消毒服和鞋,就隨隨便便進入自家雞舍,成為疾病的傳播媒介。
-
4 # 使用者袁宏志
首先是溫度,由於剛出殼,雛雞怕冷,溫度控制在30度到33度,水槽,料槽都準備好了,裡面全盛高好,過氧乙酸消毒液,錄音機,小雞就怕驚嚇,一開始放點小聲的東西,滿滿的聲音放大一點,特別是鞭炮,汽車喇叭聲!
-
5 # 農村業儒
現在農村的農民經常從養雞場買回來肉雞進行養殖,肉雞買回來後需要先做些預防,不同的季節預防的方法不同。主要預防溫度的高低變化、轉移場地帶來的應激反應、飼料的轉變帶來的食量變化。只有這些預防做好養雞才能順利。
溫度變化肉雞場讓農民挑選的雞都是一個月左右的脫溫雞,特別是在春冬季節,買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注意溫度的變化。農村養雞的習慣就是買回來後直接散養在外,沒有任何的保溫措施。而這些剛從養雞場買回來的肉雞,在不保溫的情況下,會因為氣溫的變化而造成感冒。嚴重時引起其他疾病造成死亡。
所以買回來的肉雞要有一個逐漸脫溫的過程,可以先用紙板圍一個區域。用白熾燈進行升溫,保證肉雞的適宜溫度,在天氣好氣溫適宜的時候放至野外活動。經過半個月左右完成脫溫,才不會造成損失。夏季則不需要有些考慮,秋季只需要注意深秋時節的早晚溫度變化。
場地轉移帶來的應激農民從養雞場買回來的肉雞進行養殖就相當將肉雞進行了一次場地轉移。有些朋友認為這肉雞都2斤以上了,不會有什麼不良的反應的。其實肉雞作為一個快速生長型的雞種,養殖時間短,並且沒有經歷過場地轉移。一旦轉移就會陷入不適宜的階段,或者不吃食物、一動不動的情況都會出現。
所以應對應激帶來的各項反應,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涼開水裡面摻入白糖或者紅糖給雞飲用。糖水能補充雞的能量消耗,等肉雞適用場地後就可以透過吃食物來維持活動所需要的能量。才不會因為營養不足導致體質變弱的情況出現。
食量變化從養雞場買回來的肉雞很多農民朋友感觸最深的就是前一個月不怎麼吃食物,除非是餓極了才象徵性地吃幾顆。這主要是肉雞一直吃的精細化飼料,讓直接吃粗糧,雞不習慣。並且雞因為之前的飼料容易消化,體內也沒有輔助消化用的石子。粗糧會在雞胗裡面儲存很長的時間。
為保證肉雞食量的穩定進食,剛買回來時將粗糧磨成粉摻水餵給肉雞吃;也可以直接餵食煮熟的剩飯。隨著養殖時間的推移,慢慢將磨的顆粒變大,並且在肉雞活動的周圍放一些沙子,最好是放小火石子。雞將石子吃入後有助於對粗糧的消化。只有讓肉雞有一個逐漸適用粗糧以及增加雞胗內石子的過程。雞才不會因為食量的變小而消瘦。
養雞場買回來的肉雞做好以上3件事的預防,養雞才不會越養越瘦。才不會因為自身管理不當而產生疾病死亡。 -
6 # 三農剛子
在大型養雞場,都出售肉雞,當地的農戶人家,買回肉雞拿回來自己養,肉雞大部分都是母雞,肉雞45天就出欄,現在肉雞的市場行情,1斤14塊錢,出欄的肉雞都在3斤左右,也有的長到5斤到6斤,咱們按照三斤計算,一隻雞52塊錢,這樣的肉雞買回家自己養,如果養的好還能下蛋呢,農戶人家買回都是散養。
脫溫處理肉食雞的養殖,它都在屋裡養殖的,養殖的密度,一平米在八隻,在這擁擠的環境中生長,肉食雞,每天就是吃,吃完就睡,才能在45天中長大,如果買回去,拿到家裡散養,必須先改變它的生活習性,因為它們已經適應在屋裡的溫度,就是熱天,在外邊也不適應,就有個脫溫處理過程,在屋裡找個溫度高的地方,慢慢適應屋裡的環境,到中午的時候,把它放到外面去,叫它們適應外邊的溫度,大概過半個月後,它就會適應環境了,慢慢的把他腿腳鍛鍊開了,要不它們總想趴著。
飼料的改變肉食雞,從小吃全價飼料長大的,如果喂顆粒的糧食,它是不會吃的,再說肉食雞它也消化不了,因為它的胃裡,沒有小石頭子,幫助雞消化的,這就改變一下雞食物形狀,參照全價飼料的做法,把有顆粒的糧食,都進行粉碎,還可以新增谷糖,麥夫子,豆餅粉,這些都摻雜在一起,這樣餵養肉食雞,粉末狀食物,肉食雞就好消化了,再過些時間,可以在粉狀物食物中,加一些小顆粒狀食物,但是比例在10%,在養殖的院子裡,還要給雞放點兒小沙子,叫肉食雞慢慢叨食,逐漸的適應。
按照以上的方法餵養,我想肉食雞,慢慢會適應散養的習慣,這樣的經過半年時間的調理,就它們恢復散養雞的本質,這樣的母雞也能下蛋的,能下多少蛋,只在乎以後的調理,還有餵食的情況,如果喂好的糧食,它就會下蛋多的。
回覆列表
養雞需要防止消毒不嚴格, 操作不規範。
1、健全的消毒制度,就是要求從雞舍的內外環境、飲水、飼料、雞群到工作人員的正常出入和操作規程等都要有明確的消毒規定,以及保證這些規定在雞場內順利實施的具體措施,以保證雞群的健康,杜絕各種傳染病的發生。 但在實際工作中, 一些養雞戶對消毒制度的概念缺乏完全的瞭解,90%的專業戶舍內消毒很嚴,但在雞舍門口不設消毒池;80%的專業戶根本不穿消毒服和鞋;30%的專業戶因鄰里關係密切,隨便讓人進出雞舍,內外環境較差;50%消毒方式單一,只注重空氣消毒,不注重飲水、飼料消毒,而村鎮養殖戶用的水大部分是地表被汙染的井水。
2、操作不規範 最突出的問題是疫苗瓶、剩餘疫苗亂扔。90%的專業戶根本不將疫苗瓶深埋處理,而是往往扔到河中、溝中、糞池、垃圾堆、閒置空地及田野上,而活毒疫苗在常溫下會在空氣中、水中、土壤中繁殖蔓延,毒力會越來越強,直接受到汙染的水,從消化道感染就是最直接的途徑,當雞群的抵抗力降低或受到嚴重刺激時,雞群就可能發病。隨便串門來的很多養殖戶缺乏科學嚴謹的防疫意識,東家聊天西家求經,回來時既無紫外線消毒,也不更換消毒服和鞋,就隨隨便便進入自家雞舍,成為疾病的傳播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