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F-15的發展一開始,設計師放出豪言: F-15機身上沒有一磅重量用於對地攻擊!
4
回覆列表
  • 1 # 薺菜糰子

    所謂“時移勢易”,因而必須“與時俱進”。F-15研製的時候,是冷戰比較嚴峻的時期,面對龐大的華約機群,奪取制空權是第一要務,空優戰機必須全力以赴,心無旁騖。後來美蘇之間的核力量逐步成熟,導致戰略平衡越來越穩定,美蘇都透過代理人角力,爆發直接衝突導致世界大戰的危險越來越小。甚至後來華約的勢力越來越衰退,美國空軍的急務不再是同華約爭奪制空權,而是打擊兩大集團之外的,威脅到美國利益的“刺兒頭”國家,對付這樣的國家,獲取制空權根本是“手拿把攥”“板上釘釘”的事兒,根本不用耽心。有了制空權以後,自然要考慮如何對地攻擊,空優戰機本身的推重比很高,有潛力攜帶大量炸彈“洗地”,不利用一下豈不浪費?所以F-15E雙重任務戰鬥機誕生,以取代老舊的F/B-111戰鬥轟炸機。後者雖然叫戰鬥轟炸機,但空戰能力也就是聊勝於無,F-15E則不同,制空和轟炸的能力同樣優秀,電子技術的進步真正的造就了一機兩用的“雙重任務”戰鬥機。

  • 2 # 東龍45

    研製F一15之前,美國曾經研究了一種多用途的,陸海通用的,對空對地的戰鬥轟炸機F一111,為了兼顧各方的各種利益,F一111越造越大,使用了當時先進的變後掠翼,結果是成品出來,象箇中型轟炸機,陸軍型過關,海軍型因超重被放棄了,失敗的研製讓美國接受教訓了,又隨著越戰的經驗和教訓,美國空軍發展作戰思想了,強調空中優勢的重要性,才提出研究高機動性空中優勢戰鬥機,麥道公司提出的一磅重量也不給地面的F一15當選。一代名機產生了,後來它的高效能富富有餘,又出來了F一15E對空對地雙用途戰鬥機,也非常優秀。

  • 3 # 武研社

    我們來結合F-15研發時的時代,以及現代戰鬥機向多功能化發展的趨勢,便可理解為何最後F-15最終會出現專門的對地攻擊型版本(F-15E)。

    F-15鷹式戰鬥機是美國的麥道公司(現在為波音公司)設計研發的雙引擎全天候戰鬥機。1967年美國空軍在眾多的設計方案中最終選擇了麥道公司的設計,來滿足當時美國空軍對空優戰鬥機的巨大需求。

    五年時間後的1972年,F-15的首機試飛成功,並在1976年於美國空軍量產服役。F-15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戰鬥機,到目前為止已經取得了100多場勝利,還沒有一架F-15是由於空戰被擊毀而損失的。這是因為F-15的最初設計是純空優戰鬥機,但是它也包含了處於次要地位的對地打擊能力,但是在專門對地打擊的F-15E研發出來之前,F-15的對地打擊潛能幾乎沒有被美國空軍開發或使用過。

    F-15的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越南戰爭時期,當時美國海軍和空軍的飛行員不僅參與了越南戰爭。當時的主力戰鬥機F-4鬼怪在越南戰場的作戰結果表明,在只強調導彈進行遠端作戰理念下設計定戰鬥機,導致了飛機雖然具有高效能的雷達和更快的飛行速度,但是卻導致了飛機的機動性下降,且通常缺乏狗鬥時的機炮火力(之後在鬼怪身上加裝的M61機炮有效解決了這個問題),而攜帶的導彈的可靠性也遠低於預期。與此同時,美國空軍和美國海軍就未來的戰術飛機也在相互爭吵,當時的國防部長 羅伯特·麥克納馬拉一直敦促兩軍儘可能要採用通用型號的飛機,即使其中涉及效能上的折衷。作為這項政策的一部分,美國空軍和海軍已經著手進行TFX(F-111)計劃,旨在為空軍提供中程攔截飛機,該機還將用作海軍的遠端攔截機。

    但是1965蘇聯展示出的MIG-25高速高空截擊機打破了這一聯合研製戰鬥機的美夢,對於美軍來說,它的外觀與正在研發的FX計劃相似,這是一架具有高空速和大機翼的飛機,具有很高的機動性,這引起了國防部和美國下一代戰鬥機開發商的嚴重關切。在米格-23上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它被普遍認為是比F-4更好的飛機。FX的效能將超過米格-23,但現在,米格-25的速度,升限和續航力似乎優於當時美國所使用和正在研發的所有戰機(包括FX)。在同一時期,海軍結束了其VFAX計劃,取而代之的是接受了格魯曼飛機公司提出的一種更小,更易操縱的設計,即VFX,後來成為格魯曼F-14雄貓。

    VFX非常接近設計不斷變化的FX效能要求。1968年9月,向大型航空航天公司發出了徵集建議書的請求。這些要求要求單座戰鬥機在空對空的情況下最大起飛重量為18000千克,最大速度為2.5馬赫,推力重量比接近1:1。它還要求採用雙引擎佈置,因為據信這種佈置可以更快地響應節流閥變化,並且和海軍的VFX還有很多共同點。1969年在提交了設計圖的四家公司中,麥道公司最終勝出。美國空軍將F-15稱為“自北美F-86佩刀以來的第一架專用於美國空軍的空中優勢戰鬥機” 。

    雖然F-15的空戰效能十分強力,但F-15特別專案辦公室反對F-15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想法,並提出了題主所說的“F-15機身上沒有一磅重量用於對地攻擊!”的說法。儘管缺乏官方興趣,麥克唐納·道格拉斯仍在默默研究F-15衍生的攔截戰鬥機。該公司設想將這架飛機替換為通用動力公司的F-111和其餘的F-4,以及增加現有的F-15。

    1978年,美國空軍發起了“戰術全天候戰術需求研究”,研究了麥克唐納·道格拉斯的提議和其他選擇,例如購買更多的F-111F。研究建議將F-15E用作美國空軍的未來打擊平臺。1979年,麥道和休斯兩公司在F-15E的空對地能力發展方面開始了密切的合作。1981年3月,美國空軍宣佈增強戰術戰鬥機 計劃,以採購F-111的替代品。該程式後來改名為“雙重角色戰鬥機(DRF)”競賽。該構想設想了一種能夠執行深入攔截任務的飛機,且無需額外戰鬥機護送。1984年2月24日,美國空軍選擇了F-15E;決定的關鍵因素是F-15E的開發成本低於F-16XL(2.7億美元對4.7億美元),認為F-15E具有未來的增長潛力,並具有雙引擎具有在一臺引擎出現故障時依舊可以返航。

    而且在現代戰鬥機設計標準中,依舊越來越傾向於對地攻擊和空優結合的設計思路,更何況在飛機掛載的導彈方面,發射後不管的對地導彈並不需要過分關注飛機的設計等,例如美國海軍的F/A-18,美國空軍的F-22同時兼任了對地打擊和空優作戰效能。

    從另一個方面來想,F-15作為一款極其成功的空優作戰平臺,而發展對地攻擊能力這種副業也不是很困難,麥道公司的也不可能不去賺這方面的錢。因此F-15特別專案辦公室才會被自己的揚言所打臉。

  • 4 # 麥田軍事觀察

    F15戰機最早的設計是確實是強效空優的,所謂設計者的,這個發言呢呃,難說確實存在過,但是才是當時確實沒有什麼考慮對你攻擊的問題,可是現在裝備在設計時,還是都會預留一定的升級空間,這款戰機還進行了大量的改進,早期的F15A/B型實際上只能說是解決了有無的問題,直到了c和d型才算是真正的獲得了效能的提升,達到了預期要求的,在繼續改進的時候,才出現了f15E,這就是f15的攻擊型,相對此前的型號發生很大的變化。

    經過不斷的改進,才具備對地攻擊能力,戰機只是一個平臺,能夠執行什麼任務,更多的還是看大概什麼樣的機載裝置等等,只要把航電能改一下子,可以掛上不同的彈藥,可以執行不同的任務了,f15戰機擁有相當不錯的改進空間,美國對其進行深度改進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這沒有什麼可意外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作為父母,你內心是這樣想的嗎?難道除了龍和鳳,就不能再成為別的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