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衲侃春秋

    公元1038年十月十一日,一個驚人的訊息從西北的邊陲傳來,党項人西夏王李元昊,在野利仁榮、楊守素等親信大臣的擁戴下,在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南郊築壇,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國號稱大夏(後來史稱西夏)。

    當時中原這裡是宋仁宗朝。那時的天下大勢是大宋王朝和北邊的大遼互相爭霸了多年,後來兩國好容易締結了《澶淵之盟》,從此息兵止戈,呈現出和諧友好的局面。

    但是現在,在自己的側翼又突然冒出一個西夏國來,大宋朝廷當然不幹了。過去手下的一個異族王爺,如今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和自己平起平坐,如果任其發展,那讓其他的小嘍囉怎麼看?大宋王朝的臉面往哪裡放?

    所以,一接到西夏的正式上表,朝廷馬上做出反應。皇帝下詔“削奪賜姓官爵”,停止互市,並且在宋夏邊境張貼榜文,懸賞重金高官捉拿李元昊,或獻其首級。

    自古以來,臣子謀反都是滅九族的大罪,像西域這些番邦雖然達不到這種懲罰程度,但一旦被官兵所剿滅,至少也是個滅門之禍。所以像李元昊這樣的王爺要脫離羈絆,獨立建國,也肯定是冒著很大風險的。

    雖然有危險,但誰不想做皇帝?所以李元昊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氣,終於邁出了這一步。但是他的心裡不落底,到底宋朝廷能做出什麼極端反應來?現在有了明確答案,他微微一笑,心裡有底了。

    國家之間甚至諸侯之間的爭霸,歷來就是憑實力說話。以鐵血開道,以殘酷來收場的。現在仁慈的宋仁宗只是動了動嘴,並沒有下一步的具體行動,這既讓李元昊感到有些意外,同時對朝廷產生出許多輕蔑的想法。

    在摸清了宋朝的態度之後,李元昊打出來一套組合拳。

    首先是頻繁派出細作到邊境刺探軍情,並且到宋朝的邊境區域內,去煽動那些党項人和漢人來歸附西夏;然後公開斷絕了西夏同宋朝的使節往來,並給他們送去“嫚書”,在“嫚書”中,對朝廷進行了無端的指責,挖苦宋軍腐敗無能。李元昊這樣做的用意很明顯,就是為了激怒對手,把戰爭的責任歸於宋朝。

    做完這些,李元昊還覺得不過癮。你宋朝廷不動作,我要先下手為強了。分別於公元1040年,1041年,1042年,連續向宋朝發動了三次戰役:即三川口戰役、好水川之戰和定川寨之戰。這三次戰役,最終都以李元昊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在最後一仗定川寨大捷結束後,李元昊躊躇滿志,聲稱“朕欲親臨渭水,直據長安!”。

    宋朝這邊是什麼反應呢?當宋軍戰場慘敗的訊息傳到東京時,宰相呂夷簡連連驚呼“一戰不及一戰,可駭也!”

    這還不是更來氣的,更絕的是在打敗總指揮夏竦、韓琦帶領的朝廷軍隊後,有人作了這麼一首詩寫在戰場一座破廟的土牆上:

    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

    滿川龍虎輦,猶自說兵機。

    下面的署名是:(西夏)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張元,隨大駕全殲宋軍於此。

    此詩一出,宋朝廷的人開始納悶起來,李元昊是党項人,這個張元明顯是漢人,而且漢語功夫非常深厚,怎麼以前沒有聽過此人呢?他是什麼來頭?

    過去大宋自以為是天朝,對西夏嘬兒小邦的情況不太瞭解,所以在作戰中吃了大虧。這三次戰役給打疼了,開始重視起情報工作來,“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嘛。這一打聽,卻打聽出一段傳奇來。

    原來這個張元,字雷復,陝西華陰人。是個地地道道的漢人。

    當年張元曾參加了朝廷的科舉考試,經過一路過關斬將、層層選拔後,最後入選到參加殿試的考生隊伍中。

    離理想就差最後一步了!努力,歐耶!

    對自己的才學非常自負的張元,信心滿滿的要力拔頭籌。但誰知最後一下崴了腳,在殿試過程中被黜落。這個意外的打擊讓他悲憤萬丈。

    落榜後的張元,拉上他的另一位朋友吳昊趕往邊關,他們僱了幾個人拖著一塊大石板在前面走,石板上刻著他人兩個人嗟嘆懷才不遇的詩句,他們兩個人跟在後面,吟詩大哭,希望以此引起邊關統帥的重視。

    看到這夥人這麼奇怪的動作,邊關統帥還真接見了他們,引他們入大帳聊了一陣兒,大概是覺得話不投機,又把這兩人送了回去。

    他們投靠邊關的本心就是要在那裡建功立業,將來好出人頭地,誰知道卻是“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回到家鄉後,不知為什麼事,張元又被當地的縣令打了一頓板子。

    張元本是一個極端的個人主義者,他認為自己的才幹遠高於朝堂之上那些庸碌之輩,有這些人當政,他永無出頭之日。這次侮辱讓他想到了劍走偏鋒——下決心投靠西夏,他要尋找一切機會證明自己的優秀。

    到了西夏後,就改了名字,變成了現在的張元。“元”有“頭、首、始、大”的意思,另外不是沒有考上狀元嗎?我自己就自封狀元,也就是“一元復始”,從我開始吧。

    唐朝的李世民在對付周邊的少數民族時,都是採取的夷制夷的戰略。李元昊是個非常有頭腦的首領,這次張元主動前來投靠,他的腦洞大開,心想,我何不來個“以漢制漢”,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於是重用張元,封他為西夏的國師。

    這就是這個張元的來歷。

    原來是這麼回事!

    瞭解到整個情況後,宋仁宗陷入了深思。人才外流的原因竟是科舉制度的不合理造成的。那有句俗話“亡羊補牢,尤為晚矣”,既然有漏洞,趕快修補吧。要不然說宋仁宗是個知錯就改的好同志呢。

    公元1057年,也就是宋嘉佑二年。朝廷改革了當時科舉進士中的殿試實行末尾淘汰的錄取制度,而對凡是中了進士之後的人一律授以進士出身!即使那些科舉成績可能不算太好的,也授以“同進士出身”儘量防止再出現文人叛逃為敵所用之事。

    現在來分析宋仁宗的這個策略,我們才發現,的確有過人之處。你試想,能參加科舉考試的,都是讀書人。能一級一級考入進士階層,進入殿試團體中,已經不是一般人了。過去實行末尾淘汰制,使這些落地的讀書人失去為國效力的機會,逼使他們最後走向敵方陣營,這種破壞力是十分巨大的。

    朝廷養一兩個閒人,並不會增加多大的負擔。所以,為了穩定大局,為了國祚長久,把他們散養起來又有何妨?

    於是這項制度就落到了實處。

    要不然說宋朝是文人的天堂呢。朝廷對這些文人待遇優厚,獲罪以後也不斬殺。所以,至今許多文人一想起古代,最懷念宋朝。中國當代學者餘秋雨就曾經說過:“我最嚮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宋朝這種政策,不光是華人嚮往,都傳到了國外。

    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被譽為是“近世以來最偉大的歷史學家”。 在他的輝煌鉅著《歷史研究》中,他研究了人類6000年曆史,21種人類文明的興衰之後,得出一個結論,如果讓他穿越一次,他對哪個朝代最感興趣,他的結論是, “如果讓我選擇,我願意活在中國的宋朝”。

    中外名人都有這種感受,不知道廣大的讀者有沒有這種感受呢?

    參考資料:

    《燕翼詒謀錄》宋·王栐

    《宋史》元·脫脫

    《西夏書事》清·吳廣成

  • 2 # 風雲清澤

    張元只是選擇一個賞識自己的老闆,和現在找工作一樣,沒什麼不對,既然宋朝不用我 我可以選擇其他國家做官,一樣吃飯領薪水

  • 3 # 英明神武819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平天下”,“平天下”是高於“治國”的,那麼為誰效力更有利於實現“平天下”就比為誰效力可以“治國”更重要。另外,中國自古逐步形成多民族融合的國家,但是並沒有“中華民族”這樣單一的族群概念,所以不存在民粹主義。因此對於為外族效力要比今天華人移民的現象包容的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的男孩學習特好,但爸媽沒感情,會影響他升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