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葑朙臦雋

    歷史上的元載和王韞秀十分恩愛,元載最後被皇帝處決時,因王韞秀乃功臣之後本有機會獨活,但她選擇與夫同赴死!可歌可泣,雖然元載本身人品一般,但是他市斤小吏出身,對王韞秀可謂寵愛。所以他們七夕具體如何度過不知,但必是十分甜蜜惹人豔羨。

  • 2 # 山頂的太陽

    元載落魄之時娶了名媛王韞秀,由於家庭貧困王韞秀經常去孃家借糧,時間長了受到孃家歧視,元載一氣之下作一首別妻詩準備去長安,沒想到妻子也賦詩一首,毅然決定和他一起去長安。

    由於才華出眾,元載受到皇帝重視,升職很快,後來竟然官至宰相,但他本人也開始貪汙腐敗,事發後被皇帝賜死,兩個兒子也被處決,王韞秀本來可以不死,但她不願苟活,被杖斃而死。

    可憐一對恩愛夫妻同患難,共富貴,最終死於丈夫的貪慾。

    至於七夕節他們怎麼過,誰也不得而知。

  • 3 # 華夏曆史

    元載與王韞秀過七夕,必然是每個時間段都不同的。判斷他怎麼過的七夕,我們得從當時的時代背景與他的個人性格看。

    元載這個人最近因為電視劇改編而受人關注,根據《舊唐書》記載,元載本家境貧寒,母親改嫁後隨繼父姓,這裡有爭議,但是兩種說法都是改姓的元。

    他自幼博覽群書,出口成章,多次參加鄉試,未中。卻也在這個途中認識王韞秀,並結婚。這個王韞秀,可不簡單,俗話說的好,每個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優秀的女人,當時的唐朝皇帝也是如此。王韞秀父親乃是當代戰神,官拜河西節度使,家世顯貴,本身才藝顏均是一等,就是有點彪悍。放到現代,好比一個沒考上大學的窮困書生,與一個父親官拜副國,本身名校畢業的校花相愛並結婚,那麼從這個階段與條件來看,當時的元載自覺才識被埋沒,有一個這樣的仙女來拯救他,他自然是一片深情,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他的聰明和文采了,這個時候的七夕習俗觀星,祭拜,乞巧,曝衣,對應到元載與王韞秀就是賞月,竹林作詩,送點大小姐沒見過的便宜手工,講一講道心象,這大小姐哪玩過這些啊,自然是歡喜的不得了。大排場的肯定是行不通的,首先是沒錢,也浪漫不了,這大小姐啥沒見過?並且他結婚後就住在妻子王韞秀家中,並受下人待遇。

    所以就有了後來他賦詩《別妻王韞秀》,(年來誰不厭龍鍾,雖在侯門似不容。看取海山含翠樹,苦遭霜霰到秦封)意思就是他跟他老婆說,大家都看不起落魄的人,我雖然在你家,但是好像不能被接受啊,老婆啊,你看那被風雪困在遠離京城的翠樹,像不像我啊。意思就是他要去長安了。

    這個元載一生都有女人緣,後來他最大的機緣也是女人。話說王韞秀,看到他的詩,他老婆立馬回了他《與夫同遊》,簡單的說就是,心疼你啊,不能讓你一個人,我們共度難關。這對小說情節的夫妻,就一同去京城了。

    元載去了京城後,你想啊,這麼個情況,肯定是想盡一切辦法想要功成名就,也巧了,《新唐書》:天寶初,下詔書舉明莊、老、列、文四子學者,載策入高第,補新平尉。從這裡,元載的運氣就開始好了,後攀上李輔國,官拜宰相,在元載沒當上宰相前,很注意口碑,因此不會太鋪張,但當時該有的基本都能夠滿足了。元載也不是一個對自己結髮之妻小氣的人,各類禮物是準備的妥妥的。苦了這麼久,終於翻身了,抬轎遊長安,在某一個七夕,自己庭院後院擺一席,夫妻二人共同感慨不已。

    經李輔國舉薦,元載擔任宰相,開始大肆斂財,權力巔峰,在家建了一座蕓輝堂,蕓輝-香草質地白潔做塗飾,沉香木為梁,金銀為窗,美玉屏風,紫綃帳,單說這屏風跟賬,就是水晶,寶石裝飾,這帳薄如蟬翼,風吹不進,顏色隱約可見,幾近透明。水池堤岸都是用瑪瑙砌成的,極盡奢華。還取了個美麗的小妾,能歌善舞,體香撲面,仙姿輕盈,給她金絲帳,卻塵褥,龍綃衣。這一時期,七夕大多都是下人佈置,陪小妾浪漫了。最好的五色線穿九孔針,供果,私人戲班。妻子是個好妻子,知道元載墮落了,又給他寫了一首詩《喻夫阻客》大意是,榮華不長久,學學漢代宰相公孫弘給自己留條後路。所謂說上山容易下山難,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這個時候已經很難回頭了。

    最終元載被抄家,家裡近60噸胡椒,各類奢侈品不勝列舉,唐朝胡椒價值很高,別稱黑色黃金,60噸胡椒相當於現代60噸黃金了。

    所以總體來說,元載與王韞秀的七夕,大抵是不同時期不同過了。

  • 4 # 歷史翻譯機

    這個問題分兩步來回答,先講七夕節在唐代的地位,再說元載和王韞秀是怎麼度過的。

    一、唐代七夕節

    首先,七夕節發源自上古時代,是先民們研究星象的產物。在步入農耕文明後,天氣成為影響人類發展的一個重大因素,農作物的收成決定了人類的發展,而農作物豐收則取決於天氣的好壞。所以智慧的先民就學會了觀察星象,牛宿星(也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正好相對,人們再觀察這兩個星象的過程中,賦予了他們越來越多的含義,漸漸地就形成了牛郎織女的傳說。

    但是七夕節實際上並不是為了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更多客源稱為織女節。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而七夕這個名字是到宋代才有的,一開始的名字是乞巧節(七巧姐等),顧名思義是向織女星祈求心靈手巧,主要是織布、穿針引線等技藝的展示及祈禱。

    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元載和王韞秀過的應該是上巳節,也就是農曆三月初三。上巳節在唐代開始盛行,相當於踏青郊遊,互訴情愫,杜甫的詩句:“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描述的就是這個場景,這個節日才是談情說愛的節日。

    二、元載和王韞秀如何過節

    元載和王韞秀的愛情故事流傳下來的大部分都是婚後生活,一個窮小子取了一個官二代,這個在現代才可能發生的事情,居然在唐代發生了。王韞秀的父親王忠嗣乃唐朝名將,曾任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

    兩個人怎麼對上眼的不知道,但是一開始王韞秀的家人是極力反對的,結果兩人仍結為夫妻。元載無房無車食不果腹,幾乎是靠老丈人家接濟,所以受盡冷落和嘲諷。

    後來元載決定去長安考取功名,留下一首《別妻王韞秀》:年來誰不厭龍鍾,雖在侯門似不容。看取海山寒翠樹,苦遭霜霰到秦封。意思是親愛的在你們家我天天看白眼,我受不了,等我進京考取了功名再回來八抬大轎帶你去享福。王韞秀自然是捨不得和丈夫分開了,她回了一首《同夫遊秦》:路掃飢寒跡,天哀志氣人。休零離別淚,攜手入西秦。意思是老公,你去哪我去哪,我們永世不分離。

    結果去了長安以後,元載本來就有才,然後情商又高,嘴巴會說,很快平步青雲,直至官拜宰相。不過後來由於太貪了,落得家產被抄,老婆兒子全部被殺。王韞秀本來可以入宮為奴,免去一死,但是她不願意,要追隨元載而去。

    根據筆者推測,兩人極有可能是在上巳節上相遇,王韞秀被元載的才情所吸引,這才一起譜寫了這出愛情故事。

  • 5 # 小官談歷史

    元載和王韞秀是在元載落魄時結親的,後來元載因被皇帝賞識官至宰相。

    元載與王韞秀在婚後十分恩愛,琴瑟和鳴,相敬如賓。

    卻因元載貪汙枉法被處斬王韞秀因是功臣之後本可逃過一劫。

    但最後王韞秀和他卻皆被斬首

    要問他們七夕節如何過?

    是人誰也不知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類最遠探測器探測飛了多遠?