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XP宗小胖
-
2 # 古今之言
從正史來看,諸葛亮親自指揮的戰役比較少,赤壁之戰前諸葛亮都沒有謀劃過軍事行動,赤壁之戰的勝利主要靠東吳的周瑜,劉備軍只是在旁邊搖旗吶喊,順便在勝利後追殺逃兵。
赤壁之戰後的幾次大戰諸葛亮都沒有參加,劉備進四川時是龐統陪同,諸葛亮坐鎮成都;劉備征伐漢中時,諸葛亮在成都負責籌備糧草;劉備以舉國之並征伐東吳,諸葛亮依然沒有參戰,還是負責糧草籌備。諸葛亮真正獨立指揮戰鬥是在劉備死後,第一次展現鋒芒則是在南征孟獲時,諸葛亮南征孟獲創造了“七擒孟獲”的軍事傳奇,細節也許和演義描述的不符,但事件卻是正史有記載的。
南征孟獲之後就是六出祁山,在司馬懿沒有執掌軍權之前,諸葛亮的對手是曹真、郭淮、曹爽。在與他們對陣中,諸葛亮基本上都獲取了戰術勝利,但也小有挫折。比如在陳倉道被郝昭阻攔了兩個月;在二出祁山時計劃水陸並進,兵分多路襲擊曹軍,但被曹真、郭淮識破,反而損兵折將。只有在對陣曹爽時,諸葛亮取得過大規模勝利,也因此逼出了司馬懿。
司馬懿執掌兵權後,處處小心防範,諸葛亮無可乘之機。對於諸葛亮的戰略意圖司馬懿也把握得很準,比如諸葛亮要速戰,司馬懿就堅守不出;諸葛亮想奇襲陳倉,司馬懿就派兵埋伏。所以諸葛亮在對陣司馬懿的過程中,大致上是互有勝敗,保持平局。但對於主動進攻的蜀國來說,勞師遠征,不勝其實就等於是失敗了。
諸葛亮六出祁山看似取得了很多勝利,實際上每次都沒有完成戰略意圖,但每次也都能全身而退。所以諸葛亮應該是有一定的軍事才能,卻也沒有達到神機妙算,百戰百勝的地步。諸葛亮能取得多大的戰果,也要看對手是誰,遇上曹爽這種公子哥,諸葛亮可以碾壓,遇上曹真、郭淮,諸葛亮只是稍占上風,遇上司馬懿,諸葛亮就只能保持平局了。
PS:曹真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無能,曹真是曹氏宗族中除曹操以外最有軍事才能的將領。
-
3 # 白口電影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諸葛亮可謂是三國亂世裡最聰明,最具有智慧的人。不僅軍事謀略過人,政務能力過人,還能掐會算,呼風喚雨,還會發明創造。
演義中的諸葛亮,就是一個全才,尤其是軍事謀略,更是讓對手忌憚。佈下華容道,令關羽和張飛折服。一出空城計,嚇退司馬懿數萬兵馬。就連病逝後,仍能嚇的對手司馬懿掉頭就跑。
歷史上的諸葛亮,軍事能力到底如何呢。
在《三國志》裡,沒有記載諸葛亮直接參與的軍事戰役。三國三大戰役之一的赤壁之戰,是周瑜指揮和曹操打的,諸葛亮只是促成了孫劉聯軍對抗魏國,起到關鍵作用的是周瑜、黃蓋和魯肅。諸葛亮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子虛烏有。
草船借箭,卻有其事,只不過主人公是孫權,不是諸葛亮。空城計,也是有的,主人公也不是諸葛亮,而是趙雲。當年曹操領大軍攻打趙雲的大營,因為兵少,趙雲就自己單槍匹馬的站在營門前,曹操多疑,就下令撤兵了。羅貫中將孫權、趙雲的故事,張冠李戴的安在了諸葛亮身上。
劉備攻打成都,佔領益州,帶的謀臣是龐統,那時諸葛亮在荊州管理政務。與曹操的漢中之戰,劉備帶的是法正,而法正有著劉備第一謀士的稱呼。
在劉備這裡,諸葛亮主要做的是政務後勤工作。諸葛亮真正指揮軍事行動的,就是平定南方,北伐曹魏。蜀漢後期人才嚴重不足,能領兵打仗的武將更是不多,諸葛亮只能軍政一把抓,所以會累的要死。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如此評價諸葛亮: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意思是說,諸葛亮是個治國的良才,可以和管仲、蕭何媲美。但是連年的戰事,都不能成功,是因指揮應變,不是諸葛亮所擅長的。
雖然諸葛亮的軍事能力不像小說裡那麼的神鬼莫測,但也不是太次的。要不然,諸葛亮的南征怎麼會成功,會收復孟獲,會令南方安穩,再無戰事。要不然,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怎會用堅壁清野,固守不出的策略來對抗諸葛亮的北伐,終於拖死了諸葛亮。
不能因為《三國演義》對諸葛亮的軍事能力的誇大,就否定了諸葛亮的軍事能力。諸葛亮的軍事戰略眼光還是很厲害的,不出茅廬而知天下三分的先見之明,還有困住陸遜的八卦陣。
-
4 # leiyangmeizi
必須是的,先不論他的功績。就從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的《隆中對》讓劉備從寄人籬下,顛沛流離到成為三國鼎立的君王。就已經充分體現他的軍事才能。
劉備也對關張二人說過,得孔明如魚得水。
連集懂軍事,謀略、兵法,政治於一身的曹操都被他打敗,所以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
5 # 君山話史
在《三國演義》裡,諸葛亮何止是個出色的軍事家,簡直是無所不能的天才。可惜的是,那只是小說。真實歷史裡的諸葛亮,並沒有那麼厲害。
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可以分兩塊來看:
在大戰略方面,諸葛亮有長遠的目光。初出茅廬的隆中對,向落魄中的劉備指明進軍川蜀的戰略大方向,這是劉備否極泰來的關鍵決策,難怪乎劉備對他無條件地信任。聯吳抗魏是他的第二個大戰略,在荊州丟失、關羽身死、劉備夷陵大敗的背景下,他能從戰略高度出發,堅持聯吳抗魏的方針,殊為不易。懷柔蠻夷是他的第三個大戰略,這是他的民族政策,七擒七縱孟獲,攻心為上,蠻夷歸服,不僅為蜀國贏得內部穩定,還吸納大量蠻夷武裝力量。
在軍事指揮方面,諸葛亮並沒有過人的本能。
《三國演義》把諸葛亮塑造成為一個軍事奇才,這是不符合歷史的。小說把諸葛亮推到神的地位,他無所不知,無不曉,神機妙算。吹捧得上天入地,羅貫中卻不能解釋一個事實:為什麼諸葛亮一次次的北伐都勞師無功呢?
史學家陳壽的評價比較客觀:“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諸葛亮的對手司馬懿的評價可能更有代表性:“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一針見血指出諸葛亮的權變機謀水平是不夠的。五次北伐,興師動眾,每每光打雷,不下雨,稍稍遇挫,便束手無策,基本上都是無功而返。沒有奇謀妙策,往往陷入笨拙的陣地戰、攻堅戰,補給線過於漫長,是以難有大突破。五次北伐基本上都無功而返,對魏國造成的損失微乎其微,反而令自己陷入頻年苦戰的尷尬之中。
另一方面,諸葛亮用人的本領不高明。
諸葛亮凡事親歷親為,惟恐哪裡出差錯,權力都操之於己,對別人的能力不是太放心。他好不容易看上的馬謖,本是謀略家,卻偏讓他親臨前線指揮作戰,出了事後又一殺了之,自毀長城,這是用人不察的證據之一。大將魏延每每提出取道子午谷攻長安的計劃,諸葛一概否決,在自己屢屢受挫之時,也不願意嘗試,棄良將於不用。宋代著名軍事理論家何去非曾評價諸葛亮:“有立功之志,而無成功之量;有合眾之仁,而無用眾之智。”如何用好手下這幫人,這種領導的藝術,諸葛亮還是略為欠缺。
回覆列表
如果單說三國演義的話,諸葛亮肯定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火燒博望,火燒新野,這兩把火就把曹操燒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在這裡說個知識點赤壁之戰不是諸葛亮的傑作,而是周瑜自導自演的,之後的空城計都顯示出了諸葛亮優秀軍事能力,後來的六出岐山諸葛亮碰到了自己的“冤家”司馬懿兩人在軍事能力上的對碰更是精彩,所以單說三國演義的話諸葛亮絕對一個優秀的軍事家。以上觀點就是在下的個人見解,如有雷同不勝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