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ILLing鏈網生態

    區塊鏈分叉一般是針對硬分叉來說,硬分叉是社群共識的分裂,是打破舊共識建立新共識的過程。相當於志不同道不合,原來一條道上的人分成了兩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兩撥人對分叉之前各自所擁有的鏈上資產都認可,而且分叉之後各自擁有分叉後的鏈上資產。可以理解為,透過分叉憑空創造了雙倍財富,但價值多少還是取決於市場使用者是否買單。

    說完硬分叉,對應說下軟分叉。軟分叉是臨時的,是由於區塊鏈系統升級後,程式版本的差異產生的分叉。只要所有節點都升級到最新版本,軟分叉就會消除。

    舉個最有名的硬分叉事件,即以太坊分叉事件。

    2016年7月,駭客盜取了以太坊區塊鏈上大概6千萬美元的The DAO合約幣。

    於是,以以太坊創始人V神為首的以太坊開發團隊修改原始碼,強行將交易回滾。即把第1920000個區塊的資金轉移到另一個地址,從駭客手中奪取被盜之前地址裡的合約幣。

    大部分礦工認同這個修改,一部分礦工不認同這個修改,於是形成了兩條鏈,新鏈是以太坊(ETH),原鏈是以太經典(ETC),大家繼續在自己認可的鏈路上挖礦。

    一邊是創始人V神加持站臺並大力擁護;一邊是去中心化實踐者,堅持寧可影響收益,也不違背區塊鏈信仰。WILLing始終認為硬分叉是違背了區塊鏈“不能修改”的技術本質,採用了人為手段“強制回滾”,違背了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技術本質。

    然而,大多數使用者並不十分關心是不是真正的以太坊,而是更關注自己的以太坊是否有升值。

    誰是真正的以太坊已經不太重要,比特幣分叉也是擴容所需。就像我們不能強求每一個人的信仰與價值觀都一致一樣,只要有使用者認可,只要能為使用者創造價值,只要不影響到使用者利益,就能得到使用者認可,就有存在的必要,這是區塊鏈生態多樣化並繁榮發展的基礎。你贊同嗎?歡迎拍磚交流。

  • 2 # Ulord優壹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區塊鏈分叉的定義。

    區塊鏈分叉分為硬分叉和軟分叉。

    硬分叉:透過修訂協議引入新的特性,可能會使前一版本的協議失效。即執行新版協議的節點認定為有效的區塊,會被執行舊版協議的節點認定為無效。這種改變稱為硬分叉,它使得原先的鏈分裂了。網路上的所有節點會根據其所執行的協議版本去擴充套件兩條不同的區塊鏈,當然,這兩個分叉再也不會合並。那些老節點只要不更新版本,就被永遠地排除在了另一條鏈之外。

    軟分叉:在現有規則加入新的特性,讓現有的核驗規則更加嚴格。那樣老的節點依然會接收所有的區塊,而新的節點會拒絕一些。這樣的改變叫作“軟分叉”。

    是不是分叉都能產生新的數字貨幣呢?

    從硬分叉和軟分叉的定義我們可以知道不是所有分叉都會產生新的數字貨幣,硬分叉才有可能會產生新的數字貨幣。

    硬分叉會產生數字貨幣的原因是什麼?

    今年比較火的的比特幣現金就是硬分叉產生的兩種新的數字貨幣。

    一般硬分叉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第一種情況是,進行分叉的原因並不是對規則存在異議,而是想建立一種另類幣。如果想建立一種與比特幣規則類似的另類幣,有些人會透過區塊鏈分叉的方式來實現。但是,正如之前我們說過的,截至目前,還沒有人透過將比特幣或現有另類幣的區塊鏈分叉的方式來建立新的另類幣,他們一般都透過新的創世區塊來建立。

    第二種情況是,人們對這個數字貨幣的未來發展存在分歧,即社群內部發生叛亂,因為一些成員認為自己對系統如何執行有了更好的想法,決定脫離出去。在這種情況下, 兩個分支成為對手,會爭奪市場份額。貨幣A和貨幣B都會努力說服更多商家接受它,讓更多人購買它。一旦人們認為這兩個分支中的某一個更合法並獲得了更大的市場份額,網路效應會越來越明顯,而另一種貨幣將成為一種利基(niche) 。比特幣現金硬分叉就屬於這種情況.

  • 3 # Janson666

    區塊鏈分叉主要分為硬分叉和軟分叉,什麼為軟分叉,我想大家應該能猜個一二吧,顧名思義,所謂軟,就是還有一定的機會, 區塊鏈發生軟分叉可以透過更新鏈,然後就可以重新合併到主鏈中去 ,而硬分叉就是強勢的脫離主鏈,此後,該鏈將於主鏈不在有任何關係,其有自己的共識機制,有自己的幣,獨立於主鏈而存在,而作為一條獨立的公鏈,必須擁有自己的token,建立自己的生態。

  • 4 # 肖恩說鏈

    首先,這是一個偽命題,區塊鏈分叉並不一定會催生新的數字貨幣,有些情況會產生新的幣,有些情況則不會。

    然後,需要理解區塊鏈分叉的概念,以及產生新幣的原因。

    區塊鏈分叉,通俗的說,跟系統升級、軟體升級是一樣的。分叉分為軟分叉和硬分叉,為了方便理解,這裡用Word軟體來說明。升級後,新舊版本可以互相相容的,叫軟分叉。這就好比,用Word 2017建立的Word文件,用Word 2018能開啟,而用Word 2018建立的Word文件,Word 2017同樣能開啟。而升級後新版本在舊版本的基礎上產生的資料不被舊版本認可的,叫硬分叉。這就好比,假如,用Word 2017建立的Word文件,用Word 2018能開啟,而用Word 2018建立的Word文件,Word 2017不能開啟,就類似於硬分叉,也就是資料能向後相容,但向前不相容。

    軟分叉後,新舊版本資料可以互相相容,升級完後仍是一條鏈,所以不會產生新幣種。硬分叉後,新舊版本資料並不能互相相容,升級後會出現一條新鏈,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定會產生新幣種。

    公鏈都是“去中心化”的,基本都由社群自治,沒有中心化的運營主體,如果硬分叉是在社群全體成員的支援下進行的,社群沒有分裂,那麼分叉後,沒有礦工繼續在舊鏈挖礦,舊鏈就會被啟用,所有成員都支援新鏈,也就不會有新幣種產生。反之,如果硬分叉不是在社群全體成員的支援下進行的,社群產生了分裂,新舊兩條鏈都有礦工挖礦,都有人在使用,那麼也就產生了新幣。2016以太坊硬分叉,產生了ETC,2017年比特幣硬分叉 ,產生了BCH,2018年11月BCH硬分叉,產生了BSV,這些新幣產生的背後,都是支持者們共識的分裂。

    綜上,區塊鏈硬分叉之所以會催生新的數字貨幣,是因為社群共識的分裂。

  • 5 # 晴天財經閣

    首先並不是區塊鏈分叉就會產生新的數字貨幣,我們現在常常看到的數字貨幣分叉幣它的背後本質是利益方的分歧。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比特幣的第1次分叉誕生了位元現金BCH,而位元現金的出生就是以位元大陸為首的礦機商和礦工因為比特幣的挖礦利潤逐漸降低,而且人造一款同樣擁有價值共識並且可以和比特幣捆綁在一起的新代幣。

    於是在這種利益的驅使之下開始不間斷的各種幣種完成分叉,像最近的位元現金BCH就因為吳忌寒和奧本聰為首的兩方陣營利益不同,而分裂成了BCHABC和BCHSV這兩個主鏈,也就產生了兩個新幣。後來ABC繼承了原先位元現金BCH的名字,現在就只有BCH和BCHSV這兩個幣種。

    講到這兒應該很清楚了,一些主流幣種之所以不斷的分叉就是因為在去中心化的旗號之下,各方的利益難以有效統一於是便各自為營,不斷分裂出新的勢力產生新的幣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品讀《哭李商隱》,嘆息之餘,我們該如何避免類似李商隱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