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範特東愛剪輯
-
2 # 夏夢情感觀察
傻白甜小傳-----電影法國版《絕代豔后》觀感
對比了一下美國版的《絕代豔后》,兩者風格完全不同。更喜歡這部,無論是表現手法和內容剪裁,它都更像一部紀錄片,透過閱讀式和私語式的方法將情節展開。而隻言片語都有史料作為支援,尊重的呈現也是它的宗旨之一。
面對這樣一個動盪的時代、事件豐富得眼花繚亂的一段歷史,或者這種方法更妥帖。人為的戲劇化反而會減弱原本的精彩。有時,歷史,比戲劇更戲劇化。故事講述的是奧地利的瑪麗公主在法國路易十五時送到法國進行和親,天真年輕的她受到了法華人民的熱烈歡迎。隨著路易十六的繼位,她成為了法國的瑪麗皇后,不諳世事的她在皇宮裡修建別苑,置辦服飾,依然快活的過著。然而這一年,法國的饑荒遍佈全國,法國大革命的烽火,讓她成為了犧牲品。自古佳人多薄命。
當年看過此片後,很是迷了幾天路易十六及其妻兒。包括傳世文物路易十七的心臟等等,還郵購了瑪麗皇后的書,多瞭解下這位斷頭臺上的法國楊玉環。
安後和楊妃真有很多可比性,不諳世事、貪圖受用、無心篡權、夫婿庸駑、暴民為亂,最後一樣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
總覺得安後的故事最攝動人心的是歿後數百年,為了確證她兒子的遺骸,而從奧地利教堂裡尋得她幼年剪下的頭髮,以DNA來求證。僅這一幕,背景滑過的時代浪潮、宮廷血腥、還沒舞破中原的閨中少女的青絲、數百載後離亂夭亡幼子的心臟,無言地讓人覺著磅礴洶湧。
高潮應該是國王王后被送上斷頭臺,很感人,也很無奈。這時候終於看到了他們身為皇室的高貴的氣質,他吻別妻兒,走向他的臣民和死亡。她淚別孩子,仍以驕傲的眼光看向人民,她還是堅信,自己是王后。
-
3 # 梁良公子影評
《絕代豔后》這部片子真的好像紀錄片,主要是描寫法國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皇后短暫一生的一部電影。
作為一部電影,它或許有不夠華麗的細節,顯得太平鋪直敘,但這一個版本比起美版,是較接近歷史的,可能是因為是法華人自己拍的吧。
作為描述斷頭皇后瑪麗一生的一部電影,在演員的挑選方面,法國版的女主的長相,比美國版女主的長相,以油畫裡斷頭皇后的長相來對比,相似度高出很多。
瑪麗出身高貴,本就是奧地利皇室的小公主,排行第15位。這樣的出身,註定了她只能選擇政治婚姻。
她的選擇其實就是她尊貴的母親的選擇。嫁到法國後,她還大事小事會寫信回奧地利,向母親請教。
有個細節很貴族,讓我想起了香港才女林燕妮,傳說編輯收到林燕妮的投稿,稿紙上有香水味。
而瑪麗給她媽咪寫完信後,自然而然地會在信上撒香粉,你說這麼講究的人,上了皇后的寶座,怎麼能瞭解人間疾苦呢?
她的悲哀其實是時代的悲哀,整個法國,只有她和她的老公,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斷頭臺。 她的美貌有目共睹。一出生就受盡寵愛,未滿15週歲嫁到了法國。當時路易十五尚在世,所以她一開始嫁過去是太子妃而已。
如果有小夥伴想看這部片,我先說件恐怖的事情,讓你們有個思想準備,是有關路易十五離世那天的。
導演,真的是夠了!在此鄙視導演兩三秒。
路易十五是因為生天花這種病而去世的,導演沒有一筆帶過,他給滿臉長痘的路易十五一個好長好長的特寫,真的很嚇人。
有密恐懼症的親請快進到下一個場景。
說回瑪麗,世人對她很苛刻,一直指責她過浪費奢靡的生活。可試問在現代來說,一個未滿15週歲的人不還是孩子嗎?她如何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從她出生,沒有人教她節儉是美德。只有人教她盡情享樂,錢得花出去才是錢,才顯身份尊貴。
民眾要求皇后懂得精打細算,是要她改下腦回路還是咋地?換作是誰的生活品質,如果出現斷崖式的下降,請自行想象那個痛苦的程度吧。
她有愛情嗎?我不知道,但是就電影的描述她的丈夫太子十分愛她,也就是後來登基的路易十六,前方高能,我要說一句話了,就是:路易十六是個胖子,數不清他有雙下巴還是三個下巴,總之不止一個。
想看帥哥的親請改變初衷,這部片裡的服飾超讚,看服裝心情會更美。
路易十六有個很特別的興趣愛好,這個後面我會講到,但是造化弄他,因為他爹路易十五得天花死了,於是太子臨危受命成了路易十六。
他的出生自然也是高貴的,但是他的興趣不在於政治,而在於開鎖,對於開鎖的興趣有時在對皇后瑪麗之上。
你說搞笑不搞笑,就是因為他喜歡做自己的愛好,才會荒廢了政治,財政出現狀況,也不告訴妻子瑪麗皇后,害她從沒停止買東西的腳步,有時覺得瑪麗挺冤的,因為她一直以為歲月靜好,結果卻上了斷頭臺。
不想講太多了,不然就成了劇透。
法國宮廷裡匪夷所思的制度多了去了,比如,國王和皇后吃飯,一大幫人圍在旁邊後,一直等到他們吃飽。想象一下,瘦皇后吃一點就飽了,然後保持微笑,等胖國王路易十六吃多半個小時甚至更久。
還有更不可理喻的,皇后14歲嫁,22歲產下長公主,整個生產的過程,皇親國戚都得圍觀,可能是怕皇后是假懷孕,或是被壞人狸貓換王子了吧。
啥也別說了,她傳世的珠寶,剛在蘇富比拍賣。放些珠寶的美圖欣賞一下,這些鑽石也好,珍珠也罷,可都是幾百年前的工藝打造的。
網上新聞是這麼說的哈:
前不久的一晚,瑞士的日內瓦是光彩奪目的,拍賣史上最重要的皇室珠寶收藏之一在日內瓦蘇富比上拍。這次拍賣名為“波旁·帕爾瑪家族皇室珠寶”,橫跨從路易十六當政到奧匈帝國沒落,展現了數百年歐洲歷史變遷。100件拍品最終全數拍出,以5,310萬美元成交,創皇室珠寶拍賣的世界紀錄,更打破1987年溫莎公爵夫人珠寶系列拍賣保持多年的紀錄。
遙想當年,當瑪麗逃跑計劃失敗,被推上斷頭臺的時候,她踩到了劊子手的腳,這時瑪麗說了句:“對不起,您知道,我不是故意的。”
哪怕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她還是這麼有禮貌。
如果小夥伴有興趣,這部電影不妨一看。
-
4 # 小玩者
歷史的功過和個人的好壞常常沒有太多聯絡。憤怒的人民不明白,誹謗一個皇后給共和國帶來的是動盪殘暴。天真的皇后不明白,人民雖有無知的一面,但歷史的確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執行。這部電影沒有任何故作深沉,用一種輕鬆愉快的基調,表現了其應該表達的東西。
回覆列表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法蘭西王后的一生,講述了那個年代,法國大革命前貴族們奢華迷亂的生活。奧地利公主瑪麗(克爾斯滕•鄧斯特 Kirsten Dunst飾)非常聰明,生性活潑,14歲的時候,在一場政治婚姻中,從奧地利公主變成法國的太子妃。由於某些原因,王子對瑪麗非常的縱容,婚後,瑪麗一直過著極其奢華的生活,同樣,瑪麗也一直無法與內心的寂寞徹底脫離。這部電影將給我們帶來關於18世紀法國宮廷和社會的各種震撼,匪夷所思的奢侈,慾望交織的愛情,以及最後法華人民的怒吼。
這片並沒有多不堪,多浮華空洞,尤其是在讀了大仲馬的《斷頭豔后》之後,我反而理解了索菲亞的拍攝手法上的“輕”,那個年代就是個浮華空洞的年代,KK就是書中所描寫的那個少女,不諳世事,只懂享樂,當她懂得如何做一個王后時,她卻必須要面對斷頭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