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祭祖習俗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客家人歷來重視禮教,把祭祖看作一件非常莊重的事情。
客家人的祭祀分私祭和公祭兩種。私祭,也叫家祭,指單家祭禮;公祭指合族、合祠或合房拜祭。
客家人對自己的祖宗非常崇敬,“草鞋腳上,靈牌背上”,即使在飄泊無定的生涯中也要揹著祖宗的靈牌隨時供奉。為了方便家祭,客家人居住的堂上大多設有神龕,龕中用紅紙或木牌書寫“某某(指郡望名)堂上歷代考妣一脈宗親神位”。俗稱安家神。每月初一、十五要點燃香燭,逢年過節要用三牲燭帛供奉。除一般祭祀外,每年還在清明、過年時有數次隆重祀奉。
中元,即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客家人不僅要在家中舉行家祭,傍晚時分,還要到三岔路口燒紙、燒包,祀供祖宗。
農曆小年日上午,各家用香燭、三牲、米酒供奉祖宗,並鳴放鞭炮,直到年初七為止。除夕那天,堂上要點燃大紅燭,要用全雞、大塊的熟豬肉,一甑插滿筷子的熟飯。
公祭的場面較大,也非常隆重。客家各姓氏都設有宗祠,也稱家廟。這裡是思親奉祖、祭祀活動的場所。宗祠分上下廳,在上廳舉行祭祀活動,正中設有神龕,把歷代祖先的靈牌排列在上;下廳,可搭臺演戲。一般每年清明、冬至在此舉行祭祀儀式。
祭祖儀式由祠長公或族長公主持,率領眾人在祠堂大廳向祖宗靈位行跪拜禮。此外,請人誦敬文,吹嗩吶,敲鑼打鼓,場面非常莊重。
清明時節的春祭,按祭祀規程完成後,即分頭掃墓,並伴有樂隊,一路吹吹打打。結束後,舉行清明宴,本族人在一起聚餐
客家祭祖習俗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客家人歷來重視禮教,把祭祖看作一件非常莊重的事情。
客家人的祭祀分私祭和公祭兩種。私祭,也叫家祭,指單家祭禮;公祭指合族、合祠或合房拜祭。
客家人對自己的祖宗非常崇敬,“草鞋腳上,靈牌背上”,即使在飄泊無定的生涯中也要揹著祖宗的靈牌隨時供奉。為了方便家祭,客家人居住的堂上大多設有神龕,龕中用紅紙或木牌書寫“某某(指郡望名)堂上歷代考妣一脈宗親神位”。俗稱安家神。每月初一、十五要點燃香燭,逢年過節要用三牲燭帛供奉。除一般祭祀外,每年還在清明、過年時有數次隆重祀奉。
中元,即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客家人不僅要在家中舉行家祭,傍晚時分,還要到三岔路口燒紙、燒包,祀供祖宗。
農曆小年日上午,各家用香燭、三牲、米酒供奉祖宗,並鳴放鞭炮,直到年初七為止。除夕那天,堂上要點燃大紅燭,要用全雞、大塊的熟豬肉,一甑插滿筷子的熟飯。
公祭的場面較大,也非常隆重。客家各姓氏都設有宗祠,也稱家廟。這裡是思親奉祖、祭祀活動的場所。宗祠分上下廳,在上廳舉行祭祀活動,正中設有神龕,把歷代祖先的靈牌排列在上;下廳,可搭臺演戲。一般每年清明、冬至在此舉行祭祀儀式。
祭祖儀式由祠長公或族長公主持,率領眾人在祠堂大廳向祖宗靈位行跪拜禮。此外,請人誦敬文,吹嗩吶,敲鑼打鼓,場面非常莊重。
清明時節的春祭,按祭祀規程完成後,即分頭掃墓,並伴有樂隊,一路吹吹打打。結束後,舉行清明宴,本族人在一起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