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方寸書齋s
-
2 # 錦衣衛指揮同知
有倒是有,貌似沒幾個啊。
正白旗有一個二缺殉國了,然後被史書記載了,就是閩浙總督松壽。
還有就是江西巡撫咯,武昌起義一聲槍響,江西巡撫雖然成功跑路,但最後還是自殺殉國了。
在有就沒聽說過了,可能有吧。
還有兩個被革命軍宰了的:山西巡撫陸鍾琦和署理四川總督趙爾豐,為國死於任上,算他們殉國吧。
選擇自殺殉節太少了,其他捐軀的大多都是被流彈打死的。。。
滿清後面,新思潮已經開始灌入人心,再加上人心腐朽,所有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在毫無顧忌地倒行逆施,想讓自己去陪滿清這艘破船一起淹死?做夢吧,溥儀自己都沒有去殉葬,關我們屁事。
-
3 # 明離子
與宋明滅時,大批宗室、遺民同朝廷一起殉國相比,清朝滅亡時,為其殉國的人太少了。
這不是我說的,而是清朝遺民編寫的《清史稿》,殉國之人寥寥無幾,被大書特書的幾個人,還都是縣令級別的小官。
官交大殉國的人中有個人叫馮汝騤,時任江西巡撫。武昌起義震驚全國,南昌軍也遙相呼應,於是脅迫馮汝騤做新軍都督,參加革命,被其一口拒絕。
新軍覺得這位巡撫大人是個好官,也沒有勉強,便把他放了,馮汝騤自知大清將亡,服藥自盡。
同樣是少數民族政權,相比元朝,滿清的殉國的宗室和大臣都少的尷尬,《元史》中記載的國滅殉國的人不在少數,且大多身居高位。
為了防止這種尷尬,遺老們蒐羅了大批清朝滅亡時殉國的人,可是記錄下來的竟然大多都是“被動殉國”的,比如一些外放的滿人官員,革命黨完全沒有給他們投降的選項,而是一槍擊斃,這也被算成了“殉國”。
辛亥革命時,西安的滿城出現過一次屠城事件,而《清史稿》裡“為國殉難”的成員裡,西安被殺者佔了幾乎半壁。
宗室、八旗更是夾起尾巴做人,主動改漢姓。
宗室裡殉國的有一個人叫愛新覺羅·德祜,是鳳翔知府,西安兵變時,組織團練守城。然而,革命黨的勢頭強勁,部下簇擁德祜逃走,但這位宗室大義凜然的拒絕說道:“此吾死所,尚何避為?”
這是國破時愛新覺羅家最後的血性。
革命黨很快攻破城池,向全城喊到:“知府滿人,且宗室,宜速殺之!”
德祜殉國,我認為這是一個真正殉國的人,自他後,宗室再無一個血性殉國之人。
所以那個號稱是雍正後人,天天穿龍袍的那個貨色,你就感謝自己生在相容幷包的新社會吧。
清朝延續了近三百年,在滅亡時,誓死保衛以身殉國的人卻寥寥無幾,著實有些可悲。
究其原因,可能和宋明時,君臣關係僅是君臣關係。
關係處在“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華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的基礎之上,所以國滅,大臣百姓有由衷的悲憤,因此以身殉國者多。
再觀滿清,君臣關係已經演化成主奴關係,主子一亡,那麼奴才們不作鳥獸散,投靠新主又會怎麼樣呢?
因此,滿清覆滅,殉國之人寥寥無幾也就不奇怪了。
-
4 # 景明子
清朝滅亡之後,還是有一些選擇殉國的大臣的,雖然比較少。說三個吧:
松壽,滿洲正白旗人,清亡時為閩浙總督。《清史稿》對他的評價是“律己以廉,臨下以寬”。武昌起義後,各地新軍都舉旗響應,福建的新軍也不例外。新軍要求閩浙總督松壽交出駐防軍械,松壽拒絕,反而組織了一支旗軍對抗革命黨和新軍,最後被擊潰,憂憤之下選擇了吞金自殺。
上圖就是松壽。
樸壽,滿洲鑲黃旗人。光緒末年官至福州將軍,負責整理旗務,訓練軍隊。武昌起義以後率領旗軍和新軍作戰,兵敗被俘,被肢解棄屍山中。
文瑞,滿洲鑲紅旗人,鈕鈷祿氏。清末是西安將軍。和樸壽一樣,也是率領西安的旗軍和新軍激戰,當時戰鬥十分激烈,旗軍彈盡糧絕,堅持巷戰。當時兒子勸他出城逃命,文瑞說“吾為統兵大員,有職守不能戡亂,重負君恩,惟有死耳。”隨後口述遺囑,讓兒子記錄下來,整理衣冠投井而死。
和南宋滅亡時的陸秀夫、文天祥,明朝滅亡時的崇禎、史可法等相比,清朝滅亡後選擇殉國的人,不管是人數和知名度都相差甚遠。個人看來,一方面是因為清朝滅亡過快,4個月內土崩瓦解。另外也是因為已經步入近代,思想開化,認同“愚忠殉國”的人並沒有那麼多。
當然,也有很多人是不承認民國政權的,在清朝滅亡之後以“清遺民”自居。其中不乏康有為、嚴復、王國維、鄭孝胥等文化名人。說明當時不認同民國政權,的確是很大一部分人的共識。
關於遺民的心態和生活方式,是個特別有意思的研究話題,臺灣青年學者林志宏著有一本《民國乃敵國也》,研究了幾百位遺民的生平資料,感興趣可以找來看看。
以上。
-
5 # 青年史學家
以往歷朝歷代在亡國的時候,都會有人選擇殉國,明朝滅亡的時候,連崇禎皇帝都選擇了自殺以殉國。但是清朝滅亡的時候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很少有人選擇在清朝滅亡的時候殉國,最多就是選擇與民國不合作。
比如皇室裡面的恭親王溥偉和肅親王善耆,就拒絕在溥儀的退位詔書上面簽字,然後離開北京。
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選擇了自殺來殉國。不過這些人都是一些“小人物”,對歷史的發展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比如鳳翔知府愛新覺羅·德祜在西安城被圍的時候選擇自殺殉國,鎮江的八旗軍都統載穆,等等。
因為殉國的人非常少,所以後來清朝的遺老遺少們在編修《清史稿》的時候連找一批代表性的殉華人物都找不到。
大多數迷戀清朝的人選擇了與民國不合作,有的是參與了復辟清朝的活動,有的則是開始隱居做起了寓公。
偌大一個清朝,前前後後存在了兩百多年,最終殉清的人卻寥寥無幾,何等諷刺。
回覆列表
清朝滅亡的時候殉國的人並不多,這並不是因為清朝沒有積累一些忠臣,而是因為時局與其他朝代的滅亡大有不同,有點類似於和平演變,一夜之間就改換皇庭,所以國家滅亡帶來的刺激並沒有那麼強烈,屈辱感也沒有那麼嚴重,所以以身殉國的終究是少數。
查閱晚晴相關史料,閩浙總督松壽在革命戰爭爆發初期,兵敗之後吞金而亡,浙江巡撫馮汝騤在武昌起義之後服毒自盡,除此之外罕有殉國者的官方記載。
清朝的滅亡是各方勢力協商妥協的結果,革命軍、地方官員、外國勢力、清廷政府在國家走向上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武昌起義爆發之後,短時間內各地義軍蜂擁而起,不少官員直接宣佈獨立,其實大多都是劃地為王,謀求更多的利益。
當時的清政府早就已經失去了統御全國的能力,地方官員與朝廷也是貌合神離,不少地區都是外國勢力影響,武昌起義只是一個引子,所以基本沒有大規模的武力衝突,清朝政府也默認了這一現象,企圖交出權力謀求苟安,在這種情況下,為舊國死難者必然不會太多,只有起義初期才會出現一批殉國之人。
晚晴社會動盪,在列強入侵的時候還湧現出不少英雄式的人物,但是到了民國建立之前,各個階層都不對清廷抱有希望,幾次對外戰爭的失敗也徹底讓臣民離心離德,只是因為慣性還圍繞在清廷的統治之下,但內心早就不認可這一身份了,所以清朝的滅亡只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且名義上是國民建立的新政府,也不算被外國滅國,故此除了狂熱死忠者,絕大多數人都不願意以身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