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最後是由司馬家族奪去曹魏政權並建立的晉朝統一了三國,取得了該時期天下大一統的勝利。 司馬家族統一三國的情況: 263年,魏國丞相司馬昭派鍾會、鄧艾、諸葛緒分兵三路南平蜀漢,與蜀漢大將軍姜維發生拉鋸戰,鍾會被擋於劍閣前,鄧艾避開姜維大軍的鋒芒,抄陰平小路直取涪城,進逼成都,蜀漢後主劉禪投降,蜀漢被魏所滅。 265年,司馬昭去世,其子司馬炎奪取曹魏政權,定都洛陽,建立晉朝,史稱西晉,司馬炎稱帝后開始籌備伐吳,派王濬於益州大造船艦,以羊祜鎮守襄陽與鎮守江陵的吳將陸抗對峙。 279年,司馬炎決定於該年十一月大舉進攻吳國,史稱晉滅吳之戰,他以賈充為大都督,上游王濬唐彬軍、中游杜預胡奮王戎軍、下游王渾司馬伷軍多路並進。 280年,一月孫皓急任丞相張悌率沈瑩、孫震渡江抵禦王渾軍,但皆戰敗而亡,而王濬軍沿長江配合其他晉軍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尋陽等地,杜預也奪下荊州南部,三月十五孫皓見晉軍已包圍建業,認為大勢已去而投降,孫吳滅亡,西晉統一天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 西晉統一三國的理由: 司馬家族建立的西晉能夠統一三國,也是因為司馬家奪取了當時國力最強的曹魏政權,讓他們有了硬實力,其次後三國時期,蜀國和吳國到了後期國家的整體實力都遠不如後期司馬家所掌控的政權,最終被西晉所滅也是必然的。
三國演義中,最後是由司馬家族奪去曹魏政權並建立的晉朝統一了三國,取得了該時期天下大一統的勝利。 司馬家族統一三國的情況: 263年,魏國丞相司馬昭派鍾會、鄧艾、諸葛緒分兵三路南平蜀漢,與蜀漢大將軍姜維發生拉鋸戰,鍾會被擋於劍閣前,鄧艾避開姜維大軍的鋒芒,抄陰平小路直取涪城,進逼成都,蜀漢後主劉禪投降,蜀漢被魏所滅。 265年,司馬昭去世,其子司馬炎奪取曹魏政權,定都洛陽,建立晉朝,史稱西晉,司馬炎稱帝后開始籌備伐吳,派王濬於益州大造船艦,以羊祜鎮守襄陽與鎮守江陵的吳將陸抗對峙。 279年,司馬炎決定於該年十一月大舉進攻吳國,史稱晉滅吳之戰,他以賈充為大都督,上游王濬唐彬軍、中游杜預胡奮王戎軍、下游王渾司馬伷軍多路並進。 280年,一月孫皓急任丞相張悌率沈瑩、孫震渡江抵禦王渾軍,但皆戰敗而亡,而王濬軍沿長江配合其他晉軍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尋陽等地,杜預也奪下荊州南部,三月十五孫皓見晉軍已包圍建業,認為大勢已去而投降,孫吳滅亡,西晉統一天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 西晉統一三國的理由: 司馬家族建立的西晉能夠統一三國,也是因為司馬家奪取了當時國力最強的曹魏政權,讓他們有了硬實力,其次後三國時期,蜀國和吳國到了後期國家的整體實力都遠不如後期司馬家所掌控的政權,最終被西晉所滅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